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这周的星期六早上,我们按学校的要求,全班一起参观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从学校北门出发,一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不多时,我们便来到了五邑华侨广场正门,在右边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静静伫立着,似乎在等待我们的到来。我想,这座看起来其貌不扬的的建筑,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

带着疑问,我们踏进了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根在五邑”这几个大字,还有江门市的地图。是啊,一个人无论身在何方,离家多远,他的根都始终在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的水土养育我们,家乡的文化熏陶我们„„这简单的几个字,告诉我们,江门华侨他们的根在这里,还有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

接着我们进入了博物馆的第一部分”金山寻梦”。在这里,有十九世纪时的打铁铺,布匹店,葵叶加工铺和当时的小镇场景,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生活在贫穷与落后之中,这也为他们不畏风雨,远渡重洋,寻找掘金发财的梦想埋下了伏笔。相比于安守在落后的家乡,更多年轻人倾向于去国外挖金矿,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拼搏可以改变命运,不再受穷。于是大批青壮年,被移民到东南亚,北美等地方,成为了当时的以劳动型的种植园及一些其他的以劳动为主的产业的主要开拓者。锡矿场,淘金谷,铁路工地,运河工地,种植园,到处都有华侨的身影。广大华工为资本国家的建设付出了无数汗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华工吃苦耐劳品质却换来了排华政策。华侨华人在异国

他乡受到了非人的不平等对待。这就是所谓的自由民主的资本国家对待落后国家人民的态度。落后就要挨打,受人冷眼。看着展台里他们使用过工具,还有栩栩如生的雕塑。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漂洋过海的无奈,受尽压迫凄凉,这也使我越发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对比之下,我也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在崛起。同时我为华侨们敢于为理想不断追求的勇敢而喝彩,为他们的自强不息与不怕艰苦感到无比的敬意。

整理一下思绪,我们来到了第二部分——海外创业,众多华侨们在他们侨居的国家和地区,努力奋斗,发挥聪明才智,进行艰苦创业。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开拓出唐人街经济新模式,各种华侨社团组织不断的发展,使华人的地位不断提升,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他们为我国的多元文化结构与各种民族文化的推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华侨在海外创业争取到了合法的权利。看着收藏在华侨博物馆的众多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各种形式的护照,航班广告„„从那泛黄的纸张,工整的字迹,我仿佛看到了他们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身影。感谢他们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的贡献,中国的崛起不应忘记他们的功劳。

沿着指示,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了第三部分——碧血丹心。这是讲海外华侨时刻关注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并积极投身祖国的建设,希望帮助改革中国社会,实现民族独立,奠定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五邑华侨身在海外,但心系祖国,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们肩负着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有的直接投身革命

和抗敌事业中,有的捐资,不惜毁家纾难,资助救国事业。在展厅中央,一台巨大的飞机正是华侨希望振兴国家而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的象征。在五邑华侨中涌现了一大批如:陈少白,冯如等爱国华侨。一颗颗碧血丹心,印证了华侨在中国近代的地位和价值,亦谱写了中国近代的新篇章。此时我的内心充满着无比的敬仰。

继续走,我们进入了第四部分——侨乡崛起。这里,显示了侨乡的新貌,当时先进的一些工具,技术被引进五邑地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五邑华侨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在家乡踊跃兴办公益、投资实业。兴学校,办报社,修桥铺路„„他们为家乡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我们还沉浸在华侨们的伟大成就时。不知不觉来到第五部分——五邑新篇,在这我读懂了在20世纪下旬到改革开放之初,侨务政策的不断创新与落实,使华侨的面貌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使得国际移民掀起了新潮,扩展了海外五邑移民的分布范围,五邑海外乡亲秉承邑侨情系桑梓之优秀传统,与侨乡形成了超越以往的紧密联系:慈善事业的重教兴学、济困助医促侨乡社会和谐发展;实业投资的范围、层次和数量,都创历史新高;寻根续缘,增加了海外五邑后裔的血脉和文化亲情。五邑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成为文明、富裕新桥乡建设的生力军,受到侨乡民众的赞许和褒奖。他们的丰功伟绩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时我内心涌现的是无比的感叹。

最后,我们进入了第六部分——华人之光。这部分讲述了江门五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沃土,孕育了无数的侨乡人,从中走出来的一批一

批侨界领袖,事业家,艺术家,慈善家等,他们的爱国爱乡,创业拼搏,文明进步,开放兼容的五邑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国人感到骄傲与敬仰。他们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做的贡献推动了世界历史文明的进步,融融地燃烧着华夏子孙的火焰,照亮了整个世界。

当我们参观完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博物馆里的一切都是那段峥嵘岁月的缩影,一份沉甸甸的回忆。华侨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付出了太多时间汗水,甚至生命。他们无私的为家乡做着贡献,只因为他们根在华夏,根在五邑,我对华侨们充满了崇高敬意。将来有一天我有了出息也要像他们那样支持家乡建设,报答家乡人的恩情。为了美好的明天,现在我们必须要努力学习了,让我们一起昂首向前,共创美好明天。

参观五邑华侨博物馆有感

当我来到五邑华侨博物馆门前时,心情激动不已,感慨万千,似乎已被博物馆的深厚所触动。这次的参观的确使我获益良多。

五邑华侨博物馆分为六个馆,可以概括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五邑新篇,华人之光。

老侨民离乡背井来到大洋的那一头,过着困苦潦倒生活,在外劳碌半生,以致满面沧桑。金山寻梦之旅,埋葬了多少青葱的年华,这又是一种多么无奈的沧桑;但是它同时使一些人脱颖而出,功成名达。历史犹如一条涛涛不绝的河流,埋葬心酸和孤独,是非成败转头空。如今我们站在如此的高度,俯瞰繁华,这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砌起来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铭记那段艰辛的历史,缅怀那些逝去的背影。异国的流浪,孤身徘徊在梦想与现实之中,犹如一叶浮萍,漂泊漂泊,忍受排华法规的歧视,自强不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用血和汗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打造一个飘渺的梦想。现实的残酷不得不迫使他们留在异乡,他们仍是心系祖国,一张张泛黄的邮票,一张张褪色的银信,一颗颗牵挂的心,承载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绵绵的乡愁。海外创业,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梦想。碧血丹心,正是司徒美堂、冯如、邓荫南、陈少白、李是男、黄三德、郑潮炯等一大批爱国华侨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挽救名族于水深火热中烈士们的真实写照。海外华侨时刻关注着民族的危亡,勇敢地挺身而出。他们义无反顾地用汗水和热血,甚至可贵的生命,为中国的繁荣昌盛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侨乡崛起,清末民国时期,五邑华侨梦想着要建设自己的家乡,使子孙后代不再到处漂泊异乡,背井离乡,妻离子散,这种源源不断的乡土情怀汇聚成一张张汇票,给这片土地注入新的血液,成就了侨乡的崛起,成就了今天的五邑。当年,侨汇成了侨眷赖以为生的主要经济支柱,也是五邑华侨发展的命脉。如今,五邑地区与海外华侨社会形成了紧密的人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联系网络,侨乡社会已经形成。

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五邑地区迎来了新的篇章,侨乡移民越来越频繁,扩展了海外五邑移民的分布范围,更促进了五邑事业的进一步飞腾发展。对此,我不禁感叹,五邑华侨为五邑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华人之光,熠熠生辉。一张张古朴的照片述说着当代华人的不朽功勋。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爱乡、创业拼搏、开放兼容、崇文乐善、文明进步的五邑人传统和精神。在这片沃土之上,孕育了一代代优秀的华侨,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推动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蓬勃发展。他们呈现出来的侨乡情感,爱国情怀是不容置疑的,更为世人所敬仰。

在这默默的心灵对话中,我感受到血泪奋斗是侨乡历史的底色,家乡、祖国的荣辱兴衰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内心。五邑华侨行走在中外文化碰撞的历史长河,承载着中华传统的烙印,融入异质的文化环境,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为居住国多元文化的格局丰富了色彩,在家乡传统文化的空气中注入外来文化的清新,其贡献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这次心灵的对话,给我带来了心灵的洗礼,带来了内心对华侨的崇敬,让我们由衷地向五邑华侨华人致敬。

参观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有感博物馆是一个历史的凝聚,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家园。踏上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这条黑白照飘雨无数文物砌成的历史道路,时光宛如倒流,侨乡的发展与变迁顿时历历在目。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有三个大主题展馆,9个部分。踩着地上的引导箭头,经历出洋、寻梦、生根等了解整个五邑华侨华人发展历史。

在参观的过程中,最震撼我心灵的就是关于金山寻梦的介绍。为谋生计,华人们不得不远涉重洋到心中的天堂去。意想不到的是地狱般的生活彻底破灭了他们的梦想。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忍受着苛刻的对待,赤裸裸地回答冗长的问题,为的是谋求生计。我的视线突然被一个小小的毫不起眼的物件吸引过去。这是一个出洋华工的日记本,翻开的这一页,以铅笔详细记载了一日由早至晚的种种工作、生活,它还透露了主人敏锐复杂的内心感受;令人惊异的,还是它文字的工整和文笔的雅致,显而易见,主人曾经饱读诗书。其时饱经忧患的祖国,既已向他关上了读书谋生的大门,而飘零海外的孤苦生涯,更平添多少辛酸。我感觉眼睛有些湿润了。我明白了,友人所指的“活生生、看得见”,意思是指当我们置身馆中,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我们会与那些出洋的同胞共悲欣,那段历史会随着我们浏览的眼睛,进入我们的心灵华侨海外生活艰难的另一见证物就是口供纸,口供纸是美国排华时期的特殊产物,是五邑侨乡特有的一种华侨文物,因为当时,到美国去的主要是五邑地区的华侨,收集到的口供纸反映了当时五邑华侨在海外的辛酸史。收集到最早的口供纸是写于1902年,而最长的口供纸有7米多长,上面记载了800多个问题。

我仍然心潮起伏走到另一展柜,看见一幅人物照片。照片里的人已年近花甲,穿一身清朝官服,紧抿的嘴角显得刚毅,而深陷的两眼却隐约有一丝忧郁。这段故事我早已知之甚详。但这里展出的众多有关新宁铁路的股份证、各站候车室图片、曾经使用过的筑路工具等珍贵物品,我还是第一次领略。它们与我心中早知的故事丝丝紧扣,同时也再一次使我深深感动了。他以年迈之躯,往返大洋两岸,为家乡铁路奔走劳碌;他不图官爵,但为了这条他梦寐以求的铁路,他不得已要和清朝各级官员打交道,不得已穿上这身与实业家不相称的官服;他未必完全实现了实业救国的夙愿,但他开启了一条道路。

每一段历史时期的珍贵遗物反映了不同时期五邑华侨史。晚清时期,政府腐败无能,我们的华侨先辈远走他乡金山寻梦,“卖猪仔”飘洋过海,修铁路下矿井就是一部血泪史。辛亥革命推翻腐败的政府,抗日战争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成立新中国,先辈们碧血丹心义愤填膺更是一部革命史,五邑华侨先辈用辛酸的血泪为祖国的革命铺路,他们生活艰辛,但不退缩。捐军饷,倾其所有;面对枪口,洒其热血。新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我们漂泊在外的华侨华人没有忘记自己家乡的建设,他们把技术、资金从海外带到了祖国,使家乡富强。建学校,办工厂,修铁路„这更是一部爱国史。只要是为了祖国好,只要是为了家乡好,他们都会义不容辞。

爱国,勤奋,拼搏。是我们五邑人的优良品质,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美好传统。华博馆更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华博馆通过不同时期的文物记载了华侨华人支持家乡、热爱家乡、支援祖国建设的光荣传统和历史,这可以教育好下一代,告诉年轻一辈,今天幸福的生活是用血泪换来的

目前这幢占地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以3万余件藏品位列全国之冠的侨史博物馆,已经成为江门市的文化地标。带着经过洗礼的心情,我缓缓地走出博物馆。恰巧这时阳光已驱散阴霾,五邑华侨广场上空天朗气清。

第二篇: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陈书明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140707陈书明

这是一段意义深刻的旅程,让人思考,让人震撼。—-题记

周六,早晨九点,7班的我们在校门口集合完毕,准备出发。冬日的早晨,大学校园还是那样一如既往的宁静。

有说有笑,一行人出了校门,大步行走在路上。阳光照在我们的身上,明亮而温暖,映衬出我们的朝气。抬头看了看天上的云朵,我开始疑惑,今天的旅程会是怎样,而我又会看到些什么。是一件件的历史文物。还是大段的人物故事。我是否会觉得无聊。我不知道。当时的我有的只是疑惑和期待。不知不觉,我们到了华侨广场,博物馆已在眼前。

穿过前门,我们进入到了博物馆,开始了参观之旅。一进门,我们在博物馆的第一部分:金山寻梦。

让我们先看回到19世纪中期,那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日益深重,百姓生活愈加困难。于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受到海外的吸引,许多五邑乡村的年轻人漂洋过海去到北美,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方追寻梦想。然而,他们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忍受着恶劣的交通环境,被迫挤在拥挤的船舱中远渡重洋。到岸之后,还得忍受着水土不服和恶劣的环境甚至是其他人的歧视,干着最普通最辛苦的工作来赚取血汗钱。出洋寻梦,许多人为之丧生,但那时的他们没有得选择,那时的他们只有选择接受,选择适应。一部金山寻梦的华侨史是一部交织着血与泪的发展史,当中的辛酸不是简单的话语所能表达的。然而,如同其他地方的华侨一样,靠着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五邑先侨在异国他乡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在海外站住了脚。

时间回到现在,我走在金山寻梦的展厅,体会着华侨曾经的辛酸:墙上贴着

一曲华工歌谣,开头便是。目前难糊口。的确,这便是许多华侨出洋的原因,这是他们的那个时代无奈,迫使他们即使明知凶多吉少也要拼命一搏。墙上贴着几张当时的招工启事,向人们描绘着看似美好的未来,然而,我们都清楚,这其实就是哄骗华工,把华工的“卖猪仔”的谎言罢了。但当时的他们,已是山穷水尽,几乎无路可走。

我陷入沉思,心情也随之沉重,出生侨乡的我了解这样的历史,也明白当时的残酷,当这些文物在一次展览在我眼前的时候,曾经的思考又再一次浮现在脑海:当时的人们生活难以继日,现在的我们至少生活安定,当时的人迫不得已无路可走,如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生活。

走上台阶,继续向前,在我眼前的是一个19世纪60年代五邑侨乡的小镇布景。布景很简单却很精致。理发摊,打铁铺,食肆,布行,葵叶加工铺等等一应俱全,仿佛真的带我们回到了上个世纪,那时的中国国家落后,百姓贫穷。

继续向前,我们登上了一艘船的模型,船不时摇晃,模拟在海上航行的场景,使我有些眩晕。当时出洋需要几个月不止,是否会有人受不了。怎么办。我不知道,但他们没得选择。我看到一个围栏围起的小角落,里面坐着几个出洋华侨的蜡像,他们坐在一起,地上摆着一个木桶和几副碗筷—–这便是当时出洋华侨们真实面临的场景,贫穷和落后使他们不得不踏上未知的旅程去面对未知的挑战。与其说是挑战,不如说是艰险,因为对当时极大多数人来说,没人知道他们将会面对什么。然而,如同我所心情沉重的,他们唯有忍受。

继续,继续,我走下船,仿佛当年的华人劳工,我看到的是华人在海外各地的场景。在东南亚,在美国,在矿厂,在种植园,在铁路,许许多多的地方,到处都有华人的身影。经过了长久的艰险他们终于踏上未知的土地,用他们的双手

创造价值。看着一幅幅蜡像和复原的场景,历史就这样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没错,那时的华侨们没有选择,可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用自己坚韧的意志相互鼓励,相互帮衬坚持了下来。尽管当时的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他们用双手把自己变成了生活的强者。

我沉重的心情稍稍有些舒缓,继续向前走着。紧接着,是曾经的排华岁月。

曾经有一段时期,美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陷入经济困难,于是,他们把一部分原因归结在华人身上,开始限制华人移民,并排斥海外华人。那时的华人仿佛纳粹治下的犹太人一样,虽不至严重至此,但也是饱受排挤和歧视。

华工遭受排挤,还有许多出洋华侨没有机会踏上海外便被关在了监狱,忍受屈辱,遭受折磨。有的人,因忍受不了折磨而死去。让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或许是跟着父母,漂洋过海,终于到达彼岸,可是上岸之后,却要接受盘问。当时的盘问,稍有不对便不能上岸,小孩面对这盘问,是否从容,是否惊慌,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这对他无疑是个障碍。

在我的眼前,便是小孩接受盘问这个情景的蜡像。昏暗的灯光衬托出当时的场景,小孩的脸上,我看到了紧张和踌躇。墙上,是五邑华侨特有的口供纸,他们把盘问的问答记在上面,盘问前将之背熟以求过关。转身,是天使岛监狱的样板间,小小的空间竟然要挤下九个人的床位。住宿条件如此差,其他条件可想而知。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死在了这里,可是绝境中的华侨没有屈服。转身,在墙上,是华侨们在监狱墙上刻下的诗。

我看着小男孩的神情,我看着口供纸的字迹,我看着这所有的一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看我们现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我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某些领域走在世界的前沿…..世人不可否认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强大,中华民族已然站了起来。然而从前的中国积贫积弱,她的人民受人歧视,多少人梦碎异乡。是的,有国才有家,我们不能想象当时华侨的困苦,也不能为当时的他们做些什么。可是,即使在那样的情形下,华侨没有屈服,即使在那样的困难下,他们依旧坚持。这是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我们呢。享受着比他们好得多的条件,为什么要轻易放弃。他们所处的中国落后,贫穷,落后便要挨打,面对新的时代,何不努力奋斗以求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珍惜现在的时光,我默默地想着,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出去,继续向前。让我们再看回到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那时的华侨有一小部分人经过打拼已在海外站稳了脚跟,不再局限于靠苦力过活,而是干起了自己的事业。那时,有的人在海外开起了理发店,有的人开餐馆,还有人开中药铺,洗衣店,报馆,等等等等,一部分华人华侨已然创业成功,有了自己的事业。对于他们,安定的生活终于开始。

我走上前,眼前是精致的布景,反映当时的风貌。往前,是唐人街的牌坊。我走过理发店,走过洗衣店,走过中药铺,走过其他的小商铺,里面的布局简单而温馨,与之前金山寻梦看到情景简直天差地别。往前,我看到一间报馆。布局同样简单,一张桌子,两张椅子,桌上放置办公器具,周围一些简单的陈设。虽然简单,却意义非凡。在从前,中文报纸是华侨了解侨居地和祖国情况的媒介,侨报的出现,促进了海内海外的交流,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文化的发展。继续,向前,我看到一些当时的街景,有的唱着戏剧,有的在观看表演,往前,还有会馆和电影院。华人在海外,终于站住了脚跟。他们所追寻的梦想,终于春暖花开。

看到这些,我感到些许欣慰,欣慰他们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我微微笑,

继续向前。

允许我把时间再看回近代吧。日寇入侵中华,祖国陷入危难。海外的华人,虽然身在他乡,却心系故乡,祖国的危机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许多人,捐出家产,支援祖国。许多人,毅然回国,保卫家园。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在屈辱中的奋斗史,它从压迫走向反抗,从反抗走向希望。而这些,少不了千千万万国人的支持。海外的华人,他们同样也有一颗赤子之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华侨为革命之母”,这句话是五邑华侨与中国革命血肉联系的真实写照。

我衷心希望华侨们能够继续回报祖国,能让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让中国能继续发光发热。

杨国锋31130019342014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