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琪伟在江苏省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邵琪伟在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2010年9月11日)
今天,云南省委、省政府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隆重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研究部署全省下一阶段旅游业发展工作,推动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近年来,云南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工作呈现出超前性、战略性、大手笔、重实效的特点。白恩培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秦光荣省长的总结讲话,不仅对云南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全国各地发展旅游业也有很强的学习借鉴意义。
下面,我谈三点意见和建议。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态势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旅游业出现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国际过夜游客人数8.8亿人次,下降4.2%,比上年减少0.39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8520亿美元,下降5.7%,比上年减少900亿美元。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国际旅游业开始出现明显复苏势头。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国际旅游者人数为4.21亿人次,同比增长了7%,其中亚太地区增速高达14%。在我国,随着中央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成效的显现,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回升。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措施的推动下,我国旅游业呈现全面快速恢复发展的态势。今年1-7月,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3199万人次,同比增长10.7%;旅游外汇收入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6%;出境旅游人数3198万人次,同比增长20.7%。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1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0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6%和20.6%,国内旅游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国内旅游人数。星级饭店营业收入增长20%;重点监测的旅游景区综合营业收入增长超过10%;旅行社接待游客人数增长20%左右。
总体看,中国旅游业正在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和特点。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对旅游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级党委政府普遍提升了对旅游业的工作摆位和工作力度。全国已经有27个省区市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大力加以培育。在组织保障上,多数省区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继海南之后,北京、重庆等地正在筹划设立旅游委员会;部分省区还将旅游业发展情况纳入到对市地州政府的考核体系。在政策措施上,目前,全国有20个省区市已经出台或正在研究制订贯彻落实《意见》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在资金支持上,多数省区市旅游发展资金增幅都超过50%。比如,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从2009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亿元,江苏省旅游宣传促销经费增加到1亿多。重庆市除将每年的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增加到1.5亿元以外,还投资10亿元专门用于打造高星级长江游轮。北京市政府决定将旅游发展资金从目前的3亿多元提高到10亿元。
二是宏观环境不断改善,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更加有利。从经济发展看,200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人均gdp达到3566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153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0。今年二季度,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旅游消费需求正在更加充分地释放。从基础设施看,截至到2009年,全国民用机场数量为166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达到163个,民航飞机约1600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5万公里,位列全球第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2319公里,排名世界第一,高铁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旅游业进入“高铁时代”。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我国基础设施条件还将大为改善,大规模的旅游消费将得到更为有力的支撑。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入境出境旅游双向发展不断加快。中国旅游业已提前兑现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承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到141个。外资进入中国旅游业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旅游企业也开始“走出去”发展,中国旅游业越来越融入全球化发展的大格局中。三是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旅游消费市场开始向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发展。广大城乡居民的旅游消费将快速增长,包括农民和农民工以及部分老年人的一般收入人群,将成为旅游消费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时王谢堂前燕”,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对休闲度假、康体健身、文化体验等方面的旅游需求将大幅增长。旅游产品正在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度假旅游并重转变,高山探险、户外野营、江河漂流等专项特种旅游产品也应运而生。一些过去的中高端旅游产品开始规模化发展,中国旅游业将逐步进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双轮驱动”的发展阶段。
四是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日益深化,旅游业发展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随着其外延的不断拓展、内涵的不断丰富,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在不断加快。无论是与农林牧副渔大农业发展结合而衍生出的农业旅游、乡村旅游,还是与工业发展结合而延伸出的工业旅游、旅游大型装备制造、旅游用品制造、旅游纪念品制造,以及与服务业发展结合而派生出的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旅游地产业、旅游金融业、旅游信息业等,都推动了旅游业发展空间的扩大。五是科学技术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是工业领域的重要特征,同样,旅游业依托信息化实现产业升级正在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特点。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在这一进程中,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提高旅游业经营效率,增加旅游业附加值。未来,信息技术将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旅游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同时,广电、电信企业及其他服务企业与旅游企业的融合发展,将不断创造出新的旅游业态。
六是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越来越突出,旅游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素质的提高,旅游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和工作抓手,来实现调整结构、促进就业、改善民
生、弘扬文化、保护生态、扩大开放的发展目标。由于旅游业能够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独特作用,旅游业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二、新时期云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
云南旅游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顺应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抓住西部大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国际大通道”等机遇,实现了旅游业的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云南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大省,在全国旅游业发展格局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概括起来讲,云南发展旅游业有几个明显优势和特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在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上,工作再精一点。经过多年的积累,云南旅游业基础设施等“硬件”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下一步要按照“硬件软件并举,重在软件提升”的原则,把旅游“软件”建设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我们建议:要加强旅游法规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要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动态监管,切实维护好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加快形成竞争、开放、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体系,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要建立并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推行标准化管理,除了认真贯彻好现有旅游标准外,还要重点在建立健全旅游产品标准、设施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上加快步伐,为全面提升云南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持。要始终注重建设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云南省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积极推进旅游教育培训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云南旅游教育资源的优势,加大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对国内外高层次旅游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不断提
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在推进旅游业改革开放上,措施再实一点。紧紧抓住《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已经实施的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实践,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通过改革开放化解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通过改革开放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通过改革开放促进云南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探索出一条加快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当前,重点要按照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要求,继续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更加适合旅游业综合性产业特征的行政管理体制。要以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创新为重点,探索旅游资源整合利用的新途径,形成有利于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机制。要进一步推动旅游中介机构改革与发展,建立健全旅游行业自律机制,为全国旅游中介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要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要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双边和多边关系,建立不同层次的旅游合作机制,搭建多种合作平台。当前尤其要注重加强同周边国家和次区域国家的合作。云南是我国的旅游业大省,云南有条件率先建设成为我国的旅游经济强省,有条件建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云南旅游业的“二次创业”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云南旅游业一定能够在全省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云南也一定能够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