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基础管理工作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逐步实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奋斗目标,是近三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推进的五项任务之一。以城乡居民人均15元经费实施三类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措施。我市自启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各县(区)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项目实施总体顺利。但由于服务能力偏低等原因,不同程度存在项目推进缓慢、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扎实推进国家三类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全市各族人民提供生命健康安全保障服务。

二、目标任务

立足于全面完成省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指标,稳步推进省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定目标任务,制定以下三类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指标及项目绩效评价目标。

(一)居民健康档案。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40%,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20%。

(二)健康教育。以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为目标,在全社会开展广泛的全民健康教育。全面完成市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健康教育项目指标任务。

(三)儿童保健。以加强儿童保健为目标,对辖区内的0-36个月龄儿童建立《婴幼儿保健手册》,按照服务规范进行随访,管理率达到85%。

(四)孕产妇保健。以加强妇女保健为目标,对辖区内的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管理率达到85%。

(五)老年人保健。以关爱老年人健康保健为目标,对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实施健康管理,管理率达到60%以上。

(六)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目标,对有预防手段的各种传染病实施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在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常规疫苗接种任务的同时,积极完成省卫生厅规定的乙肝疫苗、脊灰糖丸疫苗的接种任务。接种率达到95%以上。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强化绩效考核,确保项目质量。市、县(区)财政、卫生部门要根据《省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考核其履行职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保证公共卫生任务的落实和群众受益。被确定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机构,要按照《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认真做好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完成本机构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行评价工作,及时报告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及相关信息,确保年度项目目标按期实现。

(五)强化培训,提高能力。市、县(区)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培训,形成工作制度,要大力培养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农村卫生人员和全科医师、社区护士、村医培训中,要强化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六)加强宣传,强势推进。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是各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是使城乡居民获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全体居民健康水平,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对全体城乡居民实施的惠民政策。各县(区)要大力宣传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充分动员广大居民的理解配合,提高居民参与度。要在自愿的基础上,要通过门诊、入户、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形式,按照先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再到全体居民的要求,集中一段时间重点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保健服务规范,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规范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