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中如何寻找问题切入点

一、首先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总体了解

要对被审计单位有较为宏观的了解,大概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收集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手册》、《制度汇编》等自编汇总性管理制度,以及审计年度内单位职代会工作报告、办公室会议纪要等资料,通过审阅这些资料,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有一直观了解

2、了解被审计单位生产工艺流程

新进驻一个单位,审计人员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和生产工艺,这样就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有直观的了解,然后对照提供的资料进行查阅、再结合流程进行分析,可以更加精准的寻找问题切入点。书面资料联系生产实际可更好入手分析,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审计进点之后,可以先利用较短时间了解被审单位生产工艺及流程,然后再查阅资料也许会效率更高一些。

3、了解生产经营概况

主要应了解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运行过程、会计核算过程和资金循环过程。具体了解被审计单位在各环节人工、材料消耗量;在各环节要交哪些税种、计取哪些员工薪酬;企业的损益是怎样核算出来的;折旧在哪些渠道提取、用到哪些方面;企业主要成本控制点在哪里等。

以上三方面的情况了解,都可在审计组进驻之前通过书面资料或询问相关人员提前进行了解。因为资料量不大,且不涉及过多的商业和秘密,所以可以提前借阅或到现场进行巡前调查。通过前期了解,可以使审计人员具有初步的顶层视野和系统思维,避免进驻初期有“乱枪打鸟”的感觉。

二、审计中要用好“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是现场审计常用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不只是简单的翻账簿,算数字,而是要充分的观察、倾听、交谈、思考,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查证。这四种方式不管是在国家审计还是在内部审计部门都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一)通过“望”多视角、多维度观察,是取得审计证据和问题线索的重要途径,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观察实物

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存货等进行实地观察,以查找管理缺陷。实物观察主要是观察资产的存放、保管和使用情况。在实物观察基础上确定盘点重点。如:我们现场观察到某些原材料堆放混乱,假如直觉上数量与库存帐面数存在较大差异,就可以作为重点盘点对象加以关注。如你感觉某些事项违背常规,也应通过观察法予以佐证。如审计中心在某单位审计时,发现该单位办公楼卫生保洁人员、和招待所楼层服务员较多,就通过统计分析劳务人员和正式员工比例,发现该公司每四个在岗人员就含一个后勤服务人员的管理缺陷。

观察法适用于各类问题线索的实地查证,也是发现问题线索的主要审计方法。

2、深入现场

审计人员在审计中要有多维度的思考,多到现场走走,因为亲眼见证的证据比书面资料和听闻证据更有说服力。如潞安集团审计中心所审计的某个单位,账面记录每年发生大量的废渣处置费用,根据门房出入记录,这些废渣发送目的地是某喷浆站,和“合同中所记录的运往灰渣处理厂进行处理”条款不相符,于是审计人员跟踪运渣车到现场,最终了解到相关废渣不仅不需被审计单位付费,而且还有一定的收益。最终该事项作为管理问题予以披露。

深入现场是有了相关问题线索后,对问题进行查证核实的重要审计方法。

3、审阅资料

在翻阅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账簿、凭证、会议纪要、相关档案及外部证据等资料时,要做到边检查边思考,系统分析获取原始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线索。查阅书面资料时要随手做记录。发现有价值的资料要及时记录、复印或拍照,有些证据也许是转瞬即逝的。而且,审计现场一般查阅多年资料,如不及时记录取证做底稿,过些天这个可疑点就有可能被落下了。因为现场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每天都有新的任务布置下来,当天任务能按时完成还需紧赶慢赶,很难有时间补旧账。

(二)“闻”时要学会倾听,沟通,要带着思考去倾听

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审前调查、谈话走访等形式听取被审计单位领导、员工介绍相关情况、以及对敏感事项或疑点问题的解释。善于从谈话中捕捉信息,获取线索,找准审计切入点。

1、听取范围要广

因为被审计单位相关事项发生时,审计人员一定不在现场,但现场一定有其他知情人士,他可能是一名看门大爷、一名清洁工,又或许是一位拉货的司机等,所以在走访调查或是谈话对象选择时我们的受众面要广。

2、可以通过媒体、公开信息了解被审计单位讯息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面对成堆的书面资料和多条问题线索,要充分运用这条哲理性的“寻找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来快速筛选出工作重点。紧盯关键少数,精准靶向性检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人力资源情况下高质量的完成审计任务。

从具体操作来讲,集团领导关注的重点、被审计单位管理出现的难点和员工热议的焦点都应该是审计的主要内容,这些重点、难点、焦点问题的成因、表现形式、形成后果、改进建议等应该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详查。

总之,做好审计工作没有一成不变的经验和方法,需要审计人员不断的进行多方位的思考。鲁迅先生讲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同理所谓好的经验和做法,其实是一个个普通的“审计人”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实用可操性的方式方法。但是实践是发展的,问题的发生也是动态多变的,这就需要我们审计人员在实践工作中脑勤、手勤、嘴勤、腿勤,只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就会不断探索总结出更多实用、可操作的审计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