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的成本分析法
绩效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审计。其中,经济性是指在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服务及其他成果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性是指一定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即一定的投入是否得到最大的产出。
我国绩效审计的审计目标可以分解为三个:
1.对被审计单位是否经济、高效或有效执行有关政策进行独立审计检查。
2.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实现既定目标的程度和所造成的各种影响进行报告,为决策机构提供相关的评价意见。
3.发现并分析审计对象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方面存在问题的迹象或绩效不佳的领域,以帮助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
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绩效审计里面的成本分析法。
那么什么是成本分析法呢。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即通过分析成本和效益(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每单位效益(效果)所消耗的成本来评价项目效益(效果)。针对支出确定的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支出所产生的效益及所付出的成本,通过比较分析,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成本与效益分析应该怎么做。
成本与效益分析是对预期行为的潜在收益以及风险的详细测量,它包含了很多影响因素。我们做好成本与效益分析,对于企业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帮助。做好成本与效益分析,主要是以下几点:
1、明确成本与效益分析的成本单元
一般情况下,成本与效益分析主要是针对钱而言。但是,在一些金钱成本并不是太突出的地方,成本与效益分析还可以衡量时间成本与能源成本,甚至是更多其他的成本。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7、利用成本与效益分析,为如何推动项目的进行提供建议
如果项目的收益远远高于成本,并且项目的资金可以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回收,那么就会想要把该项目尽快投入实践。
而如果项目的收益在长期运营中,并没有远远高于成本,或者不能在合理时间内回收资金,那么就需要再仔细考虑这个项目,甚至完全废弃这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