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合集
第一篇:关于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顺德区人大常委会2011年5月
为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1年工作安排,4月7日至8日教科文卫华侨工委组织部分委员、区人大代表及区政府办、区文体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对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视察了德胜创意产业园、区博物馆、区图书馆等文化企业和文化事业单位建设运营情况,召开了各镇(街道)和相关企业代表座谈会,听取了区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客观总结了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成绩和经验,查找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区各级政府切实把文化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提高认识,多措并举,真抓实干,以顺德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为依托,积极引领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目前,我区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并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更是日益彰显,整个产业呈现蓄势待发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得到科学的规划引领。
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紧紧抓住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和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机遇,及时对我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调研,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在2010年开创性地制定出台了《顺德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成为了我省第一个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区今后10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从发展战略、空间布局、重点产业、推进措施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前瞻性、全局性的部署规划和实践指导。
(二)我区文化产业趋向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结合我区产业提升、传统特色文化发展、群众文化需求等因素,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区文化企业1140家,从业人员约2.8万人,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约88.19亿元,比2009年增长20%,占gdp比重约4.5%。初步形成了创意设计、数字音像、美食文化、活化传统文化、园艺休闲等五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培育了孔雀廊娱乐唱片有限公司、广东工业设计城等文化龙头企业,打造了“广东流行音乐基地”、世界“美食之都”、“香云纱”等知名文化品牌。
(三)我区文化产业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显著。
随着我区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2—
越显著,对促进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满足群众多样化和多层次文化需求、传承和创新传统特色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顺德创意产业园,已入驻的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科研机构等企业82家,引进“顺德国际广告创意智谷”、“中小企业网络文化营销研究实训中心”等优质项目,2010年产值达1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000多个;广东德胜创意园,通过整合市场、资金、创意人才、海内外企业等要素,为我区的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持,以及高层次和高附加值的服务。又如广东香云纱文化产业园、广绣文化创新中心、南国丝都博物馆等,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对顺德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香云纱、广绣、缫丝等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潜和提炼,有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产业化发展;“文化凤城”、“凤城食都”等文化品牌深入民心,通过举办社区文化节、美食节、粤曲大赛、交响乐演奏会等多元化、系统化的文化活动,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为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调研情况看,当前仍然存在着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三方面突出问题:
(一)产业发展观念和认识有待加强。
区镇(街道)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仍有不足。对文化产业的划分、内涵和特性界定不够清晰,甚至有个别
—3—
镇(街道)存在文化产业难界定、难管理、难协调等不正确的认识。由于观念和认识的滞后,我区的文化产业直至近两年才被提升到推动经济和城市转型升级的高度进行规划,产业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提升不明显,目前整个产业发展滞后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产业发展政策和服务有待加强。
一是扶持政策措施不足。虽然我区已在去年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但由于区镇(街道)对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科学系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未能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特性和实际、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专门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扶持措施。部分文化企业由于规模小、效益不高等原因,难以达到现行政府扶持企业的相关标准,享受不到政策倾斜和支持。去年全区入选龙腾计划的文化企业仅22家。因此,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瓶颈问题未能得到实质性解决。如民营投资建设的南国丝都博物馆因商业地产项目建设被迫提前交还所租赁地块,多次寻求政府协助解决土地问题,但因迟迟未能落实而面临闭馆。
二是政府提供的服务不够。由于对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的引导,以及对文化企业的具体指导、服务工作,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而区镇(街道)主管文化产业发展的职能部门人员不足、专业水平有限,且兼顾的业务繁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以及对文化企业的信息指导、法律援助、技术培训等服务难以到位。
(三)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4—
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总体滞后于整个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区仍未真正建立起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产权交易、人力资源、法律、信息化等服务平台,企业发展普遍存在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技术落后等难题。全区文化企业规模参差,整个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和完善的产业链,文化产品附加值和文化服务水平不高。像孔雀廊这类既有规模又具品牌竞争力的企业屈指可数;规范的网吧、电影院及高质量的文艺演出等文化服务远远未能满足群众需求。
三、意见建议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将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区镇(街道)政府要因势利导,通过政治上鼓励、政策上支持、生产上扶持,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建议今后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
区镇(街道)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其摆上重要位置,要像抓工业一样狠抓文化产业发展。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正确对待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客观处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共同发展、融合对接的关系,把文化产业作为我区的战略产业来谋划发展。要成立文化产业的领导协调机构,统一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处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协调文化产业各行业间的有序发展,积极搭建平台、
—5—
优化环境,发挥文化产业的双重效益作用。
(二)落实规划,科学引导文化产业发展。
区镇(街道)政府应抓紧落实我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议区政府建立定期调研视察和分析总结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制度,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产业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改变目前没有统计口径、没有数据收集和分析等现状,以全面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及时应对和解决存在问题。各镇(街道)要根据全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产业为依托,结合发展实际,制定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抓好具体项目的设计、配套和落实工作。区政府应明确提出文化产业年度发展的具体目标,并纳入绩效考核,确保规划中每项措施的落实,每项目标的完成。区政府各部门之间、区镇(街道)之间要加强协调联动,增强服务意识,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引导,鼓励文化产业园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引导中介组织发挥作用,使我区的文化从各自独力发展向产业集群带动发展转变;从低水平发展向高水平发展转变。
(三)抓住重点,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区政府应抓住文化产业发展中重点问题和困难的解决完善,重点项目和企业的推动扶持,从融资、市场开拓、科技创新、人才、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入手,尽快研究出台鼓励扶持政策,着重体现政府对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引导,以及推动阶段性发展的实质性和针对性扶持。建议借鉴上海、深圳、佛山等地区的经验和—6—
做法,制定符合我区发展实际的扶持政策措施。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建议区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区镇(街道)财政年度预算。通过贴息贷款、技改补贴、购买服务、项目奖励等方式进行鼓励和扶持,迅速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2.制定鼓励扶持政策
一是扶持重点项目和企业发展。由相关部门对文化创意、影视演艺、文化会展、新闻出版、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领域,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园区,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等制定具体奖励标准,对年产值、带动就业人数、拉动其他产业发展等方面达到标准的给予奖励,以及优先安排用地、税收优惠、贴息贷款等方面的扶持。同时,区政府要加强项目用地、扶持资金等方面的统筹协调,确保我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一项一策”的落实,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二是鼓励扶持发展平台建设。政府要对管理完善、服务到位,在文化品牌打造、技术培训、投融资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科研、教育、金融、法律等服务机构给予表彰奖励,并通过经验推广,促进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建议着重抓好以下三方面:第一,融资平台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把文化产业全面纳入贷款范围,并积极开发适用于文化企业的金融产品和信用担保体系,探索推行以项目收费权或收益权为质押的
—7—
信贷模式,增强对文化企业的服务能力。第二,鼓励政产学研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文化产业的科技服务、中介服务机构和文化经纪人的发展,鼓励高校和科研单位向我区的文化企业开放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第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高校与文化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通过表彰奖励或资助的形式,培养引进和留住一批名家大师、一批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一批有文化懂经营的管理人才、一批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政府要切实加强文化产业干部队伍建设,增加人员配备,专门负责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研究落实和企业、项目的跟踪服务,通过在职培训、专业课程进修等形式,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鼓励多元投入和融合对接。政府要以降低文化产业类企业注册资本门槛、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等方式,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和事业建设;对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建立和资助的博物馆、美术馆、陈列馆等公共文化项目,要给予税费减免、用地政策和表彰奖励。区政府要在加强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等公共文体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办文化的形式和渠道,以及文化活动组织方式的社会化,为市民引入更多高质量、多元化的文艺演出、艺术展览、休闲娱乐服务等,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融合,更好满足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区政府要加强对各产业规划的统筹协调,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与工业、农业等基础性产业和传统特色文化的融—8—
合对接,如促进文化创意与制造业产品的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与我区的美食、水乡、武术等传统文化的融合,突出我区文化产业特色,扩大文化品牌效应。
—9—
第二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政府《关于开展重大课题调研的通知》(永通〔20**〕11号)文件要求,由县人大副主任李茂春同志任组长,县旅游局局长杨希会、文体局支部书记毕金华、宣传部文产办主任刘景明、民宗局副局长范桂英等组成的调研组一行6人于9月13日至15日历时3天先后深入德党忙海湖aa景区、勐汞观音洞、永康镇仙根风景区、班卡的石洞寺、树包塔、乌木龙的桑沼哩和金厂坝水库等10大景区(点),对我县的文化旅
游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实地踏看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4场,广泛听取了有关乡镇和景区管理人员的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据统计:2006年9月底我县旅游总人数为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8人,一日游万人,占总人数的52%。旅游总收入达2138万元。这些游客多数是前来参加节庆、会议、商务和探亲访友,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朝拜、度假、观光旅游者并不多。
由于我县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业起步晚,且发展缓慢,到目前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表现为:
(一)规划不完善,实施缺乏恒性。虽然在2000年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但是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定位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结合,没有与全局的发展有效对接,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突出,发展措施空泛,建设资金难于筹措,导致规划难于实施。如忙海水库、
勐汞观音洞等景区景点未制定详细规划,影响了深度开发。
(二)投入不足,发展乏力。由于长期以来文化旅游投资主体单一,多依赖各级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力度不大,缺乏政策保障机制,在具体运作中土地、税收、项目审批、融资等方面难以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
(三)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还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的专门机构,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张皮现象。景点开发除靠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自身缺乏能力进行景点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五)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我县文化产业从创意、策划,文化
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营销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应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六)宣传促销经费不足,宣传工作得不到深层次开展。由于我县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各级给予发展旅游业的资金不足,没有专项资金对旅游景区(点)投入开发,致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深层次开发利用。为此出现旅游收入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特别是在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的包装、打造、宣传、炒作、营销方面,文化底蕴挖掘不深,大部分只有形式而未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娱乐性、竞技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文化旅游项目不多,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节庆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融入不深,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在宣传促销方面,没有系统的宣传促销计划,缺乏足够的宣传促销经费和健全、长久、高效、新颖、密集的宣传机制,未能把全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全方
位、多角度的推介出去,使得全县文化旅游业整体知名度不高,辐射范围狭窄。
二、重点开发的旅游线路
旅游开发的重点是以开发预期的效益为基准,根据景区资源特色与开发价值,交通区位与景区开发建设依托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等要素分析而确定。从景区价值看,大雪山、aa级忙海湖景区、万亩芒果园、仙根、观音洞等景区(点)各有特点,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1、大雪山观光、探险与科考旅游地
开发条件。大雪山探险考古区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包括周围一些民族村寨和景色秀丽的山区水资源。大雪山距县城德党约170公里,距市府临沧90公里,景区内有成片的常绿阔叶林、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气势壮观的瀑布、险峻造型的地貌景观,冬春季银装素裹的冰雪景色,景象万千、变幻莫测的气候等,共有高科研价值的珍稀动物466种,植物1639种,其中有豚鹿、
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绿色孔雀等为代表的5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桫椤、千果榄仁、水青树等为代表的1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是观光、探险、考察的旅游胜地。
开放方向。在严格保护大自然和当地少数民族人文特色的前提下,发展以探险、科考、观光休闲为主的旅游。
2、永德万亩芒果园农业生态观光旅(含仙根景区)游区
按生态旅游、商贸城镇的要求,充分发挥永康自然、地理、区位诸多优势,在对万亩芒果园农业生态的开发中,结合对仙根景区的开发,建设营造万亩芒果园生态观光旅游地,突出亚热带风情。随着景区的进一步开发,逐步将万亩芒果园生态旅游、仙根景区、班卡树包塔、石洞寺等景点连接成一条旅游专线。
4、忙海湖、勐汞观音洞休闲度假区
以勐汞观音洞为中心,将忙海水库、观音洞、温泉连成一线,形成忙海湖光、宗教朝拜、民族风情、温泉康体中心、勐汞大理石工艺精品等综合一体发展目标的旅游景区。
5、棠梨山森林公园。棠梨山属县级自然保护区,面积7333公顷,海拔2649米。保存着大面积原始状态的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及季风常绿阔叶林等生态系统。动植物类型繁多,植被丰富,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团队和驯化繁育野生动物等活动。目前,已有电视转播塔,人行便道畅通,是旅游、科考、居家休闲的好地方。棠梨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的提出主要是解决县城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个场所,可结合松山公园的开发,在棠梨山铺设游路、建休闲亭等,适当时候引进一家二星级宾馆,集住宿、娱乐、餐饮为一体,填补县城无休闲娱乐场所的空白。
三、要采取的措施
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增长速度快等优势,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省内一些地区掀起了新一轮文化旅游发展高潮,为进一步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们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统一思想,坚定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不动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发展的过程。高度认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旅游市场就是推动文化产业建设的宽广平台,抓住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正视差距,坚定信心,知行合一,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奋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明确思路,协调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正确认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认识文化也是生产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始终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由政府来投资、管理,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前提和基础;经营性文化产业要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按市场规律办事,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要有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县的较为
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对文化旅游产业要加大政府的引导性投入。要根据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的实际情况,增加文化旅游产业专项经费,用于规划编制、项目包装、宣传促销等。
(六)立足项目,拓宽投融资渠道。要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做好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的筛选、论证、储备和规划包装,强化招商意识、健全招商机制、落实招商责任、培植招商主体,按照市场规律多轮驱动,大胆进行资本运作,放大资本乘数效应,千方百计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是深入整合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盘活各文化单位和旅游景点的土地、品牌等潜在优势资源,做大、做活、做优、做强存量部分;二是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有实力、讲信誉的民营企业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三是强化政府引导作用,用好县政府
的钱,集中财力实施重点突破,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社会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七)务实创新,稳妥推进体制改革。一是要加快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二是要分类指导,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企业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三是要积极推进旅游景区景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以优势资源引资金、以优势产权引资金、以优势项目引资金,将景区景点的经营权依法有偿出让给国内外企业、组织或个人,
按照统一规划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
(八)营造环境,培养和引进一批人才。人才资源是文化旅游资源中最活跃的核心因素,文化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决定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要想方设法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经纪人、企业家来永德创业,通过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既懂文化又熟悉市场运行规律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能够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艺术创作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基本功扎实、德艺双馨的艺术表演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民间文化人才队伍。
(九)加大外宣,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一是要创新文化旅游宣传促销机制,找准宣传载体。立足县情,突出永德民族文化特点,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如永德民歌精选、永德民间故事集、宣传画册、景点专题宣传片等,进一步物化宣传工作。二是创新文化旅游节会组
织方式。充分发挥节会的宣传促销作用,突出特色,重点举办好以桑沼哩节、芒果节勐汞观音洞庙会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节会,不断创造新的热点和亮点,聚集人气。
四、效益分析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生态和社会效益兼备,经济效益良好。一是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二是培育后续财源增长点;三是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起明显的拉动作用;四是增加社会积累,把资源开发引入良性轨道;五是为当地富余劳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六是满足城乡居民的旅游欲望,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七是提升永德知名度和吸引力,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第三篇:新邵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新邵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邵阳新邵县组织开展了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调研表明:近几年来,新邵县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促进新邵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文化产业总值偏低、结构不合理、规模程度不高、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总体上说离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目前状况
1、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分类及布局
按照国家文化产业领域的分类分项要求划分,新邵县文化产业主要有文化演艺类、文化休闲娱乐业类、网络文化游戏服务业类、文化旅游业类、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类、印刷业类等六个大类。文化演艺类有国有剧团1个,即新邵剧团,但只保有牌子,人员老化,现已全部退休,由县财政全额供养;民间文艺演出团体42个,从业人员520人;专门表演场所2个,其中新邵剧院为国有单位,兼有大会堂功能,从业人员3人,新邵电影院改制后为个体所有制企业。文化休闲娱乐业有游戏厅22家、歌舞厅2家、文化休闲广场1处、个体书店12家。网络文化服务业主要有县电视台1家,有线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1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网吧37家,其中县城内11家,各乡镇主要集镇中心26家。文化旅游业主要有白云岩和白水洞2个旅游景区、赛双清公园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公园、1家旅行社。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主要有8家音像制品销售店。印刷业有10家印刷包装厂,主要生产文化用品和商业包装用品。
2、文化产业行业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新邵文化产业国有成份较少,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生产经营以市场为主导,政府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调控。2009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①演艺类。年内创产值(收入)523万元,其中国有文化馆从事文艺辅导、艺术培训,年收入3万元,民间演艺团体年收入520万元。
②文化休闲娱乐业年收入136万元,其中游戏厅收入66万元,歌舞厅收入10万元,书店收入60万元。
③网络文化服务业年收入1684万元,其中新邵电视台广告收入95万元,广电网络公司收入1295万元,网吧收入294万元。
④文化旅游业创收入238万元。
⑤文化用品设备销售创产值28万元。
⑥印刷业总产值800万元。
综上,全县文化产业解决劳动力就业1600人,实现产值总计为3409万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0.071%。文化产业对新邵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如“樱艺缘”动漫、综艺、“音谷”(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例如三个专业演出团体,如果还在“国字”号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须转变思想和机制,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5、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合肥,有重点地打造象芜湖方特这样的产业航空母舰;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戏曲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合钢”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