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老基金的金额和种类逐年增加,因此对内控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目前基金运行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从根本上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关键词:内控制度加强建设养老基金安全运行有效策略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健全,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好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基金安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建设加强内控制度对于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一、目前内控制度建设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健全,我国内控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重视程度不高
内控财务制度作为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好坏与财务工作人员是否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密切相关,但很多工作管理人员对其重视程度较低,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很多内控财务工作人员仅仅将建设停留在各种书面的材料上,将内控制度的条条框框烂熟于心,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没有认真贯彻,重视程度较低,工作人员单纯的注重业务的好与坏而忽视了制度是否科学有效,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这种错误思想直接导致了业务滞后,严重者还会出现违反乱纪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重视程度较低,因此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都不健全,也没有得到必要的落实,这不仅会制约内控制度的建设,同时还会影响基金安全的平稳运行。
(二)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工作人员是整个内控制度的核心和关键,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内控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较低,没有经历过正规的岗前业务培训,业务能力较差,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往往会为日后的工作埋下隐患。还有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没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观念,经常在工作期间与业务办理人员发生口角和争执,服务态度较差,直接影响了整体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三)制度不健全
内控制度主要包括财务制度、监督制度、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一旦有一项不健全就会直接影响整个内部制度的协调性,导致其出现内部漏洞。管理人员内有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经常存在弄虚作假的工作行为;监督制度缺少必要的约束力,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实行长期有效的制度约束,内控监督制度形同虚设,欺诈基金现象时有发生;管理制度不透明,缺少必要的反馈机制,各部分之间联系较为疏离,信息不透明、不公开、不畅通,直接影响了整个内控部门的发展。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确保基金安全运行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
提高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自身的重视程度,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进行业务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业务的整体工作质量和水平,还能规范业务工作使其更加趋于标准化。与此同时内控制度管理人员也应该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逐步重视内控制度发挥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一切工作都要以内控制度为根本和依据,由此可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提升人员素质
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因此只有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管理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目标,认识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和责任意识,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防止出现不良事件,优化业务工作的效果。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二次培训,经常对其进行宣传和教育,努力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意识,一切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
(三)健全各项制度
建立健全内控各项制度,强化监督制度,结合法律手段,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使工作人员都能遵纪守法,这不仅能够提高我国内控制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同时也是一项惠民的举措;实现管理公开制度,内控管理制度应该在阳光下运行,这样才能确保信息的公开性、透明性、合理性、公正性,充分调动和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和信心;优化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作为内控制度的关键内容,在其中发挥了是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知道,仔细审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内容,从而避免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控管理制度作为社会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才能有效确保基金安全运行,通过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内控各种规章制度、提高重视程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基金能够得到保护并且顺利运行。总之,基金安全运行属于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党和政府、管理者、工作人员三者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促进我国基金健康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范茂进.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确保基金安全运行[j].人力资源管理,2012
[2]刘燕.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确保基金安全运行[j].当代经济,2010
[3]汤跃红.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确保养老基金安全运行[j].经济视野,2013
[4]栾雯静.关于社保基金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的点思考[j].大众商务,2010
第二篇:严守社保监管制度确保基金安全运行严守社保监管制度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县人民政府(2011年7月12日)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县坚持把严格落实社保基金制度作为完善业务流程、规范基金管理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为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就我县社会保险基金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项社会保险参保及基金征收情况
截至6月底,全县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242257人(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51655人、机关事业保险5732人、新农保184870人),失业保险40051人,职工医疗保险73643人,工伤保险32836人,生育保险23744人。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征收748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850万元,新农保2983万元,失业保险673万元,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6924万元。各项基金累计征收1991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8%。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社保基金监管组织领导机制。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生命线”,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保证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监督机制,及
-1234-
第三篇:加强监管,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加强监管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
新农合基金监管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在县合监委、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及县财政局等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县合管中心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督导,及时制定措施,监督资金运行的全过程,确保了基金的运行安全,保障了参合农民的利益。总结多年来的做法,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新农合基金的监管:
一、健全机构,建立和完善制度。我们始终坚持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县成立了新农合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新农合管理中心,设置稽查科室,先后建立完善了新农合筹资、财务管理、住院统筹、门诊统筹、方案调整、住院结报、大额公示、监督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使统筹层次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规范化、制度化。
二、规范基金收支的监管。坚持遵守新农合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按照银行管钱不管帐,经办机构管帐不管钱,专户储存,收支分离,封闭运行的基金管理模式,在商业银行设立财政专户,从基金的筹集、拨付、存储、使用等每一个细节入手,规范基金监管,健全运行机制,及时对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监控,保障基金安全运行。
三、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一是信息化监管。县内实行医院his系统与新农合系统对接、信息实时传递,实现报账审核与在线监控一体化管理,各定点医疗机构参合病人的住院治疗情况、费用明细、及补助情况实行网上实时传送,实时监控。二是制度化常态化监管。新农合随时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在院病人住院及治疗情况进行巡查,对各定点医疗机构上报的初审补助进一步结合病历进行复审;县合管中心稽查科定期、不定期对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督查和指导;县合管中心每月对新农合资金运行及各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情况进行分析,实行次均住院医药费用通报和警示告诫制度,同时向监委会成员单位及县主要领导报送每月基金运行情况报告;每季度或半年县卫计局组织人员开展新农合专项督查;县合监委每年亦组织督查组对全县的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及基金管理情况进行督查2次以上,保证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全面、到位。同时为了提高和促进监管工作,我县先后亦推行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抽查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费用专家评审制度》,以规范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行为,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和不合理增长,逐步降低不合理费用比率,促进新农合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四、切实做好参合农民的监管工作
一是坚持身份核对制度。对住院农合病人进行参合发票、医疗证、户口本(或身份证)三核对,发现不符则拒付。
二是坚持外伤及10000元以上费用调查核实公示制度。对外伤及县外非直报材料总医疗费用超过10000元以上的,由经办人员通过电话、信函、传真文件等方式进行调查取证,并将调查结果做好记录作为报销材料附件,有效防止骗取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的发生。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学校要强化制度建设,而且要重视制度建设工作。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完善会计法规,完善会计控制制度,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的配套制度建设,以便为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提供必要的制度环境。其次,学校部门应该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知识,并根据内部控制工作要求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同时还应该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并在不违反国家制度控制制度前提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再者学校可以借鉴同类学校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并结合本校的实际内部控制工作情况来优化内控机制,进而提高内控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要利用科学手段疏通管理流程,自上而下传达内部控制管理的理念和决策,将制度镶嵌在学校文化意识当中;其次,要建立岗位分离制约机制,将管理活动中的决策设计者、政策执行者以及监督管理者分离,例如,要将学校教学院、系的职能部门工作权限在制度上做出明确规定,拒绝办理越权业务,实现相互独立与相互制约监督的结合;最后,要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提高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鞭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