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反思 (1)
安全活动
老师帮帮我
小二班金玉霞第一周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和讨论活动,知道小朋友爬高是很危险的道理。
2、愿意用”老师帮帮我,我要„„..”的简单句型请求别人帮助,感知得到满足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糖果玩具等放在高处的柜子上。活动过程。
1、幼儿看图,了解画面上人物的行为。教师。图上有谁。小朋友在做什么。
2、引导幼儿看图讨论,知道爬高的危害。
教师。小男孩想要什么。他是怎样做的。摔倒了会怎样。
教师。小女孩想要什么。她拿不到,要喊谁帮忙。宝宝高兴吗。
3、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爬高的危害。
教师。小朋友你有没有摔交。你是怎么摔交的。感觉怎么样。
教师。假如你想要一样东西,可是这样东西放的很高,你拿不到怎么办,是自己爬高拿还是请老师帮助好呢。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小结。现在小朋友太小了,在家里有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那在幼儿园可以请老师帮忙,自己爬高拿东西会摔交的受伤的,所以我们小朋友不做危险的事情,等长大长高以后,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吗。
4、情景表演,引导幼儿演示请求别人帮助的语言情景。教师:小朋友,看一看柜子上有什么。你想要吗。
请一个小朋友自己上来尝试拿高处的玩具。(够不着)引导幼儿说说:老师帮帮我,我要拿玩具。然后大家一起说一说,将玩具拿给小朋友。
教师(将一瓶糖果放在高处的柜子上)。柜子上还有什么。你们想吃糖果吗。谁想来拿糖果。
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拿,尝试够不着,鼓励有一起请求:老师帮帮我,我要糖果。老师:好呀,我来帮助你们。教师将糖果拿下来一个一个发给孩子,鼓励幼儿说谢谢。。最后让幼儿品尝甜甜的糖果。
反思。针对于我班幼儿情况来说,家里家长爷爷奶奶长辈带的比较多,长辈带孩子多少会有点溺爱,这样的幼儿对于“我能做,自己做,在帮忙”这类的意识还不是特别的强,这堂课让幼儿自己亲自动手实验,亲自去拿或者传递东西;对于拿不到的东西在幼儿园请老师在家里请长辈。
安全活动
会咬人的电
小二班王晶卉第二周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
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
3、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1)故事里有谁。
(2)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提问并出示电插线板)(3)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电插线板可以碰吗。(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家哪里有电插线板。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喜羊羊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图片,我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谁对谁不对(1)师。这是喜羊羊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他要考考我们,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幼儿自由交流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2)出示哭脸和笑脸,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对的送到笑脸处,错的送到哭脸处。
4、倾听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教师总结。
教师。有时,因为小朋友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汤弄泼了,当大家遇到这种事时,首先要让开泼下来的汤,然后再请成人帮忙。如果不让开,汤就会弄湿自己的衣服,甚至会烫伤自己。
反思。小班孩子生活能力比较差,每当吃饭时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有的孩子吃饭时喜欢东转转西看看,很容易将饭碗、菜碗、汤碗打翻掉,而当孩子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我特意组织孩子进行讨论“汤洒了该怎么办”这个问题,让幼儿认识到事情发生后,首先要自己想办法,有处理危机的意识和能力。孩子的讨论很激烈,有的说“立刻站起来”,有的说“拿块毛巾来擦擦”……这些方式方法其实都来自孩子的生活经验,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过此类问题,也看到成人帮助自己处理过这类问题,但就没有自己亲自处理过这类问题。想到这儿我又不由得想到家长的“包办”问题,很多时候家长在看到孩子出现问题时,为了省时省力就会帮孩子解决问题,因为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往往会更加添乱,但也就是在这样的添乱过程中孩子会总结经验,成为他的一种能力,而家长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其实要让幼儿真正掌握并懂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和家长要多给他们一些引导,多给孩子一些实践锻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