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方案
号
中共兴隆苗族乡委员会
兴隆苗族乡人民政府
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县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部署,根据《中共大方县委大方县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方党发【2012】
2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人民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牢牢把握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着力打造“苗族文化”、“古彝文化”、“等文化品牌,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充分激发文化创造力,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文化发展规律,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坚持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一起抓。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1、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发挥经济对文化的支撑、支持作用,注重文化对经济的催发、推动作用,推进经济和文化的融合,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增强我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认识文化产品的产业属性和文化的娱乐消费功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挥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的配置作用,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传承借鉴和改革创新相衔接。发掘自身文化潜力,挖掘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化和科技成果,顺应现代文化潮流,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提高区域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竞争力,用创新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4、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从不同地方、不同行业的特点出发,选准突破口,形成带动力,大力推动文化强县建设。
(三)总体目标
1、全面加快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力争到2020年,文化事业投入在财政预算中增长幅度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消费在群众日常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文化创新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比较完备,文化产业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全乡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8%左右,成为全乡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做到文化基础设施功能完备、公民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市场开放有序。
2、文化基础设施功能完备。以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不断推进村文化室、文化大院的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便捷有效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建成,文化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3、公民素质明显提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加巩固,思想政治素质有新的提高,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得到大力弘扬,民主法制观念和道德规范意识明显增强,公民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各专业、各层次的文化艺术人才不断涌现,群众的文化艺术素质普遍提高。
4、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学艺术、地方戏曲、广播电视、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文化精品不断涌现,大众文化迅速发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丰富多彩。
5、文化产业形成规模。以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比较完善,文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重点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资源开发能力、生产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6、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日趋活跃,中介机构、行业组织不断完善,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并逐步将市场向外延伸。
二、重点工作
任务
1、充分认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弘扬先进文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战略举措,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对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乡按照县文体广电局“大产业、大文化、大服务、大市场、大环境”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县、创先争优、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狠抓“五古”文化建设、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深挖苗族民间文化、办好苗族文化节,着力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各村委各单位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以“闯”突破桎梏、以“拼”树立形象、以“精”树立品牌、以“特”走向世界,明确目标任务,把握工作重点,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2、加快文化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镇文化基础设施。以“五古”建设为抓手,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发展公益性文化设施,实现文化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
——强化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文化服务中心要在近期内达到“四个一”目标,即:建成一个多功能文化活动中心、一个文化广场、一个演出舞台、一个图书室,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建立健全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扶持农民书屋、民间剧团等民办文化的发展,人口聚居达到500人以上的村要建设文化广场、篮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
——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推进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建设,提高全乡的电话普及率、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率、广播电视入户率、互联网用户普及率,力争三至五年形成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的文化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强化乡图书馆、图书室网络建设,建立以乡图书馆为核心、以各村农家书屋为辐射的体系。启动教育信息化工程,普及远程教育网络,扩大优秀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空间。努力形成覆盖和辐射全乡的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实现电视、电话、移动通讯“村村通”目标,为先进文化占领城乡文化市场提供坚强阵地。
3、提高公民整体思想道德水平——全面开展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宣传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县人民的力量。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重点做好农村、企业、学校、社区、新经济组织和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形势政策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自觉维护全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三爱”(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活动,提高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家庭的创建水平。在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伦理、心理、生理知识教育活动,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使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全面提高。
——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以构建和谐兴隆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树立和谐兴隆的良好形象。广泛开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行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科学意识,反对封建迷信,抵制消极思潮,追求文明进步。
——全面推进干部形象建设工程。继续推进“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活动,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大力倡导“为官要诚实、工作要扎实、作风要朴实、办事要务实、效果要真实”的“五实”作风,树立良好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形象。
4、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深入推进群众性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协会,充分发挥联络协调职能,积极引导或举办各种形式、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加大舆论引导力度、改革发展力度和宣传创新力度,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电视在舆论引导中的主导作用。创新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送书送戏进农村、放映电影为主题,探索建立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大力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方式,提高办节办会水平,不断推进群众性文化深入发展。
——积极构建文化发展平台。把发展文化与工业化等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以人文古迹、自然资源、民间民俗为主的特色文化,大力发展以普及科技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农村文化,大力发展以塑造形象、凝聚人心、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企业文化,大力发展以坚定信念、振奋精神、提高效率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文化,大力发展诚信友爱、和谐融洽的社区文化,大力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努力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同步发展。
5、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运用相结合的方式,对我乡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整合和利用,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建设,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全乡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抢救挖掘民俗文化。大力开展民间文化资源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充分挖掘苗族文化节、苗族跳花节等一批民间文化资源,加强宣传,加强创作,加强表演,不断把我乡苗族特色传统文化向外推广。积极促进各类文化组织建设,并以之为载体,促进文化资源整合,壮大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大力发展休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体育休闲、音响制品等文化产业,尽快形成主业突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发展态势。继续参与办好苗族文化节等节会。加强以乡文化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服务档次和品位。
——开发本土饮食文化。以“苗家鸡八块席”等为载体,开发独具兴隆特色的菜系品牌,不断提高知名度。
——开发特色工艺品文化。以苗家自制刺绣、蜡染等工艺品为主逐步引向市场,全面提高兴隆乡文化产品的附加值。
6、推进文化领域的改革开放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利用优秀文化资源,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内部管理改革,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保障机制
(一)构建组织领导机制
一是充实和完善乡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一领导,全面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积极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二是各村委、乡直各单位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文化经济强县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发展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三是各村委、乡直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乡文化服务中心要对我乡宣传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对策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学习先进经验,拿出全乡宣传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总体实施方案,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加强指导,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我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教育文化建设;要在挖掘文化设施潜力、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培育文化产业、激活文化市场方面下大力气,推动我乡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创新;要进一步加强对各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服务,规范和引导全乡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新,培育文化品牌。工、青、妇和学校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全面推进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是努力使文化服务中心从办文化转为管文化,把主要精力用于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强化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依法监管、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完善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理顺和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制,不断改进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实现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明确服务规范,加强绩效评估考核。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坚决打击各类非法经营活动,强化音像市场、娱乐市场、电子游戏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不良文化的行为,净化文化发展环境。三是建立文化事业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产生的文化成果实行奖励;对着力开展“三下乡”活动,开展经常性富有我乡苗族族特色的文艺演出,积极推进苗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服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群众文化需求,服务文化旅游业发展。
(三)完善考核管理机制。
一是把文化发展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年度目标,作为对各村、各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内容,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是要科学的、系统的严格进行考核,确保目标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各村委、乡直各单位要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按照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我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新跨越。
二○一二年七月十九日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胡锦涛强调,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胡锦涛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二是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三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四是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要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深入研究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能力。要加强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