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心得感悟5篇
【篇一】
跨入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每个贫困村、贫困户的梦想和期盼,这是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这一历史性的伟大目标,亟须精准开展强有力的政治监督。
强化政治监督,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脱贫攻坚政策真正落地见效。防止搞不切实际的高标准,防止以会议落实会议,防止以简单的“输血”代替“造血”;强化行业扶贫政策落实工作,强化部门监管职责,强化驻村干部的管理,强化精准施策,强化贫困村“三务”公开,强化扶贫领域反腐长效机制建设;盯住“在监督检查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督查频次、重过程还是重结果、留痕管理上把握好尺度。
强化政治监督,要督促责任落实,发挥好“通报”这一督促责任落实的“警示牌”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是重大政治任务,需要能力素质,考验忠诚担当。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扶贫干部,必须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扛起来,清醒地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难和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精准施策,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通报反映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举一反三、揽镜自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莫等靠要贻误战机、捂盖瞒养痈为患,让问责的板子落在自己身上。
强化政治监督,要扭住问题不放,严肃认真查摆。聚焦巡视“回头看”,就是要紧扣专项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同时,要把巡视整改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结合起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紧盯老问题、发现新问题,深化扶贫领域问题的专项治理,以“监督常在”倒逼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
【篇二】
2020年,注定不平凡。不仅仅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更是因为在严峻复杂的疫情挑战下,中国誓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不平凡的年份,不平凡的梦想,决定着全国两会的脱贫议题备受瞩目,决定着代表委员的扶贫建言备受期待。
作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脱贫攻坚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大事。2019年,在内蒙古代表团嘱咐“打好脱贫攻坚战”,在甘肃代表团强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在河南代表团强调“按时按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福建代表团要求“增强脱贫措施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连续7年在全国两会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攻坚大计,那些重要的指示和金句,不仅成为深入人心的理念,更转化为务实有效的基层行动。因而,百姓更加期盼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脱贫攻坚决胜决战铺下决心的“压舱石”、夯入信心的“定盘星”。
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时间记录着沧海桑田、初心不改,书写着岁月豪迈、硕果累累。目前,全国贫困人口还有55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全国贫困县减至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尽管我们已经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但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时间紧迫,形势严峻,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极具挑战,疫情又增加了难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集中力量啃下脱贫硬骨头,多措并举巩固成果”。全国两会召开,再动员、再部署是题中之义,目的就是要响鼓重锤,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然而,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全国两会既是戮力同心的“议事厅”,又是拼搏奋进的“加油站”。当此之时,代表委员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指示为指引,认真建言资政,以务实的态度,最大限度汲取民意、提振信心,激发“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的战斗力,为脱贫攻坚凝神聚气。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战贫叠加战“疫”,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最后冲刺、打赢这场硬仗,怎样巩固成果防止返贫,又如何在脱贫之后做好乡村振兴的衔接文章,将成为各地民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共同热议的话题。其中,许多难题亟待扎实研究、理性破解,许多矛盾急需谋划良策、寻找出路。代表委员们中间不乏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更应发挥联系面广、专业性强的优势,扛起“一言兴邦”“一言利民”的担当,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瞻望前路,脱贫攻坚依然任务繁重,所有中华儿女都在期盼,代表委员们议政建言的担子不轻。为了让脱贫摘帽成为“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期待两会会场上传出更多求真务实的好声音。
【篇三】
建强基层党支部,聚合力促发展动能。基层党支部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其作用直接影响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及战斗力。如同支部建在连上,更多的支部早已建在村上,按照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理论武装,聚焦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正确方向”,全面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今年,各地区要立足各自职能和特点,发挥组织体系政治优势“硬杠杠”,把控基层党建“主战场”,实施网格化管理“一张网”,构筑战“贫”坚强战斗堡垒;坚持以服务民生为导向,坚持力量下沉一线,打通群防群治“最后一公里”;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进,深入推进“一抓两促”工程,以“思想共识”力量凝聚起“促发展动能”强大力量。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是为了人民,我们实现脱贫攻坚也要依靠人民,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是我们脱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要防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一刀切,不能关起门来苦思冥想,靠拍脑袋做部署抓脱贫,要紧密结合民族地区自然禀赋,尊重民族地区人民传统习俗,将各地扶贫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办法和民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在植根当地实际的基础上,或推出“摇钱草”,或推出“摇钱果”,或推出“摇钱牛”,而决不能想当然地制定政策、发号施令。另一方面,过了贫困线不是万事大吉,不可以“松一松歇一歇”,除了用好“四不”政策,防止“返贫”风险外,还要积极转向乡村振兴的大道,要以更高目标指引前进的方向,决不松懈、决不小富即安,要努力实现更大的富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要突出民族文化传承,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在发展的同时,切实做好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让全国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梦想,有希望。
一以贯之“继续奋斗”,要不断完善和推进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让各民族之花竞相绽放,一起携手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民族地区工作,多是和边疆守护、民族关系、宗教关系联系在一起,处理民族问题,必须坚持好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据宪法和各项法规,在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促进物品流通和民族互助,大力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携手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民族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一律平等,各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个民族的人民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我们要坚持好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习俗,在共同熔铸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的基因中,升华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偕行共进的力量。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民,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力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无坚不摧的蓬勃力量,书写民族团结、民族进步、民族携手迈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恢弘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