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考

[摘要]根据国家档案局颁布的第13号令,明确了机关档案信息化工作管理要求。本文针对疾控中心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疾控中心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

根据国家档案局第13号令,明确了机关档案信息化工作管理要求,对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做出了详细规定,为提升数字档案室建设品质和水平提供了依据。数字档案室建设是新时代推动机关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疾控中心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档案进行整合和利用,便于资源共享,降低成本,从而保障了疾控中心顺利的开展各项工作。

1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

仪器设备档案,指的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仪器设备从计划、申请、采购、验收、安装、使用、维护维修一直到更新改进、报废处理等每个阶段全过程形成的各种载体的全部材料。疾控中心的仪器设备归档范围是:单位各类仪器、设备、车辆、宣传器材等使用技术说明书,仪器设备的图纸、说明书、合格证书、装箱单、开箱照片及其登记卡、操作规程、安装调试,验收运行过程中大、中修记录(贵重仪器)、维修保养、交接手续记录等资料。因疾控中心单位本身和科研发展的需要,每年都要购置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当前,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档案已经使用了信息化管理模式,在oa系统中增加了申请、审批、政府采购、报废等流程管理和设备档案的数据管理,实行了网络平台信息化管理,使单位的资产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2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疾控中心使用了设备资产档案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系统能较快捷准确的查到每份资产档案资料,但是信息化程度不高。

2.1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档案的共享信息化程度不高。由于各部门职能和分工不同,存在资源分散、封闭的模式,通过此系统的输入或输出模式,彼此之间均是单一的,没有关联,对于设备信息的录入,只是简单的输入,并作记录保存,就数据文件而言,难以知道其完整的信息。对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需要综合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计划管理、监督管理等各类档案资源的管理需求,缺乏一个互通的信息化平台来开展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工作。

2.2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档案的效益评估信息化程度不高。对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没有很好的信息化平台和软件的统计分析,无法及时掌握固定资产仪器设备的效益评估。

2.3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档案的动态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在资产形成、配置、使用、管理、处置等各环节之间缺乏动态的管理监控系统,无法实时管理,造成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维修环节薄弱,甚至存在闲置和浪费现象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曾善平.浅谈高校固定资产网络化管理[j].管理视野,2013(5):152.

[3]江群.论固定资产项目设备档案的管理[j].山西科技,2015,30(1):23-25.

[4]匡开宇,薄汉清,王晓宇.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