脱贫攻坚心得体会5篇

【篇一】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主任杨晓渡在此次“两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候就明确指出,纪检监察工作要充分发挥作用,监督保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六月,我国将消灭延续了几千年的贫困。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在这种关键时期,就必须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主责主页,精准监督知己问责,敢于承担工作责任,主动作为,严查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坚决做到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延伸跟进到哪里,切实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基础。

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当前,我国正处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共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否切实做好当前阶段的各项工作,对于未来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上肩负着重大政治责任,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就更要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问题为导向,将执纪问责的目标紧盯脱贫攻坚领域的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依纪依法坚决查处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问题,执纪问责绝不手软。

中央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就曾专门指出,要把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纪检监察机关要找准定位、服务大局,始终紧盯扶贫中群众反应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要紧盯重点人、重点部门和特殊人群,要进一步深化“执纪问责的四种形态”的运用,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处理,切实做好提前的预防和提醒教育,深化监督体制和模式,切实筑牢“第一道防线”;必须要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对于那些开展扶贫工作脱离实际、对扶贫项目监管不力的相关行为必须要严肃查处;必须要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考核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的重要抓手,重点查处那些脱贫攻坚政策脱离实际、不接底气,缺乏可操作性,侵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必须要加强问责力度,以责任追究激发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对于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一查到底,用贴的纪律为真脱贫、脱真贫保驾护航。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鲜明导向,坚持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力量向脱贫攻坚集中,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资源力量、激发基层活力、弘扬苦干实干精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体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有力促进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强化组织保障,聚焦脱贫攻坚前沿阵地

压实党建责任。要坚持“党委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不变、各级扶贫责任不变、行业部门脱贫攻坚责任不变”的“三个不变”原则,通过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建立以逐级定责、推动履责、考核问责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党建责任长效机制,协调解决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重点问题,层层压实责任,进一步推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嘎查“两委”发挥“先锋队”作用,充分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使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抓好基层基础制度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积极推行“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学起来、做起来,把主题活动与脱贫攻坚、民主议事、志愿服务结合起来,通过扎实有效的基层组织生活,把党员集合起来、凝聚起来,为党组织带领脱贫攻坚、党员带头脱贫致富做好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做到学习教育与脱贫攻坚“双促进”,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制度保障。

狠抓队伍建设,锻造脱贫攻坚一线力量

选优配强干部队伍。进一步强化党支部引领作用,通过配强“两委”班子、下派“第一书记”、选聘“大学生村官”等方式,优化嘎查村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增强嘎查村党支部示范带动促进发展的活力,不断提升嘎查村党支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引领群众致富增收的能力。深入开展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为主要内容的“双向培养工程”,打造农村致富能人、致富带头人队伍。积极探索“党支部+互联网”发展模式,由党支部搭建电商平台,实现农户和市场直接对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增加农户销售利润。

创新抓实“党建+”,打造脱贫攻坚强力引擎

抓支部产业链建设。积极适应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层治理和农民脱贫致富需要,大力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富民”模式,重点扶持贫困户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发展特色农产品、畜牧养殖、优质饲草料、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电商流通以及新能源产业。助推嘎查村集体经济清零递增。创新工作模式,全力推动“志智双扶”。进一步调动贫困群众人心思进、主动脱贫、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三】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拥有耐心坚持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画好绣样,定好绣色,就要一针接着一针扎下去,一般尺寸的十字绣需要上万针,不可能一天两天出成品,这就需要绣者保持耐心,日复一日坚持绣。扶贫堪比绣花,却难于绣花,但同样需要扶贫干部一日接着一日干下去,要做的工作很多很多。扶贫干部要善于学习,准确了解扶贫政策,苦口婆心反复宣传,把贫困群众当家人,切实抓好“扶志”工作;要详细、动态了解贫困户家庭状况,做到每一户每一人情况了然于胸,因户、因人施策到位,及时动态调整;要变“输血”为“造血”,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开发扶贫岗位,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脱贫致富。还有一些驻村扶贫干部,吃住在村,生活条件艰苦,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干得出成绩。

保持恒心跟进绣。“不经一翻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持续穿针引线加上眼部疲劳,肯定会出现扎手、打结、有细小差错的情况,也会生出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甚至还会有放弃的念头。这时候思想就要警觉,要逼自己一把,或让身边人做好督促,扶贫工作同样需要及时跟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扶贫工作要树立恒心,保持平常心。对于扶贫过程中出现的“拦路虎”,要勇敢面对,共同研究予以解决;上级党委要以“四不两直”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督查、调研、排查,让各级党组织思想不放松、扶贫干部行动不停歇,贫困群众脱贫不停步。

树立信心收尾绣。“行百里者半九十”。十字绣将近成品,要树立完胜的信心,继续保持决心、耐心和恒心,开展“回头看”,检查错漏,及时补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参与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的扶贫干部是辛勤的、辛苦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幸福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但也要正视因疫情产生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加以解决,在自我树立信心的同时,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信心;要进一步加强摸排,发现具体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大产业和就业等政策扶持力度;进行必要“回头看”,尽快补好工作漏洞,抓好问题整改,确保扶贫成效和脱贫成色,不负众望、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