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我州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强调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我们履行新时代文化建设新使命、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州依然存在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充分、部分农村地区文化短板突出等问题。20**年,全州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比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占gdp比重低*.**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化、数字化程度低,高端品牌产品少,文旅融合发展不充分。对此,笔者认为,全州宣传文化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不断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以“五个聚焦”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使命任务”,着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建立健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长效机制,紧紧围绕**文化主题,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做好全面小康、建党百年、民族团结、伟大复兴等重大题材创作工作,推出一批具备**风范、体现一流水准的精品力作。完善文艺演艺配套设施,结合新兴演出需求,丰富演出表现形式,大力发展沉浸式演出、在线演出、云演出等新业态,提高观演体验度、参与度和满意度。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科学谋划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支持文艺院团与文化演出场所合作开展驻场演出,打造区域性演出中心,不断拓展运营平台辐射范围,吸引全国优秀剧目参与平台展演,做大做强**演艺中心品牌效应。积极选送全州优秀文艺作品参与国家级和省级重大艺术活动竞演角逐,进一步提升举办、承办重大文艺活动的水平和质量,讲好**好故事、传递**好声音、展示**新形象。

聚焦“惠民服务”,着力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指示精神,积极创建全国文物保护示范区,抓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推进文物合理开发利用,推进**茶马古道、太和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发一批文博旅游精品项目。紧紧围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目标,加大国家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传承人申报力度,加快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精心组织开展传承人服务,完善传承人档案,掌握了解各项传承动态,切实保护好非物质文化“活的遗产”。创新深化文旅融合,积极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非遗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推出系列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推动表演艺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进景区景聚焦“政策体系”,着力培育壮大文化产业规模积极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培育打造文化娱乐、文博遗产、文创演艺、研学旅行等文化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效应,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推动**、****银铜器等产业园区争创国家级产业园区或基地。推进**国际健康小镇、**苍山国际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等高品质酒店,因地制宜打造“半山酒店”旅行综合服务产品,强化智慧旅游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文化旅游商品加工基地,开发具有**特色的多样化名特商品。扶持一批红色旅游示范项目,创意推出一批重点旅游演艺节目,培育一批影响力强的节庆赛事品牌,着力建设辐射**、牵引省内外、互通毗邻各州市的多维度空间文化旅游市场,推动全州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聚焦“交流合作”,着力提升文化旅游品牌魅力

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老挝、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积极对接国际航线;瞄准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务实开展区域合作,积极参加国内外文化旅游展会活动,通过“旅游引进来”实现“文化走出去”,讲好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故事,促进民意相融、民心相通。围绕“风花雪月、自在**,健康生活来体验”主题,出版一本讲好**文化旅游故事的书籍,打造宣传好**文化之都、康养之都的亮丽名片。整合宣传**,打造文旅宣传矩阵。加强**文旅新产品、新业态、网红打卡地的宣传推广,持续开展大滇西旅游环线、婚礼目的地等重点工作的宣传,全面提升**美誉度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