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税源建设,扩大税收总量
2000年,江苏税收在全省经济发展出现重大转机的太背景下,开创了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收入增长最快、增幅最高、增收最多的新记录全省完成税收收^80377亿元(税收总额按全国统一口径,不古海关代征收入),此上年增长28。7%,税收总量仅攻于广东、上海,跃居全国第三。特别是“两税”(增值税、消费税)收人选480.77亿元,此上年增收
9215亿元,增长2371%,超过上海,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6、14、10.5个百分点,在税收总量上.江苏与上海的差距由1999年的178。18亿元,缩小为116.91亿元。由于广东原有税收规模较大,虽然江苏增幅高于广东,但增收额还是比广东步87。4亿元,总量规模与广东相差仍达520多亿元。
经济总量决定税收总量,经济增长决定税收增长。江苏要缩小与广东、上海等发达省市在税收总量上的差距,应进一步加快全省经济发展速度,适应国内外经济竞争的新态势。加快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大力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以“两个创新”为先导,尽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创造增长新优势,实现苏南更快更好发展;积极促进苏中快速崛起,主动承接上海和苏南地区的辐射力,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并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力争人均gdp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充分发挥苏北后发优势.巩固小康成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工业化水平,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力争跨越式发展总之,要从全省不同经济区域的实际出发,在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确保全省经济税糠增长速度和总量规模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江苏经济目前正处在重要的结构转型期,长期累积的结掏胜矛盾仍然是经济生括中最突出的问题其中流转税与所得税的比例畸重畸轻。2000年,全省流转税占税收邑量的比重高达7324%,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分别为6815%、6747%、6789%、7i57%,而所得税只占206%.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则分别达258%、27.6%、2i7%、23.1%。从经济因素分析,以作为企业所得税税源主体的国有及国有控殷工业企业为例,去年全省实现销售收入33484亿元,低于广东、山东,增幅在浙江、山东广东之后;窭现利润109.88亿元,在五省市中列第四位.与高居榜首的山东相差1944亿元;亏损额下降幅度,广东降幅最高,为46.8%,我省只有127%.列第四。
由此可见,我省国有经济效益还未根本好转.加之非公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固而导致我省所得税比重茕低。因此,要改善税收收.八结构.提高企业所得税的贡献率.必须加快企业发展,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效益。调整和完善企业所有稍结构,积极创造各种所有稍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进一步放开摘活国有中小企业.积极探索公有制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为改变江苏企业所得税规模jbtt~重低创造微观经济基础。我省税收收入的产业结构来看,2000年,我省来自二产的增值税、消费税(简称“两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高达59.8%,分别比广东、上海、山东、浙江高14、109、5.3、3个百分点,而来自三产的营业税占税收总量的比重只有13.4%,分别比广东、上海、浙江低9、5.2、14个百分点。而这一税收结构与我省产业结构是基本相适应的,去年我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1.7%,高于广东、上海、浙江、山东,同样三产占gdp的比重删低于广东、上海、浙江。因此,要优化江苏经薪税糠结构,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以实施城市化战略为龙头,实现城乡结构、地区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井进。我省苏南与苏北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结构不台理,特别是苏北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实现农村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要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精传统优势产业,推进企业重组和资产优化配置,提升“两税”的经}齐税褥质量。还要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人,鼓励民间投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交通、通信建设,大力发展住宅建筑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城市消费领域,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