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美兰区融入全域旅游的思考

大众旅游时代融入全域旅游的思考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当前,全域旅游正在全省范围内推进,作为西部旅游城市,昌江黎族自治县应抢抓机遇,以旅游结构优化和区域联动协同发展为着力点,积极融入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全力打造山海互动的西部旅游高地。

优化旅游结构打造山海互动旅游目的地

大众旅游时代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关键是推进旅游结构的优化。昌江地处海南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棋子湾、霸王岭、昌化江畔木棉廊道等的开发,一批新型旅游业态不断涌现,但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应从类型、空间、时间和要素等进行结构优化,唱响“山海黎乡,纯美昌江”品牌,打造海南西部重要的旅游节点和全新的山海互动旅游目的地。

类型结构优化。一是针对市场定位,深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内涵,大力培育旅游精品、名品。昌江核心产品类型以滨海激情、江畔木棉、热带雨林为主,滨海度假、森林旅游、木棉景观、黎苗文化等一直是核心主打品牌,通过七叉木棉、国家海洋公园、霸王岭等精品项目建设,增强核心产品的支撑力。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塑造特色城镇、特色乡村和特色产业。昌江特色旅游远未形成规模,需要构建渔业小镇、雨林小镇、木棉小镇及木棉旅游综合体、农业公园、美丽乡村等一批城镇、乡村、产业类型的增值产品。三是避免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昌江旅游重点依托山、海、湿地、木棉等资源,着力建设山海互动旅游目的地,彰显昌江特色。四是开发多层次的产品系列,既要有满足高消费阶层的旅游产品,也要有适合一般大众的旅游产品,尽可能发挥旅游产品组合优势,如木棉爱情、海上落日、山地运动、摄影艺术、田园生态、雨林度假等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产品业态

空间结构优化。创建全域旅游省,把海南岛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需要按照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要求,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推进,实现“日月同辉满天星,全省处处是美景”。昌江“点、线、面”旅游空间结构还不十分完善,需下大力气予以完善。一是集中发展“棋子湾国家海洋公园、七叉木棉山地旅游综合体、乌烈峨岗农业公园”三大旅游支撑项目;二是打造“黎苗风情、山海香约”生态游、“峻灵神山、海洋休闲”文化游、“昌化江畔木棉红”观赏游、“芒果飘香昌江情”采摘游、核电工业文化游等一批特色旅游线路,并加强区际联合、县际联合,逐步实现点状产品向线状产品过渡;三是策划开发自驾游、骑行、徒步、探险、潜水等不同类型的旅游专线。此外,在线状产品优化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及乡村旅游点无线网络,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等。

时间结构优化。以“游憩时间”为线,以“美好体验”为纲,设计全天候、全年度旅游产品,变8小时经济为24小时经济,创造每时每刻的美好体验。一是增强昌江夜间娱乐、住宿体验、养生休闲等旅游产品,以延长游客在区域内的停留时间和提高旅游设施的全年利用率,扩大区域旅游产品的销售量;二是形成昌江“四季旅游”品牌:春季“昌化江畔木棉红”,夏季“芒果飘香昌江情”,秋季“激情玩海棋子湾”,冬季“黎苗风情体验游”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市场共建、客源互送,打造无障碍旅游区。以山海互动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动力,联合儋州、澄迈、临高、乐东、东方和白沙等市县,打造区域营销平台,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为重点进行旅游营销,推出跨区域旅游路线。

加大区域旅游服务标准的制定与服务人才的培养。针对昌江旅游产业体系不完善,旅游服务人才短缺的现状,加强与海南优秀旅游市县在旅游人才开发、旅游服务质量培训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从旅游服务行业标准、旅游人才培训、旅游企业培育三个层面做好合作对接,从整体上提升旅游产业要素服务质量、扩大旅游产业链发展深度、加速推进旅游集团化经营战略。

组建市场化营销团队,培育区域旅游线路,捆绑营销。海南各市县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组建区域营销团队,市场化运作,通过区域旅游线路的建设和营销,构建区域主题旅游,拉动区域旅游发展,进而带动昌江全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