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建设性作用经验交流

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是国家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提出的新要求。在新时期、新阶段,要发挥国家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审计监督层次,改善审计监督方式,加强审计监督力度,发挥国家审计的建设性和前瞻性作用,保障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所指出的,“建设性决定着审计的生命力,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大范围内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宽的领域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因此,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不仅在于抓重大违法违规案件和进行经济犯罪线索的查处,更重要的是在揭示问题、查处问题的基础上,更好、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找出体制性的障碍,堵塞制度性、体制性、政策性缺陷和漏洞。

面对全球化的巨大浪潮和国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如何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保护中国经济这条大船乘风破浪、平稳向前,就成为当前审计工作必须加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刘家义审计长曾强调,“各级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不断推进审计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人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力量源泉,也是一个组织不断前进、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审计创新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使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对此,国家审计要适应新形势的挑战,紧紧围绕公共财政这条主线,以理念创新为灵魂,模式创新为支撑,方法创新为推力,内容创新为载体,成果运用创新为抓手,全面推动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一、以理念创新引领建设性审计。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审计要发挥建设性作用,必须在审计理念上有所突破,突出审计的宏观意识和大局意识。审计不仅仅是查账本,更要“管中窥豹”,寻找账本后面更为重要的东西——制度、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国家审计必须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为科学发展服务、为推动改革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六个高度自觉”。要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从微观案件入手,从宏观视角分析,为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有力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以方法创新助推建设性审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设性审计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好的审计方法。方法的创新离不开两个载体,一个是技术,一个是人。因此,要实现方法创新,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和培养大量的创新性审计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广泛运用,传统的审计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审计技术创新,就是要不断提高计算机应运水平,特别是强化ao系统和oa系统的推广应用、交互应用。要加快审计人员信息技术的培训,让审计人员既是审计专家,又是信息技术专家。审计机关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突破口,在具体审计形式和技术层面积极探索新方法,更好地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四、以内容创新丰富建设性审计。国家审计除了关注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以外,还必须紧紧抓住公共财政这条主线,拓展其他审计内容,关注经济安全、社会民生、廉政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开展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对审计内容不断丰富的体现。绩效审计能对政府公共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经常性监督,有利于推动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也有利于促进全社会科学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当前开展的省部级及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使审计对象从组织变成人,这种审计突破组织束缚,将审计查出问题和审计建议针对单个的、在组织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更有利于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

五、以成果运用创新提升建设性审计。审计成果是审计工作的结晶,其能否充分利用,是体现审计价值的关键。要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必须多角度、多层次加强审计成果的运用。要充分利用“两个报告”的重要性,进一步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升审计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监督地位。要加强监督审计整改的力度,跟踪审计整改全过程,确保审计整改不走过场,杜绝“屡查屡犯、屡犯屡查”的问题。通过建立机制,加强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与其他机关之间的沟通协调,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审计成果的外部运用,让大量的审计报告、信息进入党委、政府和公众的视野,从推动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推动公民社会形成的角度不断提升建设性审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