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的思考

当前,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在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如何应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有效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市开放型经济质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笔者以为,在当前的招商引资工作中,要突出做到“四要、四不要”:

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要饥不择食

招商引资切忌饥不择食,盲目引进高耗能、高污染、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要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重点引进能够发挥本地产业优势的项目,做到“三个认真”:

1、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从20xx年12月1日起施行。新目录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体现了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实行节能减排目标的思路。国家把外商投资直接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联系起来,希望今后外资能逐渐向附加值高的产业转移,引导外商投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环节和基础设施。对于国家限制外资投资的行业、项目,在立项审批和项目操作过程中当然会有许多要求和限制,必将制约项目的顺利落户和成功发展。这类项目很难引起外商兴趣,不宜拿出去招商,浪费我们宝贵的招商时间和招商费用。所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按照产业招商目录进行招商。

2、认真对待产业转移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推动,国际产业和沿海产业、内资和外资向中部地区叠加转移的势头非常强劲,已成为我们招商引资的重要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一条捷径。我们要抓住时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在这一轮承接产业转移争抢大战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积极承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项目,防止引进高污染、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确保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些污染大、耗能大的企业,可以引导它们在进行整改到位的前提下创造出最大的经济价值,不能整改到位的坚决不准其进入。

3、认真了解各行业不同特点和要求。每个项目、行业、产业在准入条件、审批环节、环境保护、用工用地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招商引资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了解一些基本知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国家鼓励的行业、产业,要进一步完善用地、税收、规费、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一些限制性项目,要继续严把土地、信贷闸门,适当提高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

二、要确立重点招商方向,不要盲目出击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定位就没有自己的地位”。要深刻了解自己的比较优势,时刻掌握外界的发展态势,有方向、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工作,做到“三个明确”:

1、明确招商引资重点地区。宜春对内招商的重点是浙江、广东、福建、上海、江苏。这些地方民营经济发展得好,哪里有机会,就会往哪里发展。目前,我们40%的内资来自浙江。今后一段时间,仍然要把重点放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域。对外招商的重点是港、澳、台和东南亚国家。当然,在进一步扩大与东盟等区域的产业合作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与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区域合作,拓展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3、明确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精心打造特色工业园区。目前,全市9个省级开发区都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其中盐化工、煤电和建筑陶瓷基地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特色产业园。六大产业基地已进驻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企业,具备了较好的产业配套能力。要进一步创新工业园区的管理机制和开发机制,强化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重要功能,使得工业园区与招商引资不脱节。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开明的政策环境。开明的政策环境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前提,政策不优,环境难优;政策不活,经济难活。一套好政策就是一个明确的导向,能使投资者、经营者闻风而动、纷至沓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我们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凡是外地成功的做法,都可以大胆引用;凡是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试行;凡是上级政策和规定有一定弹性幅度的,都要从有利于宜春的发展出发,把涉及企业发展、投资条件、投资者的各种待遇等有关政策放到相对宽松的程度,放到企业和纳税人最满意的程度。

3、高效的政务环境。大力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并以此为核心全面建设江西最佳投资地,应该成为政府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基本思路。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部门和单位仍然存在纪律松弛、自由散漫、管理无章的现象,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仍然存在生冷硬顶、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问题。这些都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望,损害了宜春对外开放的形象,成为制约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并狠抓落实,努力创造全省一流、中部领先的政务环境,形成“洼地效应”,集聚资本、人才、技术和项目。

4、优美的居住环境。投资者如果寻找一个投资地不容易,那么寻找一个既适宜投资又适宜居住的地方更不容易。宜春作为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目前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我们要继续全力打造“城市名片”,解决海内外客商的就学、就医等问题,使宜春真正成为一个宜人、宜游、宜业、宜学、宜居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