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抗击疫情心得体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抗击疫情心得体会

篇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为我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疫情让人们在空间上保持距离,却让人们在心灵上贴得更近。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众志成城,上下一心,严防严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基层党员干部全员上岗,进行源头排查和重点摸排,摸清重点人群、重点人员底数,建立台账,确保县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也可以说,疫情防控,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特别是老乡的积极参加,就不能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由于农村地区返乡人员较多,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薄弱,疫情防控任务艰巨。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扩散,通常是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中小城市再到农村。为了应对疫情,春节假期结束后,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的时间仍然延迟,大规模人员流动时间也相应延后,但农村传播风险仍然存在,疫情防控情况仍然复杂。基层党员主动冲在一线,带领广大村民守住守好农村大战场,没有丝毫侥幸,没有丝毫放松,坚定信心打好疫情防控的歼灭战、攻坚战、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党员干部走街串巷,展开拉网式排查,承担着宣传员、调查员和行动员多种角色。开展地毯式走访,主要针对外来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对其他群众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对核查的情况汇总后登记,定期跟踪检测,每天按时记录外来人员体温数据。同时,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做好疫情检测管控工作,在街道、村落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取消群体聚集性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与广大人民群众奋战在一线,有效控制人员流动。并且加强村民健康管理,教育引导村民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健康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更深层次上反映着我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理念和态度。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们一直以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研究员及其团队,曾证实了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同时也发现蝙蝠身上携带一系列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即便如此,在研究者看来,一方面这些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功不可没,决不能因为携带病毒就消灭它们,否则会带来更严重的生态破坏。因此,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对蝙蝠进行无侵害采样:采集样品以粪便粒和拭子为主,采样完成后将蝙蝠放归自然。这样的例子生动说明,与大自然相处的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须秉持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态度,不能肆意破坏自然,更不应把野生动物端上餐桌,否则最终受惩罚还是人类自己。

避免野生动物带来的社会风险,最有效的方式是对活体动物的交易市场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对于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必须严厉打击、惩处。当年因非典疫情,广东省宣布取缔野生动物交易,关闭野生动物市场,对于后续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强隐患排查,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相信这样的举措会进一步降低潜在的疫病风险。但对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不能只是打补丁,更重要的是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堵住漏洞,才能确保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舌尖的味蕾能够辨别万千滋味,但对于危险同样十分敏感。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各种各样聚餐必然纷至沓来。无论我们是一家人在家中围坐一桌,还是外出到饭店品尝珍馐美馔,都切莫忘记做好自己和亲友间的疫病防护,更要坚定地拒绝食用野生动物,避免病从口入。俗话讲新年新气象,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的家乡是否有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何不从今天起、从下一餐开始,共同涵养更加科学的饮食习惯、倡导健康的饮食文明,过个安全、祥和、快乐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