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6.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事业的发展。

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第二篇:气象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气象防灾减灾存在问题及几点建议

一、县级气象防灾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同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政府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存在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等情况。突出表现在:气象信息员对气象工作理解不透彻,气象信息员水平不一致,调动频率高,无长效激励工作机制,造成部分信息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其次辖区内气象预警设备如自动站、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设备虽然分布均匀,设置合理,但因设备缺电、断网现象突出,严重影响气象预警信息传播问题。

2、政府资金投入有限

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属于社会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加上气象防灾减灾在很大程度上仅产生社会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影响整个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水平提高。

3、县-镇-村气象垂直业务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

县-镇-村三级组织体系目前已近初步建设完成,但是三级垂直气象业务系统尚不完善,目前仅仅依靠大喇叭、手机短信、显示屏等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不能及时收到各镇村具体的天气实况、灾情收集等反馈信息,严重影响上级领导的决策和判断。

4、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覆盖面不足

目前可依托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渠道和手段较为单一,基本还是以防灾减灾日、世界气象日等重大科普活动为主进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群众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气象防灾减灾发展中的几点建议

1、层层落实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建立完善体系

县级人民政府应严格执行防灾减灾属地管理、行业管理责任制,明确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同时进一步细化镇办职责、工作流程,规范工作运行,强化考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促进镇、村气象工作履职到位。

2、保障资金投入,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基础水平

县级人民政府应将气象部门为地方提供服务的气象可研、电视广播天气预报节目制作、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运行、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等方面的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大对气象工作的扶持力度,为气象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3、加大气象信息员培训力度,完善县-镇-村三级气象业务系统

应不断加强基层气象信息员气象知识、属地设备维护维修培训,定期召开气象工作会,强调气象防灾减灾重要性,让气象工作常态化,气象信息员落实自己职责义务。同时建议上级管理部门探索开发县-镇-村三级气象业务系统建设,实现基层气象业务工作统一化管理,提高基层气象业务工作水平。

4、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深入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是不断提高社会对气象防灾自救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气象防灾减灾战略目标的一部分。县镇村三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广泛借助报纸、电视、电台、微博微信等媒介做好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要让群众明了各类灾害风险以及正确的防灾避险措施,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自己能力。

第三篇: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_现状_问题与政策建议探讨与争鸣

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农村市场是我国最大、最具潜力的市场。搞活农

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

村消费,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程国强通业态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一是农产品交易由过去的传统集市贸易扩展到专业批发、“订单”购销、拍2007年第10期

一、我国农村市场流通现状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农村基本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转轨,正在从自然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市场机制逐

步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形成多层次、多

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流通体系新格局,农村

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第一,农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消费结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村市场消

费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我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达到2.2万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

1978年增长21倍,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1.5

倍(接近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倍的

水平)。农村市场的扩大,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今后扩大内需、促进新一轮

经济增长最具潜力的市场。

第二,交易方式和流通业态逐步提升。目前我国

农村既有传统的集贸市场,也有各种综合市场、专业

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

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小型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

卖和期货交易等现代方式,农产品综合市场、专业市

场、电子商务等发展迅速。如到2005年底,我国有亿元以上的农产品综合市场539个,成交额2412亿元,比2000年增长6.1%。二是农资连锁配送发展势头较好,分销、直销、超市、总代理、总经销等多种经营模式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的企业近千家,连锁门店3万多个,为农民创造了方便、安全和实惠的农资购买环境。三是农村日用消费品

流通以小百货、食杂店、夫妻店等传统方式为主,连锁经营、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开始走向农村市

场。商务部2005年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逐步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经营方式改造农村“夫妻

店”、“代销店”,建设标准化“农家店”。2006年全国有2287个企业在1817个县进行试点,全国累计建设农家店16万个,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约117亿元,吸纳富余劳动力65万人,扩大农村消费近600亿元,使1.4亿农民受益。供销合作社系统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农村传统经营网络,自建、合建连锁、配送网点近10万个,50%的消费品零售已纳入连锁经营和配送体系。

第三,农村市场主体呈多元化格局。农民经纪

人、农产品运销大户和农村流通合作组织,是目前农产品流通的核心主体。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事农产品购销经营活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超过2万多

个,从事农产品流通、科技、信息等服务活动的农村经纪人达600万个。农资经营已形成由供销社农资公司、农资生产企业、农业“三站”、个体工商户等多

—7—

探讨与争鸣

种市场主体、多种流通渠道共同参与的格局。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滞后。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超

市销售比例在70%以上,其中美国、德国达到95%,

二、当前我国农村市场流通存在的突出问题

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流通体系不健全,流通方式落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基础薄弱,在根本上不适应扩大农村消费、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第一,城乡市场规模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1978年我国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4%,而县及县以下为1053亿元,占77.6%,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市场规模迅速扩展。到1995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首次超过县及县以下,城乡市场规模相差1.2倍。到2005年,城乡市场规模差距扩大到2倍。占全国2/3的农村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1/3。从长期趋势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市场规模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农村市场规模过小、农村消费不足,将越来越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和根本性问题。

第二,农村市场流通的地区差距逐步拉大。总体而言,我国市场流通体系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差距逐步拉大。一方面,表现为农村市场流通东大西小、东强西弱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和交易方式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加强职位分类,建立工资调查制度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科学的职位分类制度。如美国对联邦公务员分成九类,包括一般行政人员,外交人员,退伍军人、医务人员,邮政人员,行政长官,高级行政人员,全国人员,司法人员以及蓝领工人等。每类中又有明确的职位及职位说明书。然后按照职位分类进行工资市场调查,据市场调查结果确定各职位的工资等级和工资水平。结合我国特点,我国公务员在纵向上可分为高级公务员和一般公务员,横向上可分为行政类公务员、技术类公务员、服务类公务员等类别。按照这一分类体系,可对我国公务员职位进行细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工资调查体系。

(三)缩小地区间差距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及财政收入之间差别很大。因此,各地区公务员工资水平存在差距是客观事实,也是正常的。但是这一差距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各地区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差距除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外,其劳动付出差别也应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要逐步形成与各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地区工资关系。

(四)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发达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一套与公务员制度相适应的完整的法规体系。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的方式,对公务员的工资增长做出规定,使公务员工资权利的落实能够有法可依。如日本的《一般职工工资法》、美国的《联邦工资比拟法》、德国的《联邦工资法》等。一般都明确规定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公务员工资具体标准,不得随意扣罚;二是按期晋级提薪;三是禁止不合理的收入。我国也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公务员工资的立法,减少公务员增资对财政的依赖,使公务员工资的增长建立的法制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