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这个重要时期,统计在反映社会经济形势、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政府提供政府科学决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每一位统计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统计培训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如何加强统计人员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这个事关统计基础地位的问题,已客观地摆在我们面前。为此,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统计队伍势在必行,统计人员的再教育、再培训是客观经济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横山区统计局在教育培训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面临新形势、新要求,统计教育培训工作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统计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内容单调

2017年仅对新入职的统计人员和个别业务人员组织了外出培训,培训内容上局限于对统计报表指标的简单解释,形式单一,缺乏对指标数据背后深层次的分析和解读。培训内容的设置大都没有考虑统计从业人员知识水平的高低与工作职责的不同,缺乏层次性,培训内容千篇一律,严重影响培训效果,也影响企业统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统计培训的内容偏重统计报表知识,没有或很少涉及其他相关专业如金融、管理、信息技术等最新知识,统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涉及甚少,造成内容设计上的不足。

2、培训方式老旧

当前统计培训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短期、集中、统一,被动的课堂和讲座形式,以会代训。通常将企业统计人员集中在某一培训地点,采取大课堂教学,老师讲,学员听,极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学员只能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发挥统计人员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无法有效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3、培训资源缺乏

好的培训是需要有好的培训资源来支撑,而培训资源包含培训教材和培训师资两方面,教材是培训的地基,没有一套系统实用的教材,培训工作将无从谈起;师资是培训的支柱,没有专业的培训师资,培训质量无法保证。从目前全区统计教育培训情况看,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基本由相关业务人员自行准备讲解,教材相对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培训过程乏味、枯燥,直接影响培训质量和效果。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明确工作需求导向,丰富培训形式

以统计工作发展需求为向导,充分把握统计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人员的特点,因人而异,因岗而异,设计培训班次、内容和方法,以保证培训的层次和质量。如对于领导层次而言,培训教育以开阔视野,管理知识为主;对于专业的技术人员而言,以专业的知识培训为主,发展创新思维为辅,切实提升统计业务人员的服务质量。

统计继续教育是打造高素质、高技能统计工作队伍的重要保证,加强统计继续教育工作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顺应这一客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完善我们的继续教育工作,为统计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