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执法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关于税收执法环境问题的思考

—乌海市国税局课题组

税收执法环境是与税收法治活动相关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税收执法活动的环境因素,它决定了税收执法的难易程度和落实各项税收政策法规的难易程度、决定了税收收入能否及时足额入库,决定了税收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作用能否实现。具体包括:地方党政领导对税收执法重视和支持程度、公民的税收法制观念、有关部门对税收执法的配合状况、税务执法人员的素质、税务机关的外在形象、法律规范及各种内部机制的完善程度等。从乌海市国税系统的实践来看,税收执法环境越来向好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税收收入逐年稳步增长,欠税比例逐年下降,纳税申报率逐年提高等方面。但是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感觉在税收执法环境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当前影响税收执法环境的一些因素

1、现行税收法律缺位。在现行经济环境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做法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迫切需要在法律上予以解决,如电子报税、电子商务等;再比如,《税收征管法》虽然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

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但没有规定不支持或协助应该承担什么样责任,同时对此种不作为应该由谁监督没有明确的规定。税收法律缺位还表现在对征税重要凭证—发票违法没有在法律中明确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目前只是在《发票管理办法》中规定了对“未按规定印制发票或者生产发票防伪专用品;未按照规定领购、开具、取得、保管发票;未按照规定接受税务机关检查”的行为可以没收非法所得、给予一万元以下罚款。根据目前的情况,这样的处罚过轻。不能起到威慑作用。

2、税收执法不规范

一是税务干部的知识层次、业务技能、执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对同一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二是个别税务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强,人情意识、关系意识等非政策因素影响了执法的严肃性;三是对税源缺乏有效监控,由于收入的隐形化、多元化,使税务机关难以掌握税源,给企业偷逃税留下了空隙,也给税收执法的严肃性带来了影响;四是在法制环境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在征税的过程中,征纳双方的矛盾表现得十分突出,由于种种原因,税务机关对偷逃税者的惩罚失之于宽,且有以权代法、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的现象出现。部分纳税人感到“违法成本小于违法代价”,往往敢于铤而走险,恣意偷逃国家税款。

3、税收司法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由公安机关行使涉税案件的刑事侦查权,但当前公安机

关存在缺乏熟悉税收业务懂财会和有较强查帐审计经验的人员以及办案经费等问题,实践中涉税案件基本都由税务机关检查后移送公安机关继续侦查,发现税务违法案件有一个从发现线索逐渐开展检查取证到定案的过程,由于税务检查并无搜查权,在调查税务违法案件时遇到偷骗税故意的单位和个人刁难,拒绝开启可能存放偷欠税骗税的帐簿、凭证、报表和相关证据资料的房间、保险箱、抽屉时税务稽查部门就面临要么越权强制调查取证,要么放弃已有进展,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移送公安机关继续侦查的尴尬选择。前者可能导致行政复议甚至行政诉讼的败诉,后者可能给犯罪分子时机消灭证据,为司法机关打击犯罪造成困难,或因移送情况不明案件,经公安机关继续侦查不够追究刑事责任大量被退回,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也还有部分税务机关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已查明事实的一些涉税案件,在进入司法程序后因种种其他原因而久拖不决,使一些犯罪分子不能得到及时有力的制裁,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5、加强依法纳税的引导。通过各种形式,经常性地开展税法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税收法制观念。指导和教育纳税人自觉足额纳税,不断提高纳税意识。

6、建立纳税荣辱机制。让纳税人依法纳税的光荣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对纳税到一定数量后,让纳税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优先购买各种票证、参加观礼活动等;对不诚信纳税的纳税人定期在有关媒体上曝光使其商誉尽失,为不诚信纳税付出代价。

综上所述,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是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征纳双方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必须对税收执法环境给予高度关注,必须有的放矢,全面规划,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