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部赴大连中心医院学习体会
赴大连学校挂职学习体会
在省教育厅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很幸运地作为贵州省第六批农村中小学校长赴大连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挂职学习,又很幸运地被安排到大连市第21中学,在挂职期间,我时刻牢记省教育厅领导的叮咛:“多看、多学、多思、多问”,通过听、看、议、谈,我深深地领略了校长们精湛的管理艺术,目睹了老师们忘我的敬业精神,体验到了大连21中和谐进取争优的氛围,可以说是收益匪浅,感触颇深,终身难忘。
人文关怀—形成管理凝聚力
1945年8月15日,是中国人民光辉的难忘的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大连人民从此结束了被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了40年的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人民得到了解放,欢欣若狂。8月22日苏军进驻旅大地区。当时地下党组织联合当地知识分子,在10月间办起了人民自己的学校联合中学。
11月7日党领导的大连人民民主政府宣告成立,11月26日马上接收联合中学,让刚解放的青年一代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从此大连青年一代得到了解放的、自由的、全新的,不是被奴役的、是独立自主的幸福的学习生活。
1946年春,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事业要开拓,就将原来的联合中学分成两个部分,一为男子部,一为女子部。到了47年春又将两个部分学生,分别组成三个学校:一中、二中、女中。一中由原联中的三级、五级编入,校址在原20高中;二中是原联中四级、六级男生编入,校址在现在的二十一中。
大连21中学追溯起来成立在47年2月,从老二中时开始的,成立最早。学校办学历史悠久,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组成人员年龄老化,结构多元,关系复杂,逐渐发展壮大成师生近2000人规模的学校,这得益于他们的人文的管理理念。在校园里,你随时随地总能嗅到和谐进取的气息,总能看到和谐进步的音符,令你身心愉悦,精神焕发,令你幸福无比,忘我工作。在管理制度上他们是刚柔相济,正如教学一样,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实现了人性化与制度化高度和谐统一,建立了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学校虽没有签到制度、点名制度,但基本没有老师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从与王校长的交谈中得知,超过半天以上的需向校长室请假,其余一般情况在年级组内请假。正是因为他们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极大地调动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上下一个声音,一呼百应,一传到底,促进了学校工作的高效运转,实现了师生精神状态的提升,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务实有效运行,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错时放学—营造和睦氛围
21中的老师非常友好,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我一到21中,就得到了领导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从工作到学习到生活,都一一到位,就连办公室钥匙也都给我事先配好了,让我好感动。他们这种友好不仅体现在领导班子之间的融洽,条块分明,职责明确,分工不分家,也体现在老师之间的融洽及师生之间的融洽。譬如说,学校错时放学,七八年级提前5—10分钟放学,逐步改善学校门口的上放学秩序,缓解了学校周边区域交通拥堵的现状,在校门外划定家长接送学生等待区,更加强了学生上放学的交通安全意识,确保了校园平安。错时放学,老师配合相当默契,每天都无差错地完成这项工作。
挂职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回忆起来,依然觉得清新而温暖。这段挂职经历,必将成为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和一生回味的经典。学习体会还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心得体会还比较粗浅,定有不足不当之处,恳请同仁批评指正。最后真诚祝愿我们两地,因我们共同深爱的事业架起的友谊之桥,拉近彼此间心灵的距离,并把这种友情延续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