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沙区国税局全国先进集体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感谢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教委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听到成立工作室这个消息后我曾作过几次努力,希望删去“大师”这两个字,但没有成功。这是教委的一种架构性的设计,要改动有一定的难度。后来我想,比“大”字等级更高的是“老”字,一个人先成“大人”才能成为“老人”,那么,既然我已经做了大半辈子的“老师”,那就后退一步叫叫“大师”也可以吧。

这个工作室的成立,以及几个月前以我的名字命名的一项文化教育基金的启动,标志着今后我会把工作重心重新挪回上海。

我是在十七年前正式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职务离开的。离开后独自走向西北高原开始大规模地考察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当时我无法把离开的原因讲得很清楚,但到今天,我却可以用三言两语讲明白了。

在离开前,我在上海以十几年的时间参与了文化教育领域披荆斩棘的拓荒工程,与同事们一起改变了学科残缺、教材稀少,观念陈腐的状况。这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岁月,但是我却预感到,在全民投向经济建设、融入世界潮流的时候,中华文化的灵魂需要重新找回。这种找回不是找出一本本老书炒冷饭,而应该用现代观念一步步踏访,一点点考察。不仅要走遍中国,而且还要走遍世界,进行反复对比;不仅要一路作出思考,而且还要快速传播,获得海内外同胞的反馈和共鸣。这显然是一个极其艰苦的旅程,因此我把它说成是“文化苦旅”。

这十七年来,我的目标已经全部达到。中华文化果然成为时代的精神坐标,世界的关注对象。我很高兴自己曾经历尽磨难守护了它那么多年,现在,“苦旅”可以告一段落了,我可以回来了。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齐齐哈尔地处中国东北,拥有800多年的建城史。上世纪中叶以前,齐齐哈尔曾作为省会城市长达255年之久,这期间不仅融入了中国古老的文明,也使得这里世代生息的人们承袭了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齐齐哈尔按照中国共-产-党倡导的道德标准,始终不渝地做好老龄工作。近三十年来,中国开始步入市场经济轨道,齐齐哈尔发展此间曾几经起伏,但我们始终没有摒弃这一优良传统。特别是近年来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形势下,我们越发关注老年人生活,越发重视老年人事业,完整地承袭了这座城市几百年来孝亲敬老的文化传统,坚守了这份道德责任和历史文脉。到今天,这种文化传承已经化作我们这座城市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齐齐哈尔有个叫易连军的女人,xx年她的母亲患上了脑梗塞,卧床不起。由于易连军是个护士,护理任务自然落在她的肩上。在护理母亲的过程中,她切身感受到一个失能老人生存的艰难。于是,她租了一间房子,办起了一个只有8张床位的托老所。每天帮助这些老人擦洗身子,清洗衣物,保持清洁,消除异味。并且提供最可口的饭菜,收取最低廉的费用。排便是失能老人的最大难题,为了避免老人身体受到伤害,多年来都是易连军自己亲手来做。专业、贴心的服务,使得这些老人已经离不开她,用这些老人的话讲,易连军比自己的亲女儿做得还好。由于收住的老人越来越多,丈夫也提前退休,每天四次帮助已经成植物人的老人打“鼻饲”,现在已经满手老茧。尽管母亲已经病逝,但易连军并没有停办她的托老所。到今年10月份,她的托老所已发展到56张床位,累计收住失能老人330人次。李立国部长、陈传书副主任、孙永波副省长等领导都曾亲临这个托老所考察指导。前不久,我市的建华区政府专门投资580万元购买一座1861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委托易连军经营。易连军曾在自己的托老所的门前写下这样两行字,“孝亲敬老是我们的责任,把特殊的爱给特殊的老人”。她用感人的行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延续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易连军仅是齐齐哈尔关爱和服务老人的一个代表,正是这些人的行动感召着人们的心灵,传承着孝亲敬老的文化,她使得我们地方政府更有充足信心,并愿意投入更大的力量把老龄工作做得更好。

目前,我市老龄人口已达到80万,占总人口的14%,是中国较为典型的老龄化城市之一。近年来,我们按照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的标准,坚定不移在做好新形势下的老龄工作。我们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原则和要求,使老年人的权益切实得到保障。我们把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作为奋斗目标,为全市人民包括老年人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积极发展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公共场所、道路、社区的老年人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我们在每个社区都建立起以不同兴趣为中心的老年人社团组织,让老年人愉快地享受晚年生活。在中央政府、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和省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每年为34万离退休人员足额发放养老金,为38万退休和待退职工解决了企业多年拖欠的26亿元工资,为8.8万名困难企业退休人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