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建国60周年发展成就和总结的报告

、60年发展成就

1、健全完善了统计服体系

统计局前身是***统计科,成立于1953年,当时只有4人,涉及5个专业,现发展成为具有20余人、23个专业,涉及到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同时各乡镇、各部门也都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了专兼职统计人员,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计服务网络,为全*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导

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

2、对外服务和科学预警水平得到了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我局为了更加适应发展的需要,加强了上级对我*各项考核责任目标的日常监控,并努力提高科学预警水平和对外服务水平,为我*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基础资料。一是加大调查研究力度。针对我*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人员开展调查研究。二是做好每年各季度指标数据的科学预计工作。根据*委、政府的工作需要,我局及时组织人员对各季度的重要指标进行科学预计,并及时提供给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改进了服务水平。除做好常规工作外,根据需要组织开展了多项专项调查,根据决策者的需要,扩大了统计范围和统计渠道,需要什么统计什么,提高了统计服务水平。

3、统计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统计事业随着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局在思想上、观念上、手段上敢于大胆创新,从制度保障、科学体系、质量控制、执法检查、基础工作等方面入手,加强对统计数据的管理,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及时便捷。同时也为*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4、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1983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到今为止已有24年,但人们对《统计法》认识了解相对较少。为彻底改变这一现象,我们进一步加强了统计法制建设,走依法行政、依法统计之路,强化统计法制权威,努力做到依法办统计、依法治统计、依法兴统计。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

5、统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统计局成立初期,所有统计报表全部由人手工汇总,1988年开始,开始购进了微机,逐步实施微机汇总,近几年,为了能够准确及时搜集统计信息,我局在*人民政府网站开通了《***统计信息》专页,同时新上了国际互联网,加入了市局局域网,所有资料通过上网可全部查找。数据处理上,加强了对数据质量控制及操作流程、简单应用程序的开发等,保证了数据录入、审核、汇总、上报准确无误。目前,数据处理全部采用微机化管理,计算机设备逐步更新,报表报送实行网上传输,全局职工上机率达到100%。

二、60年发展经验

一是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发展统计事业的重要组织保证。统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多,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支持。要顺利开展统计工作,首先要得到*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部门产生的数据以统计局的法定数据为准,为此*委、*政府要求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年终目标考核数据必须由统计局提供。这样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统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统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二是大造声势、广泛宣传是发展统计事业的舆论保证。统计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要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必须大造声势,广泛宣传。在规范化过程中,我们除利用大小会议进行宣传外,主要利用新闻媒介,扩大影响。利用地方电台、电视台、有线台、*荣通讯等宣传媒体大肆宣传。

三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发展统计事业的思想保证。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工作的思路,决定改革发展的力度,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多次组织人员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敢为人先的精神,拓宽自己的视野。为统计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

四是严格统计执法是发展统计事业的法律保证。通过加大执行力度,同时做到善于执法,来树立统计地位和威信。统计局与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经常沟通取得一致意见,以利统计工作的开展,获得最佳效果。

五是强化统计服务、优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统计事业的人员保证。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领导决策的主要依据,是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使统计服务工作质优,首先要有一支优质的统计工作队伍,其次要做到统计工作”快、精、准”,使统计工作体现于社会效益中,服务于社会。一方面,强化干部学习有关政策、重大文件与重要讲话精神和专业知识,使全局干部在思想上能够踏着时代步伐,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增强统计工作的时代使命感,同时通过知识的武装,使我们的统计队伍更加充实,更具活力;另一方面,本着”人尽其能、贤尽其才”的原则,根据现有人员状况,适时调整了个别专业岗位的人员配置,使各专业岗位的人员配置更加知

识化、专业化、合理化,从而保证了统计队伍的质优。为统计事业发展提供了人员保证.

第二篇:统计局建国60周年发展成就和总结的报告统计局建国60周年发展成就和总结

的报告

一、60年发展成就

1、健全完善了统计服体系

统计局前身是***统计科,成立于1953年,当时只有4人,涉及5个专业,现发展成为具有20余人、23个专业,涉及到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同时各乡镇、各部门也都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了专兼职统计人员,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计服务网络,为全*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导

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

2、对外服务和科学预警水平得到了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我局为了更加适应发展的需要,加强了上级对我*各项考核责任目标的日常监控,并努力提高科学预警水平和对外服务水平,为我*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基础资料。一是加大调查研究力度。针对我*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人员开展调查研究。二是做好每年各季度指标数据的科学预计工作。根据*委、政府的工作需要,我局及时组织人员对各季度的重要指标进行科学预计,并及时提供给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改进了服务水平。除做好常规工作外,根据需要组织开展了多项专项调查,根据决策者的需要,扩大了统计范围和统计渠道,需要什么统计什么,提高了统计服务水平。

3、统计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统计事业随着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局在思想上、观念上、手段上敢于大胆创新,从制度保障、科学体系、质量控制、执法检查、基础工作等方面

入手,加强对统计数据的管理,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及时便捷。同时也为*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4、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1983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到今为止已有24年,但人们对《统计法》认识了解相对较少。为彻底改变这一现象,我们进一步加强了统计法制建设,走依法行政、依法统计之路,强化统计法制权威,努力做到依法办统计、依法治统计、依法兴统计。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统计违法案件,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

5、统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统计局成立初期,所有统计报表全部由人手工汇总,1988年开始,开始购进了微机,逐步实施微机汇总,近几年,为了能够准确及时搜集统计信息,我局在*人民政府网站开通了《***统计

信息》专页,同时新上了国际互联网,加入了市局局域网,所有资料通过上网可全部查找。数据处理上,加强了对数据质量控制及操作流程、简单应用程序的开发等,保证了数据录入、审核、汇总、上报准确无误。目前,数据处理全部采用微机化管理,计算机设备逐步更新,报表报送实行网上传输,全局职工上机率达到100%。

二、60年发展经验

一是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发展统计事业的重要组织保证。统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多,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支持。要顺利开展统计工作,首先要得到*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部门产生的数据以统计局的法定数据为准,为此*委、*政府要求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年终目标考核数据必须由统计局提供。这样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统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统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二是大造声势、广泛宣传是发展统计事业的舆论保证。统计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要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必须大造声势,广泛宣传。在规范化过程中,我们除利用大小会议进行宣传外,主要利用新闻媒介,扩大影响。利用地方电台、电视台、有线台、*荣通讯等宣传媒体大肆宣传。

三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发展统计事业的思想保证。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工作的思路,决定改革发展的力度,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多次组织人员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敢为人先的精神,拓宽自己的视野。为统计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

四是严格统计执法是发展统计事业的法律保证。通过加大执行力度,同时做到善于执法,来树立统计地位和威信。统计局与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经常沟通取得一致意见,以利

统计工作的开展,获得最佳效果。

五是强化统计服务、优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统计事业的人员保证。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是领导决策的主要依据,是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使统计服务工作质优,首先要有一支优质的统计工作队伍,其次要做到统计工作”快、精、准”,使统计工作体现于社会效益中,服务于社会。一方面,强化干部学习有关政策、重大文件与重要讲话精神和专业知识,使全局干部在思想上能够踏着时代步伐,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增强统计工作的时代使命感,同时通过知识的武装,使我们的统计队伍更加充实,更具活力;另一方面,本着”人尽其能、贤尽其才”的原则,根据现有人员状况,适时调整了个别专业岗位的人员配置,使各专业岗位的人员配置更加知12全文查看

第三篇:建国60年发展成就和总结:卫生事业庆办:

建*60年来,我*卫生事业在*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关注下,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卫生医疗机构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一、回顾我*卫生事业的发展成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建*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期。全*从仅有一个四

人的诊疗所,逐步发展到几家*直医疗单位和部分乡镇卫生院。卫生事业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只靠赤脚医生“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为群众缓解病痛。人民群众的健康缺乏有效的保障。在此期间,***是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地甲病三大地方病的重病区。同时麻疹、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全*医务工作者在*委、政府的领导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防治工作的巨大胜利。

二是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我*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卫生局的功能得到加强,各个乡镇都成立了卫生院,各村都设立了卫生所。三级卫生网络得到了巩固和完善。计划免疫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86年全*儿童免疫建卡率为95.2%,至1990年建卡率达99.5%,四苗覆盖率达88.4%。全*儿童的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三是进入21世纪至今。在“十五”期间,随着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全*有*人民医院、中蒙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和卫生监督所等5个*直卫生事业单位,有17个乡镇卫生院,197个村卫生室、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0家个体诊所。有卫生技术人员790人,病床总数为203张,全*有医疗用房852100平方米。拥有ct、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影像增强x线机等大中型先进医疗设备52台套。可以开展脑部、胸部、腹部等较复杂的手术。建起了***中心血库,取缔了流动血源,推动了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控制了艾滋病、肝炎等血源传染病的发生。

四是近年来,在卫生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全*卫生人克服医疗卫生过度市场化所带来的种种困难,进一步整合了卫生资源,卫生系统的服务功能得到加强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是完成了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建成了疾病控制中心办公楼、妇幼保健所办公楼建设;启动并实施了结核病控制项目和妇幼“降消”项目。“十五”期末,我*婴儿死亡率和5岁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16.26‰和17.26‰;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0;四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乙肝疫苗纳入了常规免疫范围。二是深入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监督工作。深入开展了以城乡卫生环境集中整治和以灭鼠工作为重点的“除害灭病”大会战,使我*城乡卫生状况均有了很大的改观。加大了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和食品卫生的监督监测的工作力度。有效净化了我*的医疗和食品市场。三是取得了抗击“非典”和防控禽流感的重大胜利。在卫生经费和医疗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卫生人按照*委、*政府的指挥,不惜一切代价,全面投入到防治工作中去,再一次体现了“白衣天使”的“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道主义精神。四是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我*合作医疗工作抓住了解决农民看病难和改善农民就医条件两条主线,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广大农民得实惠。2006年参合农民为15.3万人,参合率达到84.5%。合作医疗基金总额达到837.57万元。通过报销制度九个半月的实施,共为32682人核销医药费用313.02万元。受益面达21.5%。2007年我*参合农民达162218人,参合率达90%。筹资额达892.2万元。今年前四个月共为23902人核销医药费用278.54万元。切实减轻了农民医药费负担,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的问题。二是转变了农民的就医理念。合作医疗开展以前,*外住院率为51.6%,*级住院率为32.3%,乡镇卫生院住院率为16.1%。合作医疗实施后,*外为12%,*级为33%,乡镇为55%。农民过去那种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农民有病乱投医的观念也在逐步改变,基本上达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三是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2006年依托项目投资1000多万元,对霍尔奇等4所乡镇卫生院和*中蒙医院进行重建,总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另外我们通过争取缓助、项目匹配等形式为乡镇卫生院筹资170多万元,购进了大批医疗设备及救护车,增强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特别是通过积极争取,加大了卫生项目争取力度,将8所乡镇卫生院和*人民医院列入了国家建设项目,其中*人民医院将建设7000多平方米门诊病房楼,中蒙医院建设8600平方米功能用房并实现整体迁建。今年还将新建2200平方米医疗后勤中心服务楼。8个乡镇医院将新建、改建、扩建6000多平方米病房楼,通过以上的项目建设使我*医疗卫生

第四篇。水利系统建国60周年发展成就与未来展望安徽地处华东腹地,长江、淮河横跨省境,将全省分为皖南、江淮之间和淮北三大区域。沿江和沿淮支流、湖泊众多,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同时,安徽省是中纬度过渡带、南北方过渡带、海陆过渡带叠加地区,降雨南多北少,时空分布不均。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发展水利事业在安徽有着重大的意义。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实施了“降消”、gavi、结核病防治等卫生业务项目,计划免疫由原来的“五苗防七病”扩大到现行的“十三苗防十四病”,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由1970年的2290.13/10万下降至2008年的206.21/10万,婴儿死亡率由1989年的55.32‰下降为2008年的15.6‰,孕产妇死亡率从1978年的388.52/10万下降为2008年22.22/10万。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全面加强,积极推行了食品量化分级管理,有效开展打击非法行医等各项工作,净化了医疗市场,保障了食品安全。2007年成立了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南北两站,“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开展。

——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健全,群众就医费用明显降低。长期以来,我县农民医药费用负担较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普遍,“小病拖,大病扛”,成了当时老百姓无奈的选择。2007年我县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共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3176多万元,27万多人受益。农民参合率达到95%,极大的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艰苦创业,我县卫生事业的巨变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从“赤脚医生”到接受高等教育的专业医护人才,从破旧、低矮的老建筑到花园式、宾馆式医院,从“病去如抽丝”的治标到“预防保健为主”的治本,60年来,我县无论是医疗环境还是治疗手段都发生了跨越性的变革。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