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现存问题几点思考

一、主要问题

(一)统计专业报表数量多、工作量大。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益分散,绝大部分企业已由原来单一化的产业经营模式发展为多元化生产经营模式,“企业集团”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物不断涌现。统计作为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核算机关势必因为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而相应拓宽数据采集渠道以便实现统计数据信息全覆盖。为满足政府经济发展决策者、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经营企业及社会公众获得各种指标信息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报表数量、统计涵盖范围不断增加,指标定义越来越规范,指标间关联性越来越强,仪器指标数据要求越来越精准,对企业统计人员业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问题查询量越来越大,统计报表强调时效性,企业不胜其烦,经常出现报表报送、数据问题查询期间企业统计、会计无故不接统计部门电话、以各种原因进行推诿,不予配合情况。如2017年入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季度报表,大型工业企业季后7号之前需要上报报表达十几种,工作之艰巨可想而知。

(二)能源价格指标未列入统计监测范围。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耗能行业采取限制、淘汰、关停等一系列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能源统计这个直接性的反映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的统计指标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在现有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涵盖的所有能源报表均没有对能源指标的价格变化情况给予反映。能源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原材料和重要动能转化来源,能源价格变动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均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在原材料购进成本增高时,企业运行成本必将上涨,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出现盈利能力变小或亏损,企业势必通过变化生产规模来应对不利局面,另一方面在原材料购进成本降低时,企业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盈利空间变大,势必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产量以谋求最大利益。能源原材料同样可视为一种商品,同样符合商品的供、需平衡曲线,需求和价格呈现反向变动关系,商品价格越高,需求越低,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随市场资源配置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实现一种相对的均衡状态,但由于其他因素的存在常常会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适时进行干预。能源价格统计的缺失使统计数据使用者、经济发展决策者不能及时获取所需信息,不能明确发现数据背后的市场运行规律,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不具备为大气污染物排放提供统计服务的职能。目前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视,统计部门实现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监测工作迫在眉睫,然而现阶段由于受统计制度问题及统计自身性质局限,统计还没有具备实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进行监测、核算的能力。从大气污染物排放核算方法看:一方面污染物排放统计需要的能源消费行业分类方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活动的最终产品为推算原则来进行分类核算、即用产成品推算污染物排放量,而现行的能源统计消费指标行业分类方法则是以“工厂法”为依据,即以能源原材料消费原则进行行业入统核算。而且目前制度中产品指标分类少且不精,很多能源消费品指标没能在统计表格中进行设置,导致部分消费能源产品不能入统参与核算,不能达到污染物排放统计对产品指标分类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地域差异各种耗能设备不同、燃烧方式不同、消耗程度高低均能导致排放因子不同,均会对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监测核算工作带来不同程度影响。

二、几点建议

为满足经济多元化发展对统计数据的需求、回归统计本源职能、减轻企业统计负担,消除其为难情绪,弥补统计制度中关于能源价格统计的缺失提高统计信息决策咨询能力以及尽早实现大气污染防治所需的污染物排放统计指标监测核算的职能,现就统计存在的问题给出几点建议。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杜文平.关于我国统计体制改革的再思考[j].科技信息,2007(11).

[3]环境统计知识手册[m].河北省统计局能源处,2013.

[4]杨清.中国大气污染与防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