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风险及防控研究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税务筹划可以通过合法有效的手段对现有的税收政策加以运用,帮助企业降低税收成本,从而为企业节省更多的资金资源,但不当的税务筹划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税务筹划;税务筹划风险;风险防控
国家为了鼓励企业从现有的生产型向创新型转变,帮助企业研发并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出台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并希望通过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走得更好、更远。部分企业分不清税务筹划与逃税、避税的区别,为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对税务筹划选择退避三舍,丧失了税收政策为企业带来的税收红利。但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需要通过进行税务筹划,帮助企业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因此,不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风险都不应该成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绊脚石,企业应通过强化自身建设,利用好税务筹划的权利。
一、税务筹划的概念和特征
税务筹划概念,国外学者meigs(1984)认为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减少缴纳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税务筹划。国内学者唐腾翔与唐向(1994)提出税收筹划指的是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利益。虽然国内外概念描述不同,但大体意思均为,企业通过合法有效的手段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和投资等活动提前进行谋划,降低税收成本;具有合法性(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筹划性(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对经济事项进行规划、设计、安排)、目的性(降低税负,减轻纳税负担)、风险性(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准确或操作不当)和专业性(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进行,并产生税务代理、税务咨询等第三产业)的特点。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务筹划风险
1.税务筹划风险内因分析。(1)管理层对税务筹划风险意识不足。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管理层缺少财务管理经验,更多的是将精力投入研发新技术和拓宽市场,对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关注的少,认为缴税是财务的事,虽然期待能尽可能地少缴税,而对如何少缴、应该怎么少缴、是否符合规定知之甚少;而部门财务人员为达到管理者的要求,可能选择放弃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操守,编制假账或者随意摊销抵扣,将不符合规定的研发费用列入资本化;甚至一些管理者将税务筹划与偷税漏税画等号,缺乏对税务筹划的本质认识,为了短期目标干扰财务人员随意选择税收政策,致使一些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的税收政策因为管理层的疏忽而不能被企业加以运用,增加了税务筹划的风险。(2)财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对研发人员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财务人员,在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职业环境下,财务人员缺少学习热情,税收知识无法及时进行更新,致使其缺乏税务筹划能力,企业税款的缴纳也是由财务人员自行完成,缺少监督部门,缺乏对税务风险的防控。并且在现行的经济环境下,税收政策也越来越精细,企业缺乏高质量的税务人才,开展税务活动极易产生风险。(3)缺少必要的监管机制。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比较重视内控的建设,但是主要还是集中于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对税务筹划风险的内控监督还不到位,并且高新技术企业内的考评多为技术创新及销售业绩的考评,而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不同,不方便通过量化指标进行考核和监督,就忽略财务部门对生产经营的作用,而财务人员因缺乏必要的监督,缺乏相应的工作热情,加大了税务筹划风险的产生。
2.税务筹划风险外因分析。(1)政策风险。高新技术企业的税务筹划多是基于国家的税收政策来实施,而政策也会根据不同时期有所变动,仅2017年由国务院以及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出台的各类税收政策就多达319条,财务人员就需要结合企业自身条件从现有的众多政策中筛选出适合的政策加以运用,而一旦出现理解偏差,就会产生税务筹划风险。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政策都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税务筹划通常要结合现有政策对后期进行筹划,因为政策的走向有着不确定性,也会为企业的税务筹划带来风险。(2)执行风险。有些政策的出台是根据发展需要制定的新政策,也有的是对以前年度政策的补充或者调整,导致以前年度的某些或者全部条文失效,如《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确定了享受政策的对象,提出了财务核算和管理要求,对申报时限和备案要求进行了明确,同时废止了国税发〔2008〕116号和财税〔2013〕70号文件;《关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2017〕34号),提高了对中小型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细化了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其他相关费用和其他政策口径;2017年12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42号,废除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12号)第四款,删除了材料备案相关事宜。而财务人员有时不能及时获取这些最新的税收政策,或者是无法在现有政策对业务进行准确处理,会造成偷税、漏税的结果。(3)信用风险。由于国家的简政放权政策的实施,很多审批类业务改为备案制,虽然在一定情况下减轻了高新技术企业在税务申报上的负担,但由于税务部门对税收政策的把握与企业相比更具权威性,而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还存在。因此,一旦企业因为对政策的理解偏差或者是因对政策选择的失误导致少缴税,很有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从而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和后续的生产经营。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许艳芳.高新技术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及防控.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09).
4.程黎,陈盈.试论我国小微企业税务风险内控体系的构建.税务研究,2017(09).
5.刘永涛.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及会计政策研析.税务研究,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