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评议整改工作小结

这次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局开展工作评议过程中,各位领导。提出的5条整改意见,既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又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对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起到画龙点晴”积级作用,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时提高整改效果,巩固扩大评议效果,推进全区卫生事业的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以报答区人大各位领导和全区人民对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期望。

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局进行了工作评议,2009年11月。这既是对卫生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更是对卫生工作的监督和促进,对我区卫生事业发展起到积级推动作用将无可估量。评议过程中,区人大卫生工作评议调研组共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意见,局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不同对象参与的座谈会和书面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对卫生改革发展的建议和良策,并专门召开局务会议,研究讨论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和措施,落实整改工作的责任制和时间表,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整改工作已取得了初步进展,现汇报如下:

一、对“技术人才缺乏

技术人才缺乏,卫生机构严重缺编。年龄结构断层是多年来困扰我区卫生事业继续发展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局大力实施卫生人才战略,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体制、机制,加强卫生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进卫生人才结构调整,推动我区卫生事业继续、协调、健康发展。目前主要采取争取编制、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加强教育培训的解决方式,力求逐步缓解卫技人员不足、技能偏低给卫生事业发展带来的压力。

现有在岗在编人数103人。血防防疫妇幼保健站2000年定编13人,1争取编制。人民医院从2000年改制以来核定编制人数143个。现实有在编人员11人。乡镇卫生院、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合办一直没有配编。按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范,人民医院应配编为210个;血防防疫妇幼保健站应配编为60个;5个乡镇卫生院应配编50人;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合办分别应配6204名。合计缺编236名。面对卫生机构缺编严重的现状,局积级向区委、区管委反映情况,争取按政策配置编制。2009年12月区委同意给卫生系统配编33人(乡镇卫生院15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人,血防防疫妇幼保健站5人)2010年3月22日,局制定了编制实名制实施办法,按文凭、工龄、奖励、职称、投票五分项合计计分的方法,依次从高分录至低分,录取了5名同志实名列入编制。目前,局正在制定《管理区2010年卫生系统公开招聘卫生技术人员实施方案》实行公开招聘、考试考核、择优聘用28名卫技人员补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血防防疫妇幼保健站。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依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2提高待遇。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符合医疗卫生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管理环节,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量化绩效考核体系,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完善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制度。今年我局为贯彻落实全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人员工资收入的摸底和相关政策性问题的调研,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作准备。

不时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3加强培训。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观念。专业技术人才系统培养工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本系统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二是坚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规范。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弘扬救死扶伤精神,使卫生人才全面协调发展。三是开展卫技人员岗位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为着力提高区级医院儿科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组织人民医院3名儿科医生参与全省县级医院儿科专业、心脏b超专业培训;据《基层罕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20092010年)要求,组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名卫生技术人员参与4项适宜技术培训;根据《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实施方案》要求,组织3名卫生技术人员参与2010年度全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二、对“医疗设备陈腐

合理布局医疗机构。2005-2009年基本上完善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对全区所有医疗机构业务用房全部进行了新、改扩建,改善了老百姓的就医环境。2005年投资40万元,对乡和乡卫生院进行改扩建。2008年投资80万元,对我区镇和乡卫生院进行新建。2009年投资270多万元,历时100天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国土使用面积51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824平方米)今年正制订我区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依照《省村卫生室建设指导规范(试行)争取在3年时间内对75个村级卫生室进行规范建设。

提高资源利用率。医疗设备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2加大医疗设备投入。也是卫生事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省政府不时加大医疗设备投入,为我区乡镇卫生院装备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妇产科器械和防疫保健基本设备,基本解决了群众就近看病的问题,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需求。今年为进一步提高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使广大农村居民得到平安、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局争取中央财政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为全区75个村卫生室统一配置健康档案柜、高压消毒器等十余种基本医疗设备。由于我区没有准行政区码,人民医院的升级改造难以纳入国投资金项目,近2年,区人民医院为了更新医疗设备,集资和贷款430万元购买彩超、ct新建放射楼。为有效整合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将中心卫生院的医疗设施整合到区人民医院,提高医疗设备利用率。

三、对“卫生监督职能缺失。服务不到位”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受理、颁发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平安法》2009年2月28日)规定自2009年6月1日起。并加强对实施餐饮服务许可的监督检查。区未成立食品药品监督局,区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只能到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操持,卫生监督与食品药品监督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能交叉模糊不清,卫生监督执法在运行中显得非常尴尬,但为了防止监督、监测、监管脱节和缺失,有效地防止了恶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以完善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为重点,履行卫监依法行政之职,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监管能力。

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全面启动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向社会公示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规范、内容及进展情况,1实施分级管理。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落实到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中,提高了监管效果。目前,区学校食堂量化率已达100%12所学校食堂达a级单位,10所学校食堂达b级单位,餐饮单位108家,已完成量化的有78家,量化率为72.2%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落实医疗管理制度。结合我区医疗单位的实际情况,健全岗位责任制。依照卫生部医院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职责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要求,通过健全岗位责任制来促进医疗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医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流程也比较清晰,医疗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防范医疗风险。医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医师重高新技术发展,轻体格检查、无菌操作、心电图判读、基础急救、病历书写等基本技能的提高;一些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具体工作中就表示为工作不细致、对病人不耐心、医患沟通出现障碍,进而影响到医疗质量,甚至引发医疗纠纷。针对这些问题,局加强对医务人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培训,全区卫生系统开展“三基三严”岗位练兵活动,依照岗位类别,规定培训内容,强化“三基”技能操作训练,提高了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践行能力和“三基”基本功。

医疗市场监管不力等问题,局今年加强了医疗机构和医师、护士执业准入审批及监督管理。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等法规、规范、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严格审批医疗机构,严把医疗机构准入关,严格核准医疗机构名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医师管理办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把医师、护士执业准入关。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考核方法》有关要求,规范乡村医生注册流程,加强乡村医生依法执业的监督管理。2010年1月22日,局组织统一考核考试的形式,择优录取75名乡村医生补充全区每个行政村。完善一村一室一名乡医的布局。要把好准入关,严格人员注册。针对以前存在准入把关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