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若干问题分析

1.引言

从1950年到1994年,我国的税收体制逐步演变为分税制的税收体制,如今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便是在分税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种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有其自身显著的优点,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与问题。

2.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现存问题

2.1财政税收制度存在局限性

(1)财政收入的分配过于向上集中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制度的设定目标一是为了实现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二是为了进行宏观调控。但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实现了经济上的分权却未实现政治上的分权,中央仅仅下放事权,却依然掌管财权、决策权、税收立法权和征管权,地方只是照章办事而已,这样的问题使得中央与地方之间产生了严峻的财权事权倒挂现象。与此同时,自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我国财政收入中的中央财政收入占比大幅上升,相对应地方财政收入占比大幅下降。但公共财政支出方面,地方支出占比却远远高于中央财政支出占比。在这种财政收入的分配过于向上集中的状况下,分税制难以有效实现其优势,当地方政府收支难以平衡时,将影响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营管理,也会影响中央的宏观调控[1]。(2)税收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在我国财政税收体系内,税收种类不全面,有些非税收入与一些比较重要的税收种类未纳入到政府征收监管范围内。例如以环境与资源为代表的调节税收未纳入到征收范围内,这便无法发挥税收的社会调节分配能力;又比如对增值税的设定不完善,因此国家最近大力推进增值税改革。

2.2当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国针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缺陷,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我国目前的财政收支过程并不能将相应的财政预算进行很好的包含。首先是预算编制流于形式,政府往往在预算编制时降低预算指标,使年终结算时超额完成,以便凸显管理者政绩。其次是预算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监管,缺乏内部的制衡和约束,经费支出往往盲目随意,差异于年初预算,部分分项经费常常出现超标支出的问题。此外,由于监管的缺失,许多地方政府挪用资金现象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及国家制定的中长期预算及战略规划将很难有效实施。预算管理的不到位大大阻碍了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有效实施[2]。

2.3转移支付缺乏规范管理

转移支付,指在分税制度的基础上,由中央统一通过财政支出的方式帮助地方政府改善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现阶段我国的转移支付包括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与体制互补三种形式。在三项转移支付的类型中,只有一般性转移支付具有帮助实现地区均等化发展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政府职能与责任的不匹配,财政事务的僵化管理,转移支付的类型构成不够合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较低,而专项转移支付即专项拨款占比较高,很难有效的达到均等化发展的目标。由于我国的转移支付长期缺乏规范管理,例如官员的贪腐问题、资金的有效利用问题等,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往往被地方政府收入囊中并未发挥作用。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监管,税收返还和体制互补往往成为了维护地方经济利益的工具,转移支付的市场经济色彩加重,导致了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返还比大大超过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在这样的转移支付缺乏有效管理的背景下,我国各区域经济差距拉大,财政支出无法体现横向公平,难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发展目标。

2.4税收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

在我国税收管理的工作中,很多单位并未重视落实国家制定的税收管理体系,对待税收工作并未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许多税收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税收管理意识,认为税收与自己无关,税收仅仅服务于国家制度,因此管理工作不认真。还有许多税收管理人员假公济私,利用职权之便弄虚作假,帮助别人偷税漏税为自己牟取个人私利。这些都不利于国家的财政税收管理,影响财政工作的有序进行,阻碍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

2.5财政税收管理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财政税收管理监管力度尚有欠缺,导致财务核算的真实性不足,财政税收的偷税、漏税现象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我国企业财务核算结果受人为影响较大,有些企业会通过作假帐或者分做不同的账目来应对审计核查以逃税漏税,这样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阻碍国家税收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3.完善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分级分权财政税收管理体系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卫文才.财政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北极光.2015年第10期,78-79.

[3]罗红.我国财税体制的问题及深化改革的思路[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71-76.

[4]鲜慧.完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措施分析[j].财会金融.2014年第24期,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