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发展纲要》读后感[合集]
第一篇:质量发展纲要》读后感《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读后感
近期,在局里读书活动的号召下,我阅读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这本书。认真学习之下,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首先,在知识方面,我对《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纲要》分质量发展的基础与环境,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组织实施9部分。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各个产业、行业的质量提升发展目标,从监督管理、发展基础、发展环境、企业主体全方面、多角度的为我国质量工作提供了总体规划和宏观发展框架。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质量规划。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基层质监人,学习、理解、掌握《纲要》,是今后更好的完成自身工作的基础,是对质量工作做出自己贡献的总体指导方针。今后我也会不断地深入学习纲要,提高自己的质量大局观。
其次,在宏观方面,对我国质量提升的蓝图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产品质量的提高是国家强大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我国现处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正面临着历史的机遇和挑战。在特殊的实力条件下,我们更需要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我认为,首先要把以人为本作为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把安全为先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质量发展、质量安全与以人为本是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整体。讲质量就是讲安全,讲安全就是
为以人为先。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发展质量必须以安全为先。将安全为先的理念贯穿于质量发展过程的始终,只有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质量。作为质监人员,担负着质量、计量、标准化以及锅容管特设备的安全使命,更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国家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对于《纲要》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我开始更深刻的思考。《质量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强化法治、落实责任、加强教育、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入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纲要》在给我们指明了指导思想的同时,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这24个字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以人为本”是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安全为先”是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诚信守法”是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夯实基础”是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创新驱动”是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质取胜”是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
纲要着重提出了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这是对我们质监部门的要求,需要我们严格实施。纲要从加强政府质量安全监管角度,提出6项措施,即:加快质量法治建设、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实施质量安全
风险管理、加强宏观质量统计分析、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建设质量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
质量事业发展涉及面广、影响要素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开创性、技术性特点,对于质监部门来说,更需要以创新作为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创新科学技术等手段,提高质量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将质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篇:质量发展纲要学习心得搞好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经济飞速发展
——《质量发展纲要》学习心得
xxx质监局xxx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显现得越来越明显。质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质量抓好了,工业生产才会有基础保障,人民的生活才会有安全保障,名牌产品才能创造出来,经济的发展才能畅通无阻。只有质量过硬,才能国富民强。2月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为我们的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3月12日我通过省局召开的视频会议学习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后来我又对《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宣传提纲进行了系统地学习,通过学习感觉收获颇多。《纲要》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对我们进一步动员全社会重视质量,提高质量至上意识,加强质量工作,提升质量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我们建设质量强国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实现质量强国的保障。
一、质量是经济发展之本
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建设质量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质量问题事关重大,它直接关系到工业的生产安全和经济的发展,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更是直接关系大众的生命和健康,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质量,安全,发展,这三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只有质量提高了,安全才有保障,经济才能腾飞。质量是安全的基础,是发展的根本。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质量问题已经有了全新的意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一种纯粹技术和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它已经成为中国解决国际国内复杂问题、实现国富民强目标的一个枢纽,而解决这个问题背后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就是民族精神的重新塑造。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质量竞争力还不够强,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产品。因此,中国要想在世界上成为经济强国,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质量安全,只有质量有保证了,才能创出知名品牌和产品,才能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提高我国的质量安全迫在眉睫,《纲要》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
二、《纲要》是质量发展的指明灯
《纲要》首先对我们以前的质量工作的成绩予以了肯定,然后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10年的质量工作任务,为今后质量工作的发展明确了方向。《纲要》总体框架包括9个模块和6个专栏,概括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的工作方针,这24字工作方针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工作方针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要求我们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保证工业生产的安全和人民生活安全,保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诚信守法,夯实基础”要求我们建立诚信质量体系,夯实质量基础,只有质量基础打扎实了,经济才能发展到更高的高度;“创新驱动,以质取胜”,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全面提高质量,用质量来保生存,用质量来求发展,用质量来赢取国际竞争中的胜利。《纲要》提出的24字方针和我们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十二字方针是相互贯通的,我们基层质监工作只有紧紧围绕扎实工作,积极进取,才能认真贯彻好《纲要》的精神实质,把各阶段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
质量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纲要》分别对这三种质量的发展提出了全面具体的要求。《纲要》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任务也作出了明确指示,我们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要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
三、认真学习,严格落实是保证质量发展的根本
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质量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需要可靠的质量支撑;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也需要更强的质量保障能力。因此,质量决定发展,要想发展,先从质量抓起。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展目标”后面的第一个章节,凸显了它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企业是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责任主体,所有保证质量的体制和机制,都要靠企业依法自觉地来执行。
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老质检,对企业生产的监管是自己工作的主要内容。《纲要》的第四部分“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和第七部分“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与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十二字方针“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一脉相承。“加快质量法治建设”、“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加强宏观质量统计分析”、“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推进质量创新能力建设”、“加强标准化工作”、“强化计量基础支撑作用”、“推动完善认证认可体系”、“加快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推进质量信息化建设”,十二个方面道尽了质检工作。
新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强则国家强。建设质量强国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全民行动,质量必强,国家必强。让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纲要》的引领下,迈好建设质量强国的坚实步伐,为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面向未来,质检事业的发展之路必将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