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采购环节常见内控风险与应对措施

物资采购环节内部控制分析

1.存在问题

(1)采购计划不恰当

物资采购过程中,企业物资采购人员未能制定合理、恰当的采购计划和方案,就会导致采购环节过于随意,出现盲目采购现象。部分物资采购人员,由于对“先利库后采购”原则认识不足,就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造成企业物资库存超储问题,或者相应的物资采购量难以满足企业生产需求,进而占用企业现金流,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

(2)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国资委联合财政部所颁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文件中,对内控规范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管理者缺乏内部控制意识,未能充分认识到内控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企业实际生产与发展中,难以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相应的内控制度形式化问题较为严重,缺乏正确的内控管理理念,使得企业物资采购环节难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管理,采购人员的素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进而导致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徇私舞弊现象,采购人员存在行为不端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

(3)供应商选择不合理

一部分企业在物资供应商选择过程中,往往缺乏一个准确、合理的选择标准,往往只检查供应商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过于看重供应商是否能够提供企业生产所需的物资,对供应商的发展规模与经营情况不够重视,缺乏对供应商长期合作能力以及物流运输能力的了解,在物资供应商的选择中未能明确规定,缺少对供应商的资信评估分析工作,使得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所选择的供应商往往是一些小规模厂家,相应的物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且采购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

(4)物资采购招标不合规

企业在进行大宗物资采购过程中,往往要采取招标采购方式,部分企业会通过生产急需等借口,避开招标采购,采取议标采购方式。此外,有些企业为了获取相关利益,会以自由竞争为借口,在物资采购招标过程中,让资质不全的投标人借用其他企业资质或名义参与物资招投标,进而导致串标、围标等问题的发生,严重扰乱物资采购招标秩序,降低企业信誉,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同时也会导致企业生产制造安全隐患问题的增加。

(5)物资验收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物资,且物资类型多种多样,因此企业物资验收管理工作难度也相对增加。企业经营管理中,对企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收益的关注度更高,往往会忽视物资验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相关物资验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物资验收过程缺乏合理的验收标准,相应的验收管理较为松懈,验收监督不够严格,因此所采购物资质量常常出现不达标等问题,进而导致企业生产风险增加,相应的产品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严重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6)erp系统存在缺陷

erp系统是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管理系统,通过对物资采购和相关项目进行集成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由于对物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erp系统相关管理模块常常发生缺失问题,比如物资采购过程中,系统报表统计功能的缺失,就会导致统计数据的丢失或滞后等问题,进而对企业经营管理造成影响。此外,erp系统中相应的打印功能只能打印物资采购订单明细,不能打印标准的合同文本,存在不小的功能缺陷,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难度。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物资采购资金的支付需要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由采购人员递交资金支付申请文件,文件中应当包含已填制付款申请单,以及采购合同、验收单、发票、《合同履行与结算申请表》等凭证,采购部门主管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提交财务部门,并由财务人员再次审核,确定验收单、发票及合同一致后,确定具体的付款方式,财务部门主管根据企业资金情况签署意见,分管经理、总经理对采购人员提交的付款申请单进行审批后,即完成整个付款流程。

(8)物资采购定期分析制度与财务管理

物资采购部门应当制定采购定期分析制度,定期汇总采购物资的价格、数量、质量情况,对市场供需、价格走势进行仔细分析,确认自身的采购费用及前期采购计划的准确性,以此来制定下一阶段的采购控制目标,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物资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