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局长先进事迹

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只是脚踏实地、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深深的足迹。在他的带领下,一个省级特困山区县审计局,却在全市乃至全省引起“特别关注”,各项工作连续三年来在全市领先、在全省出彩。他就是湖北省**县审计局局长**。

一马当先领头雁

2014年7月,**出任**县审计局局长。之前,他先后历任乡镇副职、县委办副主任、县政府办副主任、县信访局局长和县人大常委会常委、办公室主任,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始终保持着敬业忘我的精神状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初到审计局,**算个“新兵”,但“新兵”不打算长时间当门外汉。上任伊始,他就把强学习、强素质、强能力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经常挤出空余时间啃书本、查资料、记笔记。为熟悉审计项目实施程序,**刚到审计局就整整学习了1个月,并加班加点学习会计、审计及法律法规等知识。除了加强自身学习外,**还十分注重审计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和业务技能的提高。在他的倡导下,局机关开设了“审计业务讲堂”,全体干部职工轮流登台当主讲;选定专题,有的放矢邀请教授、专家、讲师为干部职工讲授法律法规、廉政纪律、审计业务、写作等专业知识;为提高审计人员实战能力,**还将机关审计业务人员分成计算机运用、审计信息宣传、职称文凭考证三个小组,实行以审代练,开展岗位练兵。大家都说:“局长都亲自学、亲自讲,我们还好意思偷懒吗。”

为尽快掌握审计业务知识,以精湛的审计业务水平切实服务于民,**经常深入审计一线,主动与审计组的同志一同外出参与审计工作。刚开始,大家对局长亲自参与审计有些不适应。他诚恳地对大家说:“对于审计工作,我只是一名新兵,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请同志们一定要帮助我,不懂就不懂,不懂就不能装懂,不懂就应该虚心学习。”就这样,他的审计工作能力突飞猛进,由一个审计的“门外汉”很快成为熟悉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只要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他首先自己做到。上班第一个来,下班最后一个走,许多节假日都在办公室里度过。为了推动审计信息宣传上台阶,他从学习写作基础知识入手,在学中写,在写中学,每天总要挤出1个小时来浏览审计网站和阅读审计报刊。哪怕是审计署、审计厅组织的研讨培训学习期间,他心中总是牵挂着审计信息宣传。他每年在《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湖北日报》《审计月刊》和省政府网、审计署网站、湖北省审计厅网站上发稿40余篇,居全局首位。他个人也荣获省审计厅优秀审计信息宣传员,多篇审计调研论文在省厅获奖。

三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全体审计干部职工每年人均记笔记2万字以上,先后有5人考取审计师职称,4人计算机获审计署中级证书。省厅年度综合量化考核评比、审计信息宣传、审计计划统计工作也是在省市两级年年先进,先后获中国审计报、时代经济出版社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一心创新践行者

面对新形势,审计事业要跨越发展,必须要有超前的思维、独特的思路,必须走创新之路、特色之路。**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人少事多、审计人员老龄化,一直是困扰基层审计机关长足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在机关内部建立起人员调配灵活机动、主审负责和助审双向选择、局内资源共享、内外协调配合等模式,并实行“三到四定”,即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责任到底,定职责、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达到了资源整合、资料共享、责任共担、效率提升的目的。

为提升审计水平,**提出审计工作要坚持“四不原则”,争当“四士”模范,树立“五种形象”,即不谋非分之利、不取不义之财、不吃蓄意之请、不踏是非之地;争当经济运行护士、经济秩序卫士、政府决策谋士、反腐倡廉勇士;树立开拓进取的形象、清正廉洁的形象、客观公正的形象、坚持原则的形象、高效务实的形象。并推行“月考季评、年终总评”的监督考核机制,每月召开一次审计业务碰头会,并对项目审理中不规范性问题以书面的形式予以通报,每季召开审计质量点评会,点评典型审计项目,年终开展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使审计人员个个受启发、人人受教育。

为解决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先离后审”问题,**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以任中审计为主,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突出重点,加大对重要部门、单位及关键岗位主要领导干部的审计频次,实现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在审计中,严把干部监督管理“三关”,即干部选拨任用的“选贤关”,干部年度审计的“预警关”和干部任期及届满离任审计的“交接关”,并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将审计结果及时分别报送县委、县政府、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主职领导及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为组织选人用人提供了重要依据。三年多来,该局共审计34个单位、47名经济责任人,查出各类违规、损失浪费和管理不规范资金15288万元,县纪委根据审计移送情况对17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党内警告等问责处理。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在生活、工作条件优越的今天,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搞钱权交易,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从政。当单位“一把手”多年,他的家人却从没有沾到他一丝职务上的便利。他的父母住在离城数十公里的农村,左邻右舍都知道邓家有个儿子在县城当局长,却从来没有见过**有局长的“派头”。

在群众眼里,他是满腔热情、勤政为民的好干部;在职工面前,他是严谨求实、廉洁奉公的好领导。对于这样的评价,他有自己的理解:“作为一名审计干部,应该学会如何审视自己,时时检视自己,处处注意自己,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审计部门的形象,代表着政府的形象。”

就这样,在他的带领下,三年多来**县审计局实施审计项目近200个,提出复核或审理意见1000余条,没有出现一起复议的,也没有一起提起行政诉讼的。先后获“省级文明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特级单位”、“2011-2015年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全省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审计计划统计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度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三等奖”、“全市五好基层党组织”、“全市法治示范单位”、“全市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全市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审计计划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工作实绩优胜单位”、“全县行风建设满意单位”、“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县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省市县各类荣誉3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