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观光旅游农业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任务目标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和*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基础,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中心,逐步把观光旅游农业培育成具有一定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二)任务目标。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在旅游景区周围、交通干线两侧和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构筑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全市观光旅游农业新格局;建立起一批不同特色、不同层次和规模,具有观光、休闲、体验和科普等多功能的观光旅游农业基地;通过发展观光旅游农业,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
(三)遵循原则:
1.注重实效、循序渐进的原则。观光旅游农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县(市)区要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坚持速度、规模和效益的统一。近期,优先开发生产基地有规模、资源环境好和交通便利的观光旅游项目,积累经验,逐步展开。
2.全面规划、突出特色的原则。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观光旅游农业规划。要适应回归自然和观光休闲的心理,注重文化品味,突出地方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展示农业高科技成果。
3.用市场机制开发建设的原则。发展观光旅游农业,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和经营管理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开发建设。
4.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发展观光旅游农业要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防止滥占耕地,加强环境保护,实现观光旅游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布局与重点项目全市发展观光旅游农业,按照由近及远,功能配套,点线面连接,依托农业资源,结合旅游景区建设的构思布局。近期抓好以下重点项目:
——*药乡国家森林公园。充分利用1233.2公顷森林资源,营造风景林、特药景观、特花景观、特果景观、瓦岗寨景区、南台景区、天池景区、长城岭景区、幽静谷景区等,建成以森林景观、人文景观、药乡为特色,观光旅游为主体,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的森林旅游基地。
——*农高区观光旅游区。在不断完善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开发建设*泉兴农业公园和观光农业旅游区。农业公园以智能温室、组培等科技项目为特色,兴建自耕园区,让市民及中小学生自种、自养、自管、自收,培养农业情趣。观光农业旅游区规划建设科普展览、垂钓、百花观赏、百果游览和蔬菜观赏等项目,把农高区逐步建成近郊以农业高科技为特色的观光旅游基地,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
——淡水珍品观光基地。利用市淡水鱼研究所的300亩土地,引进、繁育、推广、展示国内外淡水养殖珍贵品种,兴建垂钓基地,建淡水品大世界、人工湖、游泳池、湖边农家乐及珍稀动物观赏项目,开辟近郊观光一日游活动,开发礼品水产品。
——美里湖观光农业景区。以美里湖为中心,规划建设美里湖路两侧10个村28平方公里,近期开发2000亩,重点建设兴达养殖园、通达垂钓园、美里度假村、美里湖乐园、舜玉民俗园等,以此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建成*市西北近郊以垂钓为特色,集垂钓、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观光农业景区。与此同时,抓好玉清湖水库周围观光农业的建设,
使之形成一个新的观光农业景点。
——鹊山观光农业景区。以鹊山自然景观和鹊山调蓄水库为依托,以鹊山林场1.5万亩森林植被景观为主体,建设生态经济苑、森林公园、立体种植、垂钓等水景开发、山景开发项目,整修扁鹊墓等十余处人文景观,建成*市北部近郊以森林旅游和山、湖、河为特色的观光农业基地。
——龙洞万亩优质林果景区。以龙洞自然景观为依托,沿龙洞路到市高新区两侧,规划开发10余个村庄1万余亩果品观光采摘园。重点在历下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上百亩的采摘、休闲、娱乐项目,在草山岭村建设农家乐园1处,开发建设川龙沟大峡谷,建成*市东部近郊集自然景观、采摘、休闲、探险、科考于一体的观光农业景区。
——佛峪特色林果采摘区。在市中区井家沟等4个葡萄专业村发展5000亩葡萄基地,在十六里河镇发展6000亩红荷包杏基地和党家庄镇发展油桃、水晶梨等2000亩,形成南部近郊观光农业景点。
——南部山区观光农业景区。以交通干线为主,以*野生动物世界、药乡景区、四门塔景区和七星台庄园等景区为依托,以山水为特色,以农业文明和山区农村文化为主线,以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及农村文化习俗为主要内容,开发建设“1个旅游圈、3个观光农业片、20余处观光农业点”。1个旅游圈即以仲宫为起点,向南经高而到药乡林场,从药乡林场经黄巢水库到跑马岭景区、四门塔景区,经柳埠到七星台,沿仲垛公路经绣川到仲宫。3大观光农业片分别是:以休闲、赏花、采摘为主要内容的仲宫观光农业片,以娱乐、度假、农家乐为特色的柳埠观光农业片和以观赏、生态、休闲为主的西营观光农业片。20余处观光农业景点是:仲宫太甲休闲农庄、菠萝峪森林旅游、刘家峪等赏花采摘区;柳埠千禧乐园、王家峪、大会、曲柳峪及尧庄等果品采摘区;西营西岭角万亩板栗观光旅游、西营革命遗址观光旅游和蟠龙山森林公园观光旅游区;绣川万亩红叶观赏及大佛地区观光旅游区;高而锦阳川观光旅游区等,把南部山区5个乡镇建成观光农业景区和旅游区。
——华山景区观光农业开发区。以华山景区为主,沿机场路两侧,开发万亩荷花观赏和垂钓、娱乐项目,开辟以水稻观赏为特色的具有江南风光的观光农业新景区,在遥墙开发温泉浴,在唐王周围建设垂钓、休闲、度假区,在机场周围地区开辟珍稀植物观赏区和绿色观赏长廊。
——章丘观光农业景区。在南部山区以垛庄为主,辐射带动曹范等山区乡镇,发展山区观光、旅游和果品采摘项目。在官庄乡以省林木良种培育中心为龙头,建设6处特色农业示范园,开发万亩苗木花卉观赏园及狼窝山小流域观赏区,在中北部开发现代农业一日游观光旅游线路,在白云湖开发建设万亩荷花观赏、垂钓、水上娱乐等项目。
——长清104线观光农业景区。以五峰山、灵岩寺、莲台山等景区为衬托,开发建设五峰山小庵观光农业区、徐南山度假区和德王陵万亩杏园观光采摘区;万德镇开发建设6000亩卧龙峪观光生态农业区和灵岩寺周围地区农家乐、采摘等观光旅游项目;张夏镇沿莲台山路两侧开发观光农业景区和八宝峪现代农业景区。
——孝里观光农业景区。以大峰山和齐长城为主,大力开发孝里洼垂钓、休闲、度假及民俗旅游,形成现代农业与古文化相结合,名山与黄河相衬托的观光农业格局。
——平阴观光农业景区。重点开发独具特色的玫瑰花观赏区,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开发玫瑰产品,逐步形成玫瑰农业文明。开发建设大寨山森林公园,辐射带动洪范池镇等周围地区,形成集森林旅游、果品采摘、农家休闲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基地,建设城西万亩垂钓中心。
——济阳观光农业景区。沿220线两侧建设崔寨现代农业科技园、稍门等乡镇10万亩稻藕风景区、2.6万亩红提葡萄长廊和太平万亩西瓜采摘等项目。
——商河观光农业景点。规划建设以玉皇庙镇为主的黄岗优质果品基地,以岳桥乡为主的优质大蒜采摘基地及徒骇河风俗旅游基地。
三、几项政策措施
(一)观光旅游农业享受农业税收的有关政策。利用“四荒”资源兴建的项目,执行“四荒”开发的相关政策。
(二)加大对观光旅游农业建设项目的投入。观光旅游农业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增长点,市、县(市)区要作为扶持的重点,分别列出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基础设施的扶持投入或贷款贴息,各级计委、农业、林业、水利、交通、供电、电信等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对市里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给予积极支持。
(三)搞好观光旅游农业的服务设施建设。景区建设是观光旅游农业的基础,必须高起点、高品位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并与农田水利、农村小城镇、旅游景区、农业科技园区以及农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根据项目进展情况,适时开辟农业观光旅游专线,为市民出游提供方便。加强导游人员的业务培训,搞好餐饮、娱乐和住宿等服务业的配套项目建设,并尽快开发观光农业产品、生态旅游商品,不断丰富观光旅游农业的内涵。
第二篇。观光旅游农业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结构也随之转变,城市居民萌生了对观光旅游的消费需求。同时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国外成功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经验,为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基础,使得国内旅游观光农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兴建了许多以采摘、钓鱼、种菜、野餐等多种旅游活动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园基地。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科技观光园,北京锦秀大地农业科技观光园,河北北戴河生态农业观光园,广州番禺区龙化农业大观园,四川成都郭县农家乐,福建武夷山观光茶园,江苏苏州西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等。据1997年初步统计,我国以观光农业为主题的各类开发项目投资累计30亿元以上
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的主题,“住农家店,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宣传活动,推动了观光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规范经营阶段,2001年,国家旅游局就把发展观光农业工作列入当年工作要点之一,下发《对农业旅游和工业旅游开发进行典型调研的通知》,并同山东省旅游局、青岛市旅游局共同组成调研小组,对青岛市进行了试点调研,形成《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草稿)》,确定了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单位,并制订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
2002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工作”的要点。2003年推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孙爱丽,2003)02004年的会议则提出“大力规范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都市旅游、生态旅游、科技旅游,创办农业旅游专业村、发展农业旅游专业户”作为当年工作重点之一,并在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选出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第二次评选,又新增农业旅游示范点156处。
信息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现状近十余年来,一些致力于园林专业信息技术理论研究的国内学者已经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相应进展,如刘滨谊教授建立的景观信息系统理论框架,赵涛初步设立的风景园林综合信息系统理论框架等。再例如九寨沟率先实行我国景区数字化建设。早在2001年,九寨沟就为游人中心配备了智能化监控系统。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的“数字九寨沟”项目,作为申请国家“十五”重
点科技攻关项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工程》的示范项目,己经通过了科技部、建设部领导和专家的评审。“数字九寨沟”的建立实现了资源保护数字化、运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
第三篇:旅游观光农业论文【摘要】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向,早已在我国出现,并发展的有声有色,但也存在着问题。本文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谈起,就开发的意义、条件、市场特点和需求发展趋势、规划与设计进行了讨论,并且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预测了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乡村旅游本质特征文化旅游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的上蔡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故蔡国所在地,是秦相李斯,汉相翟方进的故里,海内外蔡氏祖地,重阳文化的发祥地。古蔡八景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孔子及历代圣贤曾在这里树立了文明的丰碑。上蔡,一座古老的都城。
上蔡县面积共1529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36.7万人,是一个人口大县。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水充沛,土地肥沃,风景幽美。是我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畜牧业大县,花卉名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上蔡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能源充裕,西距京广铁路,107国道26公里,东距106国道40公里,京珠高速及4条省道穿境而过。我县平均气温14摄氏度,年降水量883.8毫米,无霜期224天。区内已初步形成以建材,化工,纺织,制鞋,厨具,花卉种植等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土特产有生姜,大蒜,红麻,芝麻等。上蔡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突飞猛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上蔡县
1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66元。
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04797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0651万元,增长26.1%;第二产业增加值209029万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15117万元,增长7%。
种植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813076吨,增长57.6%。棉花总产量1900吨,下降9.3%;烟叶总产量368吨,下降26.4%;油料产量33629吨,增长93.9%;蔬菜比上年增长29%。粮食总产和小麦平均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5.69万公顷,成为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和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5691万元,增长25.5%。其中,农业产值202491万元,增长39.3%;林业产值2013万元,下降29.9%;牧业产值97099万元,增长8.1%;渔业产值1738万元,增长1.9%。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57741吨,增长8.5%;禽蛋产量40596吨,增长9.8%;奶类产量108吨,增长4.8%。年末生猪存栏达58.17万头,牛存栏达7.76万头,羊和家禽存栏达19.25万只和540.01万只。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3.09万千瓦,增长8.9%;全年农村用电量6950万千瓦时;新打机井854眼,新建生产桥345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7.31万公倾,本年新增285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00公倾。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630697万元,增长13.5%,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158082万元,增长18.2%;全部工业增加值182857万元,增长13.5%,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49094万元,增长23.3%。工业效益大幅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产值153304万元,增长18.2%,产品销售率为97%;利润总额5471万元,增长27.7%;利税总额7851万元,增长19.4%。亏损企业亏损额332万元,亏损面7.5%。年末产品库存2550万元,下降9.5%。建筑业发展缓慢。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6172万元,下降19.1%。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521万元,增长20.6%。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骏马化工甲醇生产线、红双喜家具广场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投资2.5亿元。公路建设总投资3亿元,新修公路164公里。城乡电网改
造二期工程已经完成,年供电能力达到2.2亿千瓦时。
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1293万元,增长14.3%。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59417万元,比年初增加66336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26353万元,增加6173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61501万元,比年初增加4987万元。
科教文卫等事业不断进步。全年组织申报科技计划26项,获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县初中入学率为98.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双基”成果继续巩固,县一高争创全省示范性高中工作进展顺利。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日趋完善,县疾病控制大楼主体工程已经完成。22个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的“六个一”工程和7个中度村的卫生所建设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投入5570万元。本年在市以上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121枚,其中金牌36枚、银牌42枚、铜牌43枚。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1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18元,增长31.4%。社会保障事业稳定发展。全县参加企业养老保险职工1.14万人,实发养老保险金1187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为100%。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508万元,共有8927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落实再就业补贴108万元,有935人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全县敬老院发展到24个,床位624张。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22.6万元,接受社会捐赠130万元。老龄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农业上蔡县特色农业品牌响亮。上蔡县居北亚热带的温暖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高粱、芝麻、油菜、烟叶等,是国家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县。粮食
上蔡县
3产量已跻身于全国100强,芝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岳香”牌小磨油行销全国。畜牧养殖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已形成以上蔡正大有限公司、金海禽业实业有限公司、万成养殖有限公司、大成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畜牧产业化生产。上蔡的邵店生姜、黄埠黄麻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地方名牌农业产品,其中邵店生姜以其肉质厚、无丝、味浓、高产享誉海内外。上蔡花木闻名遐迩,有140多个规格1700多个品种,“上蔡树”与“鄢陵花”、“潢川草”成为俏销全国的三大品牌。工业
上蔡工业企业发展迅猛。全县现拥有铸造、加工、制鞋、机电、化工、制革等大中型企业500多家。上蔡县尚品中密度纤维板厂、河南大程面粉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型现代民营企业。上蔡县荣光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布胶鞋生产基地,“豫花”面粉、“骏马”化工、“亿万”饲料、“尚品”板材、“荣光”健美胶鞋等12个名优产品通过国际iso900
1、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上蔡铁锅、杨集鬃刷、杨集毛笔、“状元红”酒是河南省出口创汇名牌产品,其中国家二级企业上蔡县锅厂生产的“豫上牌”铁锅、喷涂防锈保健锅、不锈营养锅、稀土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招商引资4—5千万元,对我乡两个较大的旅游项目“古风山庄”,“天人绿谷”进行“二次开发”,将它们建成集农业观光,民俗体验,娱乐休闲,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服务项目。
3、双江电站建成后,招商引资2—4千万元,利用电站库区近郊,交通方便的优势,将双江电站库区建成我市最大的“水上乐园”,为都市休闲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将双江水上乐园与浏阳河第一漂联合,丰富浏阳河第一漂的内涵,对大溪河和小溪河沿线进行全方位立体开发。
4、借助世界濒危种—华南虎即将落户我乡这一全世瞩目事件,以及长沙引水工程即将启动,进一步向外推介“绿色**、生态**、清新**”。以此为核心,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