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1]5篇范文

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严慧荣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经过5年努力,使“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而对于我县来说,文化基础设施主要就是县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根据规划,截止到“十五”末,我县已基本实现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文化活动室的目标。现结合景宁畲族自治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建设的实际,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谈些想法。

一、要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去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理解,这绝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个大家过去熟悉的口号,而是党中央从大局出发,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农村改革发展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性决策。这项战略性决策内涵极其丰富,既包括了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也包括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紧接着,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根本途径。强调

1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把农村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提到这样一个高度,揭示了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就是建设新农村,必须造就新农民,必须提高农民的思想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因此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题中之义,这三者是紧密相连和前后包含的关系,我们对此要很好把握。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景宁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省、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些方面有了大的突破和进展。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办、国办《意见》中讲到的三个适应,即农村文化建设与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在我县也同样存在。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平衡。一是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我县农村相比于城市,在文化投入、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文化生活、文化市场、文化消费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

2距,特别是农村文化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二是乡镇文化发展不平衡。我县山区、农村明显在文化服务落后、文化产业滞后的状况。三是农村文化工作本身存在不平衡。比如,一方面是文化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现有资源浪费闲臵;一方面是队伍力量不足,另一方面是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是基础设施不足,另一方面是体制机制不顺,活力不强等。这些不适应、不平衡的问题亟待去克服、去改变。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面临良好机遇

首先,县委、县政府作出文化畲乡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来,各乡镇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了良好氛围。其次,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初步建立了工作机制,解决一些难点问题,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第三,中央、省、市委和县委采取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这对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后劲,扩大农民文化消费是十分有利的。

总之,面对这样一个大背景、一个重大历史任务、一个紧迫课题,我们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文化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担当重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无愧时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文化畲乡”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景宁县文化设施基本现状

3景宁县地处浙南山区,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全县24个乡镇283个行政村,去年全县财政收入1.5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805元。由于历史的原因,景宁还是全省欠发达县和财政特别困难县,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据调查,景宁县文化馆基本情况:从业人员22人,馆舍总面积1201m,固定资产35.7万元(其中:演出器材4万元,办公室自动化2万元,摄录设备3万元)

景宁县图书馆基本情况:从业人员10人,馆舍总面积为2608m

222

2

22(阅览室410m、藏书室450m、展览室948m、办公室80m)阅览室席位220个。总藏量48340(图书48000、报刊290、视听文献50件、地方文献300件)。

景宁县文化站基本情况:我县24个文化站,大多数没有自己站舍,只有五个文化站有馆舍:鹤溪、英川、沙湾、大均、大际,属于文化站财产的就是英川、沙湾、。全县文化站舍总面积为:2268m,文体设备固定资产36.18万元,图书室总面积为288m,藏书量为65177册。

景宁县村文化活动室基本情况:全县24乡镇283个行政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全县村级文体设备固定资产只有19.8万元,图书阅览室面积为313m,藏书册数2396册。室内文体活动场地180间(其中:排练室30m、书画室45m、棋牌室211m、乒乓球室114平方、台球室7

9、m电教培训室1489m、其他198m)。室外活动

2

22

2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是要改进投入方式,拓宽投资渠道。既要重视增加投入,又要积极改进投入方式,要按照中央强调的“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样化;可运用现有政策和有效办法,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可采取市场化动作方式

9大力发展农民自办文化;可积极探索建立支持农村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机制等等。通过政府投资办、农民集资办、社会筹资办、外资捐助办,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建设新格局。

五是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说到文化产业,一般大家都会联系到报刊业、出版业、音像视听、印刷包装业等,好像在农村,特别是农村没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其实发展民间艺术、民间文化等也可以向市场化接轨。如把民间剧团作为经济增长点进行精心培育,积极组织生产、培训和宣传推荐,取得了的市场回报,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我们要树立文化经济的新观念,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把地方特色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发展地方旅游、商贸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新的地方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