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质量的认识
生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保证,企业如果失去了生产质量也就没有了生产效益,同时也失去了市场战斗力,所以生产质量对一个企业做强做大、经久不衰的根本。
我认为。质量是一种态度。那么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呢。一个企业对待“质量”的态度是这个企业领导者带头引导,管理层专注不二的执行。上至各级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首先要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管理者要深刻认识到“以质量求生存”的真实含义,认真解决生产现场中出现的问题,各级各班组要互相配合,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按照厂里规定的质量标准办事。员工是操作者,要树立“质量是最大的节约,质量差是最大的浪费”的观念,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对用户负责,对下一道工序正常生产负责,因为质量做好了,企业效益就有了,自然我们的工资就有了保障。其次要加强员工培训,生产质量和品质管理是需要有素质的员工执行,企业对员工要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程度较低的还占大多数,工作现场的许多问题,往往不是由于技术或设备达不到标准造成的,而是由于操作者缺乏必要技能和常识,缺乏责任心,上进心,该做的事没做好,想做的事做不好,有必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素质教育,以老带新,以先进带动落后,开展技术标兵,提高员工素质,让每位员工掌握技术要领,并能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以端正的心态对待工作,从而生产出品质稳定的产品。长期下来在作业层形成的一种品质,是拿不走,跑不掉,深入到每一个人心里的一种潜在的不用明示的规则。
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汽车制造过程中,如果对质量不加以控制或控制不当,将会产生多种浪费:换料、等待、零部件损坏等等,如果做成成品车送到客户手中,再发现质量问题,损失将会更惨重,会引起投诉;返工返修,产品价格打折,索赔更严重的是企业信誉下降,给顾客留下不能信赖的印象,导致订单减少等严重后果,这是每家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在我们每个员工的手中。产品质量的保证,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对于质量,我们不光要“心动”,更重要的是“集体行动”。
质量是一个企业的命,企业的魂,是企业生存之本,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的生存不是靠客户的施舍、消费者的恩惠,它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地做好质量,去赢得市场的信赖。
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安全是什么。太平顺利为“安”,无缺无憾为“全”。安全,它蕴涵在恋人脉脉含情的话语中,妻子温柔的笑脸上,儿女依依的期待中,母亲虔诚的祈祷里,它是一种希望,一种寄托,一种期盼,它是来自生命最本能,最真切的呼唤。
人们热爱生命,因为她能让人领略到幸福和温情。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一个个因血淋淋的事故致使摧毁一个个不再完整的家的时候,酸涩在眼,刺痛在心,这一切使我们不禁呐喊,是什么带来了这不幸的灾难。从事故分析结果上,我们却又总能见到这样的事实:那伤人性命,吞噬财产的熊熊烈火可能就是那个忘记掐灭的烟头;而那从高空坠落的作业人员往往是因为安全带疏忽;安全与危险只是一瞬间,安全来不得半点麻痹和放松。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有回来的时候。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将安全把握在自己手上,进入现场规定着装,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安全带,按章作业,及时发现消除不安全隐患等等,就可能保证自身的安全。
生命安全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基本的条件,如果人身安全难以保障,一切社会价值将无从创造。年轻的生命不仅担负着艰巨的社会责任与重要的历史使命,同时还承载着父母的情感寄托和家庭希望。安全靠什么。安全靠责任心,在工作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安全隐患随时都可能像凶残的野兽张开血盆大口,盯着我们脆弱的肉体,麻痹我们的神经。只有强化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安全生产才不受威胁,只有增强责任心,安全才有保障,生命才会美丽。因此,把安全“印”在心中,是我们必须坚守的神圣职责。把安全印在心中,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让安全生产、安全经营、安全工作切实落实到实处,从身边的小事抓起,把一切隐患消灭在可能出现的萌芽之前,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笑容和欢乐。
第二篇:我对质量的认识我对质量的认识
在我上中学时期,接触到“质量”一词实为重量的意思,也就是一种描述物体大小的物理量。在日常购物中,也会听到关于产品质量的有关说法。对于衣物而言,质量好就是裁剪、缝制精细,布料舒适柔软等;对于食品而言,无外乎干净卫生、可口就是质量不错的;对于一下其他产品,如:电脑、自行车、电饭锅等,如果可以使用很长时间,并且不容易出现故障,我们也说它的质量好。质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与质量息息相关。
而我真正的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是在08年的“三鹿事件”之后。奶粉问题近些年来频频曝出,有碘超标问题,有过期奶粉换装重新上市问题,有蛋白质含量为零致使出现大头娃娃的问题,这次又出现了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的问题。三鹿奶粉事件无疑是一件影响巨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节约生产制造成本,往蛋白粉或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在一些地方甚至已成了行业潜规则。
在此,我们先重新认识一种观点,质量与成本是一对矛盾体吗。在以往我们可能认为提高质量一定会增加成本,然而现代质量成本观念认为两者并非是矛盾的。所谓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确保或提高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支出,以及由于未能达到质量标准而造成的损失,即质量成本不仅包括为提高质量而实际支出的费用,而且还包括虽未实际支出但已造成的损失。克劳士比在《质量免费:确定质量的艺术》
第1页共4页一书中说到:“质量是免费的,只要我们按已达成的要求去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才是成本的真谛。”而常规的成本中包含了返工、保修、报废、库存等不增值的活动,这反而掩盖了其真正的成本。第一次没做对,以后就要修修补补,需要再做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然而这些都是额外的成本浪费,是“不符合要求的代价”。质量管理开拓者朱兰博士同样也提出“向质量要效益”的观点。他认为:“在次品上发生的成本等于一座金矿,可以对它进行有力的开采。”
质量损失是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由于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或标准,对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社会造成的全部损失之和。只有不断减少与质量有关的损失,对企业效益才有贡献。所以可以看出产品质量提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有效途径。提高产品质量,虽然会相应增加成本,但是因增加成本而带来的产品质量的提高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
三鹿奶粉事件还暴露了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缺陷,它产品本身没有很好地考虑这些问题,产品成本的细节标准出了问题,而企业管理层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细节标准也不够。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质量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有着其重要的意义,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提高产品质量是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
据统计,一个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年,那些被市场无情淘汰的企业可能存在不同的内部管理以及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等的问题,但毋庸置疑,许多企业是栽在了不注重产品质量这个环节。由此可见企业的质
第2页共4页量管理有着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质量管理的发展经过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iso9000:2000中明确定义,质量管理足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我国于1978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is08402把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并不等同于质量管理,它是质量管理的更高境界。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并且把质量管理视为企业管理的纲,它需要全员参与,涉及的是全面的质量问题。质量的全过程都要需要进行质量管理,以谋求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带动全体职工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数理统计、经济管理和思想教育等方面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使顾客满意、组织及其全体成员以及社会都得到好处的产品,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较的特点是:把以往以事后检验为主转为以预防为主;把过去分散管理转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综合管理;把以产量、产值为中心转为以质量为中心,从而
第3页共4页围绕质量开展经营的管理活动;由单纯符合标准转为满足顾客需要,并且不断改进过程质量来达到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事实上,如果质量管理仅局限于质量检验,仅能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事后把关,是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工艺都严格把关,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忽略了质量过程控制,只是依靠检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因为质量检验只能剔除次品或废品,并不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所以质量控制的重点不能放在事后把关,而必须放在过程中。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应从过程控制的战略角度来进行考虑。
当越来越多的质量安全问题进入公众视线,我们作为消费者应把目光从一个品牌转移到到产品背后的整个产业链。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社会危害。而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值得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的总体水平,包括标准水平和食品生产的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提高食品质量任重道远。实现产品质量安全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进出口贸易大国,我们与世界各国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在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促进全球食品贸易健康发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姓名:梁敬电话:15933916517邮箱:1543072092@.com
第4页共4页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军训结束后,学校首先做的就是给同学们组织专业知识讲座,给同学们指点迷津指明方向,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至于对未来太迷茫。接下来就是组织学生们参观学校的图书馆、实训室。俗话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听老师讲学校的实训室在全国都算比较先进的时候,自己的心里不免有点小小的骄傲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报这个学校的信心。而且,也了解到自己的学校在专科学院里是多么的强大,就是面对本科生也有了说话的底气,面对他们可以非常自豪的说:对于这样的学校,我们如何能不热爱,不去喜欢呢。专科生怎么了。自己学得好,照样比你们强,这就是我们学校给我们带来的信心。
随着对大学的进一步接触了解,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一些规划,知道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去努力。这其中最深刻的一条体会就是:大学时进入社会的一个跳板是进入社会前的养精蓄锐。进入大学首先要锻炼的是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过分的看重自己的成绩,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怎样去学习,这样,等我们步入社会才能更好的融入进去,而不是惨遭社会淘汰。还好这一切,大学都给了我们锻炼自己的机会。我所在的那个系平时举办的活动比较多,这就善于向别人推销自己,就是我们进入社会最需要的一种能力。
我们对未来所担心的学校都为我们圆满的解决了。对于这样的学校我们能不喜欢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我在这要大声的喊出来:我爱我的学校——美丽的河北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