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的影响[五篇范例]
第一篇:感受文化的影响2.1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
1.3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新课教学】
: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课堂探究:(1)你从这两幅画面中发现了那些文化上的区别。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事例吗。(2)面对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人们的感慨,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你能否解释这是为什么。◇探究提示:(1)第一幅画是指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或文化,第二幅画是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或文化。反映出了东西方不同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等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例如,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国家传统节日的区别。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相同知识水平的人对事物有着相似的看法或认识,而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的人,对事物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因此,面对祖先创造的精关文化产品,美术家、将军、冶金学家,由于他们的文化素养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精美产品认识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那些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器物、符号等,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课堂探究:(1)你知道这些礼节的意义吗。(2)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礼节。◇探究提示:(1)献“哈达”是我国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在西藏,大凡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哈达”在不同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节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哈迭,意味着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宾时献哈达,表示一片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葬礼上献哈达,是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后来人们又对哈达的由来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释,说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
当泰国人互相打招呼时,不会采用典型的握手方式,而以双手合十,状似祷告。一般来说,年幼的先向年长的打招呼,而年长的随后回礼。在一般的泰国人交往中,告别和见面时不是行握手礼,而是以双手合十于鼻前,略躬上身互相致礼。此礼可表示问好、告别、致敬、感谢、原谅等意思,同时互说“沙瓦迪卡”(泰语“您好”)。
在西方,亲人、熟人之间见面多是拥抱、亲脸、贴面颊等。夫妻之间是拥抱亲吻,父母子女之间是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的亲友都是贴面颊。一般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子之间是抱肩拥抱,男女之间是贴面颊,晚辈对长辈一般亲额头,男子对尊贵的女宾往往亲一下手背(手指)以示尊敬。在一些欢迎宾客的场合,或祝贺、感谢的隆重场合,在官方或民间的仪式中,也有拥抱的礼节,有时是热情友好的拥抱,有时则纯属礼节性的。这种礼节,一般是两人相对而立,右肩偏下,右手扶在对方左后肩,左手扶在对方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两人头部及上身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头部及上身向右拥抱,再次向左拥抱后,礼毕。(2)朝鲜族历来重视礼节,以敬老爱幼为风尚。社会交往中对长辈必用敬语,平辈初次见面,也互致问候。日常生活中,一切以老人为先,晚辈不与长辈同桌而饮,不并肩而行。尊敬师长是朝鲜族的一个传统美德。称教师为先生,视教师为尊贵宾客。新疆少数民族有尊老爱幼的礼节。少数民族特别尊重长辈,在家里或毡房里做客,要让长辈和贵宾坐在首席,不可越位乱坐。随身带些糖果,分给主人家的小孩,主人会很满意的。
衣着。少数民族很注重衣着,男子讲究戴帽子,不管天气多热,他们不会穿着背心、裤衩上街或做客。我们到少数民族家做客,也要注意衣着整洁。
饮食:在城市里做客,比较容易讲究礼貌,在毡房里做客就有点特殊了。没有凳子,只能在毡子上席地而坐,这就要盘腿,不能把脚对着别人。没有餐桌,铺在地上的餐布就代表桌子,不可以从上面跨越。大块的饼子、大块的熟肉,要用刀子切成小块,不可整块用嘴啃。◇课堂练习: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a.文化创造
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c.人民群众d.社会的发展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项符合题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
◇课堂探究:上述现象,有的属于交往方式的差异,有的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的
◇探究提示。启示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可各抒己见,谈出自己的看法。
◇课堂练习:
1.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的交往方式。材料说明了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交往方式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d.封建社会等级伦理制度是错误的答案:c解析:通过题意可以看出,封建伦理制度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a、b、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应该选c。
2.文化对人的影响有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程度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③④
答案:c解析:②说法不够恰当,风俗习惯、文化程度本身属于文化,④不符合题意,用排除法排除a、b、d项,答案应选c。
(二)、潜移默化的影响—-潜移默化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一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思想的启示或困惑、精神的享受或失落,许多是发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课堂探究。(1)你认为游览泰山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吗。说说你的理由。
(2)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其中一种文化形式对你的影响。
◇探究提示。(1)游览泰山是一种文化体验。泰山是一座人文景观丰富、历史蕴涵深远的五岳名山之一,有丰富的崖刻、寺庙、古迹文物、诗人墨客遗迹、历史名人趣事等。游览泰山,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让人深深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历史的悠久。
(2)结合阅读的一本好书、观赏的一场好电影、参加的一次有意义的文体活动等,谈谈对自己有那些影响,是积极健康的还是消极被动的影响。◇课堂练习:
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③④
答案:a解析: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不够确切,文化影响人的思想应该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含④的用排除法排除,答案选a。
(三)、深远持久的影响—-深远持久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二1.深远持久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二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足深远而持久的。例如,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课堂探究:(1)你能补充一两个定居海外的华裔在生活方式和习俗方面仍然表现出受我们民族文化影响的事例吗。(2)能否谈谈你阅读这段话时的感悟,并用自己的理解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力。◇探究提示:(1)启发同学们搜集材料,了解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海外华侨的生活方式受中华民族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
(2)通过阅读这段话,可以感受到,一段丰富的人生经历、一份令人心动的情感、一种远大的理想、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会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丰富的人生经历、令人心动的情感、远大的理想、催人奋进的力量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一段丰富的人生经历、一份令人心动的情感、一种远大的理想、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是激烈深刻的。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课堂练习:
第二篇:感受文化的影响感受文化的影响导入:
老师:教师节我收获了两个感动:一个是看电视剧《傻春》,一个是教师节早晨收到学生祝福短信。电视剧、手机短信属于文化,体现文化对我的影响。
(《傻春》讲述的是一个大家庭的长女承担起母亲的责任,含辛茹苦把弟弟妹妹们拉扯大,又在重重困难袭来之时不离不弃,维持家庭团结的故事,主人公虽然看着有几分“傻”,但却一直用一颗善良和真诚的心对待这个世界,最终博得了属于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同学们每天也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文化影响。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听了我刚才的经历,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如何产生的。即,来源于哪里。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
学生。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两方面。一个方面是文化环境,另一个方面是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刚才的例子是文化活动对我的影响,下面这个例子是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比如我们生活在武汉地区,武汉本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我们会说武汉话,喜欢吃口味重的菜,过节了还会打两圈红中赖子杠。
那么,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
课本13页第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区别。问题:从两幅画面中你能够发现哪些文化上的区别。在交往方式和行为上有没有什么区别。
学生:餐具、饭菜、用餐方式、付钱方式
学生:中国人是几个人吃一锅菜,而外国人是自助吃的,各吃各的。(用餐方式)学生:中国人用的是筷子,外国人用的是刀叉。(餐具)
学生。中国人是一个人买单,外国人是每个人根据自己消费的金额付自己的单,aa制。
老师。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中国人和西方人用餐习惯的不同,可见,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由于接受的文化不同,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就不同。
不同时代的人进行交往都带有那些文化印记。
师:在中国古代,地位低的人去见地位相对高的人,一般要行什么礼节呢。生:要下跪。
师:除了下跪之外,还有一种是表示对地位最崇高地位的人的尊敬的,是哪种礼仪呢。生:……
师。五体投地。所谓五体就是指头加四肢,行这礼时先跪地,然后手往前伸,身子向地慢慢趴下,最终五体都贴在地上,这个礼是很大的。《英雄》里面的无名见秦始皇就是行这个礼,所以我们现在成语里面还会有这个,表示对某人很佩服的意思。
现代人交往基本上已不行这样的礼仪了,我们见了地位比我们高的人只需尊敬叫一声,点一下头,或握握手就行了。古代人见面下跪是取决于当时的价值观念。讨论:
看14页图片,思考:什么样的文化因素导致了交往行为和方式不同。看14页专家点评,思考:
为什么贾母向自己的孙女下跪。受什么因素影响。学生:受封建伦理和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老师:封建伦理和封建等级观念是一种价值观念。不同民族的人们进行交往也有不同民族的文化印记。大家看p14下面的图片。
课堂探究。①你知道这些礼节的意义吗。
②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礼节。(让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提示。①献“哈达”是我国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在西藏,遇到婚丧节庆、应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的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人们又对哈达的由来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释,说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当泰国人互相打招呼时,不会采用典型的握手方式,而以双手合十,状似祷告。一般说来,年幼的先向年长的打招呼,而年长的随后回礼。在一般的泰国人交往中,告别和见面时不是行握手礼,而是以双手合十于鼻前,略躬上身互相致礼。此礼可表示问好、告别、致谢、感谢、原谅等意思,同时互说“沙瓦迪卡”(泰语“您好”)。在西方,亲人、熟人之间见面多是拥抱、亲脸、贴面颊等。夫妻之间是拥抱亲吻,父母子女之间是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的亲友都是贴面颊。一般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子之间是抱肩拥抱,男女之间是贴面颊,晚辈对长辈一般亲额头,男子对尊贵的女宾往往亲一下手背(手指)以示尊敬。在一些欢迎宾客的场合,或祝贺、感谢的隆重场合,在官方或民间的仪式中,也有拥抱的礼节,有时是热情友好的拥抱,有时则纯属礼节性的。这种礼节,一般是两人相对而立,右肩偏下,右手扶在对方左后肩,左手扶在对方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两人头部及上身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头部及上身向右拥抱,再次向左拥抱后,礼毕。
我们讲欧美人风面时总是拥抱、亲脸、贴面,但英国的绅士与淑女见面不能一下子就这样的,要握手时,绅士有戴手套的一定要脱下来,淑女可以不脱,然后绅士轻轻握一下淑女的手指头,不能握太多(学生笑),然后看情况,如果情况允许就轻轻亲一下淑女的手指,如果淑女对你不感兴趣可不要乱亲(笑得更厉害了),特别是亲的时候不能流口水。(笑成一片)
14页虚线框,思考:什么文化因素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见面礼节不一样。学生:风俗习惯。
有的源于文化程度等。
老师。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文化因素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老师。交往方式的差异,主要是指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还指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探究:阅读课本13页“秦始皇陵兵马俑”材料。
问题。面对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人们的感慨为什么有差异。
学生。他们有不同的专业背景,专业知识不同,导致他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
老师。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前两个好理解。
重点讲一下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含义。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或一个行业的人们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
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
作用。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材料: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中国人注重整体,西方人注重个体、部分;中国人注重直觉经验,西方人注重逻辑论证;中国人含蓄,西方人直白;中国人强调中庸调和,西方人强调矛盾斗争。材料:文理学生最怕做的事情、最怕听的话
课本15页虚线框,问题。上述现象,有的属于交往方式的差异,有的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的既属于交往方式的差异又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异。
问题。你能对此作出判断,并说明原因吗。
学生。“互换礼物时”属于交往方式的差异,“名字的写法”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异,“写信封”既属于交往方式的差异又反映思维方式的差异。例如,中西方姓名的的写法不同,中国人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如奥巴马的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1、潜移默化的影响
材料:孟母三迁
墓地附近——模仿丧礼仪式学哭丧
集市附近——学小商贩叫卖学叫卖
学校附近——跟着学生读书写字
问题。孟母三迁说明了什么。
学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老师: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无形的、不知不觉的
注意。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是否意味着人们消极被动的接受文化。
学生。不是。
老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文化,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你可以选择积极向上的文化,不选择腐朽、落后的文化。所以,是我们主动地选择文化,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择其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同理:不能说在好的环境中一定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质。需要自觉主动的学习他。
2、深远持久的影响
表现在两个方面。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材料一:回乡偶书二首
材料二: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期间,到湖南省时用地道的湖南话说:“各位乡亲,各位乡党,楚瑜带着堂客回来了”。
老师。两则材料说明了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阅读。看课本17页图片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这段名言。
老师。这部书中的这句名言就是保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革命青年的成长,并且这种影响到死也不会改变。
老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老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老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意义。
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老师。有学生说了,我没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看过一本书叫《坏蛋是怎么炼成的》。
老师。那我想对你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走向光明,走向成功,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把人引进歧途,引向犯罪的深渊。因为文化对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远持久的,所以,赶紧把那本书扔掉吧,否则等你炼成了坏蛋,后悔就晚了。
第三篇:感受文化的影响高二《文化生活》导学案
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姓名:班级:
【预习提纲】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一)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
(二)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二)积极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活动
三、深远持久的影响
(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判断正误】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会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3.文化具有阶级性,不同阶层的人交往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4.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是被动的,无目的的接受的。
5.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物质武器。
6.文化是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唯一因素。
【重点问题】
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如何产生的。
2.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哪些表现。有哪些特点。
3.简述你如何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4.简述你如何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持久深远的”。
【自主检测】
1.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下列表述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是
a.风和日丽b.鸟语花香c.枯木逢春d.乡音难改
2.下列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能体现文化影响的是
①握手是中国人常见见面礼,拥抱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
②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欧洲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
③互换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不会立即打开礼物,美国人会立即打开礼物并表示感谢
④中国人写信封,地址都是从大到小排列;欧洲人写信封,地址都是从小到大排列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3.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一特点。
a.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精神愉悦的影响d.文化对人健康向上的影响
4.封建社会,受封建论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不可能采取平等的方式交往。人们可以平等的方式交往。这种交往方式的文化影响取决于
a.价值观念的不同b.风俗习惯的不同c.文化程度的不同d.行为习惯的不同
5.几位同学相约游览泰山,看到沿途的崖刻和寺庙建筑等文物、古迹,有人不禁吟咏起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同学们深深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历史的悠久,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这说明
a.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b.杜甫的诗句脍炙人口
c.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d.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
6.“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席勒的这一名言告诉我们
a.需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学习b.文化对人的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
c.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的熏陶
d.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7.长城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参观者无不为之深受震撼,并感受到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8.(海南卷)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帐,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9.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性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
10.遍种菊花献哀思,轻点白烛暖故人——“汶川地震周年祭”成网上最热门搜索。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国内网民不约而同地自发参与网上“5·12周年祭”,用虚拟的网络语言表达真实的民族大爱。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流工具,这体现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11.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③④
12.h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结合材料,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知识补充—见面礼仪】
◇非洲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应胡锦涛总书记邀请来大陆访问。这是宋先生远赴台湾56年之后第一次重新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他到湖南湘潭老家时用地道的湖南话说:“各位乡亲,各位乡党,楚瑜带着堂客回来了”。为什么宋主席在56年之后重返家乡仍然“乡音难改”。(方言是人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标识。在长年累月中形成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集中体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前苏联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曾经深深地影响着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病床上痛苦的考验。他在双目失明后,毫不灰心,还要顽强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作。经过顽强地努力,他终于成功地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诞生》的前几章。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课堂总结。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