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2012年4月4日星期三,我随家人一起来到安仁建川博物馆。

我们到达了建川博物馆。站在建川博物馆的正门口,虽然不似想象中那般气势恢宏,却也自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势,令人忘记了嬉笑追打,以郑重之心、肃穆之情倾听历史的声音。

机中解放出来,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抗战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根本的历史经验。”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的一间会议室里,76岁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何鲁丽对记者说。到194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所抗击的日军,占侵华日军总数的75%,同时还抗击着几乎全部的伪军。戴安澜、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郝梦龄……一大批抗日将士舍生取义、英勇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血染疆场的中国军人超过150万,包括250多名将领。近日,影片《喋血孤城》在各大影院上映,讲述了抗战时期常德保卫战中八千余名中国将士与3万侵华日军激战16昼夜、仅83人生还的悲壮故事。看完电影,70岁的左权将军之女左太北感慨万千:“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们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充分体现了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笔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永远铭记。”

四川建川博物馆800余万件藏品中,抗战文物就有上百万件。“健忘的民族,是潜伏悲剧的民族。”53岁的博物馆馆长、中国抗战史学会副秘书长樊建川说,“中国人要正视,日本人也要正视,然后面向未来。”正视历史,面向未来--

滇西边城腾冲,和顺古镇掩映在静谧祥和的田园风光中,滇缅抗战博物馆就坐落在古镇上。这里展示着大量抗战文物,无声地讲述着保卫抗战期间援华物资“生命线”——滇缅公路的悲壮历史。

今天,“新滇缅公路”横空出世,从昆明到滇西边城瑞丽的国道主干线已经全程高等级化,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大动脉。

往昔的“生命线”,成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往昔的抗日战场,也踌躇满志,谋划着美好的未来。在河北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馆已经正式对游人开放。与旧馆相比,新馆可参观的地道增长了600多米,并增加了许多互动内容。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做了17年讲解员的李雪丽,对这样的场景印象深刻:“很多日本年轻人看着看着,就跪在地上痛哭,说„真不知道我们的先人在中国犯下了这样的罪行‟。”

抗战胜利65周年到来之际——2010年8月15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二战被日本强掳劳工遇难者家属、日本友人和南京各界人士300多人在这里和平集会,祭奠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中华民族最终夺取百年历史上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战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化为永恒,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和平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