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认知博物馆感悟
进入博物馆后,我们先后参观了电子信息工程展厅、汽车工程展厅等展厅。看着展厅展示的实物、图片以及相关解说,结合展厅提出的问题,带着自己的探索兴趣进行参观,使自己在金工动手实践的过程之余,也丰富了自己的相关知识。
电子信息工程展厅的手摇计算机非常有趣,上面有很多的数字按键,顶端还有旋转手柄。在我国研制第一个原子弹的时候,用的就是这样的手摇式计算器。这种计算器和我们今天的计算器功能类似,不过还可计算平方数、立方数、开平方、开立方,如果需要输入三角函数和对数,就需要查表。这种手摇计算器要用手摇作为动力。想想当时的操作不便,计算还需手摇。但科学先驱们在攻克如此繁重的科学工程时,克服种种不便,以顽强的精神完美地完成了任务,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如今的我们,拥有电脑,还依旧抱怨数据不好计算。应该好好想想,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抱怨呢。
汽车工程展厅展示了一些汽车部件,及汽车的拆解模型。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他的内部结构。了解了汽车运行的内部工作情况。此外我原来在网上新闻看到,馆内有老者看到拖拉机时惊呼“东方红”,就对一角钱纸币上女拖拉机手驾驶的老式拖拉机增加了我的注意。见到实物时,真有种想要上去驾驶的冲动,就是这些马力十足的拖拉机加速了生产速率,更带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望着它锈迹斑斑的履带,我仿佛感受到那是大生产时拖拉机隆隆的轰响,更感受到人们斗志昂扬,激情澎湃拧成一股绳的建设热情。不过,我所怀念的这些现在已经不在了。
机械展厅的各种展品让我对此前的金工实习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展出了数控加工等多种加工设备。当时在车间操纵数控机床加工的圆管现还保留在在我写字台右边的抽屉里,这也是我颇为得意的一个成果。展厅中3d打印机展区令我印象深刻,因为跟我们建筑学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我看到一体化打印的展品上的交接凹凸部分居然如此细腻,加之听到同学说工大已经成功设计出3d打印机时而感到无比骄傲。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将打印机捐赠给我们学院几台。可以了却我们建艺学子无法制作精细的建筑模型的遗憾。
生物标本展厅是我比较钟意的展厅之一。标本是对故去的动物一种怀念,也凝固了他们生命中的一个瞬间。高中念书时,生物是我最喜欢的课程。当我看到数目众多的标本,而感到异常兴奋,真是一饱眼福了。大三的时候参观北京林业大学的动植物标本馆时,就被制作精美,介绍详细的标本而深深吸引。现如今,看到工大的标本展,完全不逊色与北京林业大学的展厅。我很激动,真心希望能一起参与制作标本。
航空航天工程展厅展示了天宫一号模型。这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仍然能记得从电视上看到的那一刻。但我们看到的是,最后发射时的璀璨和光芒,可我们更应该了解的是这背后每一寸技术研发的进步,每一处细节的精密准备,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幻想。从媒体的一些报道就可以看出安全准备工作有多么精心和严谨。“天宫”一号承载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让这个梦想变为现实,不仅仅需要科学与探索的精神,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做好种种设计、制造、安装、发射等工作。
走出大门,突然抬头看到蓝天,点滴感触突然涌上心头。那一件件虽然陈旧但精致的器件,当年曾经被使用的机床似乎在讲述着他们的峥嵘岁月,锈迹的斑驳也掩盖不住当年的辉煌。我仿佛看到我们的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这段艰辛历程,深深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国家要强盛,在国际社会更有影响力,离不开国家的工业发展。工业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整体水平,这离不开每一代人的艰苦奋斗,离不开我们民族工业的创新发展。看着过去机器与现代机器的对比,看着历史和现在的对比,看着中国和世界的对比,这一切告诉我们的工业同样可以辉煌,同样可以让国人骄傲。背后每一代人的心血汗水我们都不能忘记,这同样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积极进取,把握时代潮流,紧跟世界脚步,运用智慧不断创新,为现代创新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当代大学生同样需要跟上时代脚步,脚踏实地把我们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学好,学牢。不断学习先进理念知识,树立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信念,摆正学习态度,为中国现代工业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还有我的一点小建议:
1.合肥工大毕竟已工科专业为主,工程认知博物馆应该明显位置,而不是位于综合楼的负一层,比如在金工实习车间基地周边单独建设工程认知博物馆,这样一来可以和金工课程紧密结合,二来可以使认知博物馆能更好的被学生所知。
2.定期举行各种工程知识培训,比如简易家电电路维修,机械组装等。取代现如今的只有课程结束后才有展览的机会,也不至于到大四时才觉得工程知识也尤为吸引我。
3.展览馆展示方式相对单一,可采取更为丰富的展示形式,如动画,交互展示。比如可设计二位码取代文字解说。当观众面对感兴趣展品利用手机扫描展品边的二维码就可以对展品有进一步了解。也可以将交互设计引入,可以设置模拟驾驶汽车,拖拉机等互动游戏。
第二篇:工程认知博物馆感悟范文今日我们全班参观的是学校的工程认知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合工大学的翡翠湖校区内综合楼东侧负一层,博物馆分为电气工程厅、材料工程厅、汽车工程厅、机械工程厅、生物标本馆、电子信息厅、资源与环境、交通、土木与水利、生物与食品、化学工程、航空航天、船舶、国防科技、综合科技工程等展厅。收集了早期的工程机械、通用机械、汽车、电子产品等设备1000余件。
进入博物馆后,我们先后参观了电子信息工程展厅、汽车工程展厅等展厅。看着展厅展示的实物、图片以及相关解说,结合展厅提出的问题,带着自己的探索兴趣进行参观,使自己在金工动手实践的过程之余,也丰富了自己的相关知识。
电子信息工程展厅的手摇计算机非常有趣,上面有很多的数字按键,顶端还有旋转手柄。在我国研制第一个原子弹的时候,用的就是这样的手摇式计算器。这种计算器和我们今天的计算器功能类似,不过还可计算平方数、立方数、开平方、开立方,如果需要输入三角函数和对数,就需要查表。这种手摇计算器要用手摇作为动力。想想当时的操作不便,计算还需手摇。但科学先驱们在攻克如此繁重的科学工程时,克服种种不便,以顽强的精神完美地完成了任务,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如今的我们,拥有电脑,还依旧抱怨数据不好计算。应该好好想想,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抱怨呢。
汽车工程展厅展示了一些汽车部件,及汽车的拆解模型。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他的内部结构。了解了汽车运行的内部工作情况。此外我原来在网上新闻看到,馆内有老者看到拖拉机时惊呼“东方红”,就对一角钱纸币上女拖拉机手驾驶的老式拖拉机增加了我的注意。见到实物时,真有种想要上去驾驶的冲动,就是这些马力十足的拖拉机加速了生产速率,更带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望着它锈迹斑斑的履带,我仿佛感受到那是大生产时拖拉机隆隆的轰响,更感受到人们斗志昂扬,激情澎湃拧成一股绳的建设热情。不过,我所怀念的这些现在已经不在了。
机械展厅的各种展品让我对此前的金工实习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展出了数控加工等多种加工设备。当时在车间操纵数控机床加工的圆管现还保留在在我写字台右边的抽屉里,这也是我颇为得意的一个成果。展厅中3d打印机展区令我印象深刻,因为跟我们建筑学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我看到一体化打印的展品上的交接凹凸部分居然如此细腻,加之听到同学说工大已经成功设计出3d打印机时而感到无比骄傲。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将打印机捐赠给我们学院几台。可以了却我们建艺学子无法制作精细的建筑模型的遗憾。
生物标本展厅是我比较钟意的展厅之一。标本是对故去的动物一种怀念,也凝固了他们生命中的一个瞬间。高中念书时,生物是我最喜欢的课程。当我看到数目众多的标本,而感到异常兴奋,真是一饱眼福了。大三的时候参观北京林业大学的动植物标本馆时,就被制作精美,介绍详细的标本而深深吸引。现如今,看到工大的标本展,完全不逊色与北京林业大学的展厅。我很激动,真心希望能一起参与制作标本。
航空航天工程展厅展示了天宫一号模型。这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仍然能记得从电视上看到的那一刻。但我们看到的是,最后发射时的璀璨和光芒,可我们更应该了解的是这背后每一寸技术研发的进步,每一处细节的精密准备,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幻想。从媒体的一些报道就可以看出安全准备工作有多么精心和严谨。“天宫”一号承载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让这个梦想变为现实,不仅仅需要科学与探索的精神,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做好种种设计、制造、安装、发射等工作。
走出大门,突然抬头看到蓝天,点滴感触突然涌上心头。那一件件虽然陈旧但精致的器件,当年曾经被使用的机床似乎在讲述着他们的峥嵘岁月,锈迹的斑驳也掩盖不住当年的辉煌。我仿佛看到我们的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这段艰辛历程,深深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国家要强盛,在国际社会更有影响力,离不开国家的工业发展。工业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整体水平,这离不开每一代人的艰苦奋斗,离不开我们民族工业的创新发展。看
着过去机器与现代机器的对比,看着历史和现在的对比,看着中国和世界的对比,这一切告诉我们的工业同样可以辉煌,同样可以让国人骄傲。背后每一代人的心血汗水我们都不能忘记,这同样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积极进取,把握时代潮流,紧跟世界脚步,运用智慧不断创新,为现代创新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当代大学生同样需要跟上时代脚步,脚踏实地把我们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学好,学牢。不断学习先进理念知识,树立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信念,摆正学习态度,为中国现代工业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还有我的一点小建议:
1.合肥工大毕竟已工科专业为主,工程认知博物馆应该明显位置,而不是位于综合楼的负一层,比如在金工实习车间基地周边单独建设工程认知博物馆,这样一来可以和金工课程紧密结合,二来可以使认知博物馆能更好的被学生所知。
2.定期举行各种工程知识培训,比如简易家电电路维修,机械组装等。取代现如今的只有课程结束后才有展览的机会,也不至于到大四时才觉得工程知识也尤为吸引我。
3.展览馆展示方式相对单一,可采取更为丰富的展示形式,如动画,交互展示。比如可设计二位码取代文字解说。当观众面对感兴趣展品利用手机扫描展品边的二维码就可以对展品有进一步了解。也可以将交互设计引入,可以设置模拟驾驶汽车,拖拉机等互动游戏。
第三篇:工程认知博物馆参观体会工程认知博物馆参观体会
2014年5月21日,我们在工培中心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的工程认知博物馆。早就了解到合肥工业大学工程认知博物馆属合肥工业大学全额出资的公益性教育基地,由国家教育部基地专项经费投资建设和管理。它也是彰显我们合肥工业大学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支撑学校的“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的一面旗帜。
进入工程认知博物馆内,66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划分为多个展厅,包括序厅、电气工程厅、材料工程厅、汽车工程厅、机械工程厅、生物工程厅、电子信息厅、放映厅共8个展厅,利用文字、图片、实物、模型、宣传片等多种形式介绍了各类先进的机械和电子产品在农业、工业、军工领域中的应用,让我们的视野大为开阔的同时,更了解了各领域技术的发展及沿革。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其次是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由于负责的展厅是汽车工程方面的,既是自己感兴趣的,又是不是太精通的。很多的展品都是第一次见,很难得。通过老师的细致讲解,结合实物的具体分析,我们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家在一起,有问题共同讨论,有哪里不会就向老师请教。遇到参观者的提问,不能解答的我们就课下抽时间找书找资料,自己琢磨。慢慢的,我们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所拥有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既开阔了眼界,又提升了自己。真的非常感谢大家,感谢老师能给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一个舞台。
最后,还有一点是值得总结的,那就是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精诚合作。通过这半年的经历,我深深的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有时想做成一件事,只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集体的潜力却是无穷的。如何最大限度的提升集体的凝聚力,尽可能地使集体中每个人的作用得以发挥,成了以后我在工作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总之,这次经历对我自己来说收获还是蛮大的,虽然是做志愿服务,虽然有时有点辛苦,但那一切在现在想想都是值得的。人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经历中才渐渐凸显出它的价值的,所以,有付出,就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