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出版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和。下面是有20xx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20xx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范文1为扎实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宣传工作,根据示范区创建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订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简报、新闻、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于示范区创建重要性的认识,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宣传内容

重点宣传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先进典型等。包括文化场馆服务、民间文艺团队发展、公共文化活动开展、公共文化品牌打造、文化进基层、特殊群体文化权益保障、文化人才培养以及公共文化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内容。

三、宣传形式

1、信息简报。发送至文化部、省文化厅、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

2、媒体宣传。在市级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刊播新闻稿件。

3、对上宣传。向《中国文化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中央级媒体发稿。

4、公益广告宣传

包括户外广告、看板以及媒体公益广告宣传。

四、任务分工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覆盖广、内容多、要求高。做好宣传工作,既是推动创建工作的需要,也是文化部信息报送及宣传评分制度的要求,市文广新系统各科室、各单位都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及时报送简报信息,积极在市级媒体和中央级媒体开展新闻宣传(刊播稿件的情况,要及时上报市局示范区创建宣传策划组)。具体任务指标是,各下属单位、管理单位每个月至少要报送2条工作信息,在市级媒体每个月至少要刊播1条新闻稿件。

五、考评办法

各单位信息报送和新闻宣传情况,市局将每周汇总一次,并在系统内部进行通报。

20xx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范文2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以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为导向,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着力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弥补短板、彰显特色,提高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率、实效性,在规定时限全面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

二、创建目标

规划期末,全面完成部颁标准规定的创建任务,市、县、乡、村普遍达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五个有,即有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有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载体,有配套健全的文化服务政策法规体系,有专兼职相结合的文化管理队伍;结合我市实际,完成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课题的研究(简称51),达到融合实践、发挥示范区典型引领作用的目的。

三、工作任务

(一)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

1、在巩固提升现有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体育馆、大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上,加快改造建设市民活动中心,进一步完善市群众艺术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馆舍设施。实现县(市、区)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有文化广场)。每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达到我省先进水平。

2、公共图书馆建设。新华区、运河区按不低于2500平米要求建设或调拨区图书馆用房,达到部颁二级馆标准;东光、南皮、孟村、沧县、海兴、盐山、河间、任丘、肃宁、献县公共图书馆要完成达标建设,青县、泊头、吴桥、黄骅公共图书馆在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完善,全部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增加财政投入,增加购书经费,实现人均占有藏书0.8册以上;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0.8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0.05册以上;人均到馆0.4次以上。

3、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建设。市群众艺术馆启动改扩建工程,要达到二级馆标准。新华区、运河区、黄骅、东光、任丘、南皮、孟村、河间、海兴、献县文化馆要完成达标建设,肃宁、泊头、青县、吴桥、盐山、沧县文化馆在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升,所有县级文化馆要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

4、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推进完成56个未达标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改扩建或新建任务,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建有独立设置的综合文化站,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管理服务等达到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制定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和文化部制定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

5、市财政划拨专项资金,县财政按比例配套,解决多数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不达标的问题。按照五个一建设标准(1间多功能文化活动室、1间图书阅览室、1个文化广场、1套群众体育活动器材设备和1套简易音响设备等文艺器材),实现每个行政村(社区)统筹建有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不低于200平米配套建设群众文体活动广场。

(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6、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制定出台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我市特色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要高于我省人均水平,以县为基本单位推进落实标准,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7、提升农村和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根据我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明确城乡基层和贫困地区服务和资源缺口,按照精准扶持的要求,结合三下乡工作集中实施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8、保障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设有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将农民工文化建设纳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文化机构、社区和用工企业为实施主体,满足农民工群体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文化需求。办好沧州老年大学,每年开设不低于70个班次,为老年人提供琴棋书画等教育培训及文化娱乐活动。

9、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制定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规范公共文化机构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开展馆际合作,推进公共文化机构互联互通,开展文化服务一卡通、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等服务,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

10、市、县两级财政要全部落实免费开放配套经费,保障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免费开放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社会性美术馆所有向社会免费开放的项目,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11、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各配备1台以上流动服务车。图书馆每年下基层的流动服务次数不低于40次,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0场以上,流动展览8场以上。市、县两级图书馆以总分馆等多种形式形成服务体系,实现通借通还。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要建设网站,具有数字资源提供能力和远程服务能力。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020年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方案世界正面临一个全球性的道路交通安全危机,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人类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下面是第一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20xx年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方案,供您参阅。…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专项工作能够规范安全生产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下面是第一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查看更多>>活动方案s(”hz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