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

内容提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和对象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影响或改变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原有的格局。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如何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营方式和经营范围的改变、经济体制的转换以及大量外来人口的增加等四方面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带来的影响,并从思想认识上、工作机制、教育内容、活动阵地等多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同时结合本人工作实际、经验体会以及所学的专业对做好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探讨。

邓小平说。“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改革愈深入,开放愈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愈趋健全、完善和成熟,思想政治工作愈重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只有遵循其客观规律,把工作做到点子上,做到心坎里,做得入情入理,才能收到实效。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主要看两条,一是思想统一,合力形成;二是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激发出来。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在基层,薄弱点和难点在农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农村基层是个大阵地,农民的教育是个大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和对象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变化

在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农村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影响或改变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原有的格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发生变化。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原来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比较突出的如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基层中的进村入户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困扰我们的一大难点。这些年,针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也花费了大量精力,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运作机制作了种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

为了解决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长期存在的“断层”问题,各县区积极采取措施,在各基层、各单位普遍推行了乡(镇)、村、队三级群众工作责任区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建立责任区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等措施,在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上进行新的尝试,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大量新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对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运转又带来新的变化和新的需求。如有的建制村因某种需要,或被撤销,或被改制;有些企业在调整中被关停并转等。这些情况造成一些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的自然消失;而在不少后来新涌现出来的经济组织或企业中,重新建立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的工作尚未同步跟上,或因种种原因而一时无法建立,以致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盲区”。这些新的情况、新的变化,对于开展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极为不利,应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是随着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的改变,受教育的对象主体在结构上发生变化。由于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农村中的劳动力结构较之以往几年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乡镇企业特别是“三资”企业的剧增,农民由原来亦工亦农转变为全工的人数大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涵江区现有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各种企业,即使一部分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或经商,或外出打工等,纯务农户比例越来越小,留在农村中的大都是老、弱、病、残、妇。不少农民将种田视为一种“业余型”的经济活动,或利用工余休息,或雇佣外地民工等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出现了两种情况:其一,接受思想教育的对象主体已转变为以上的企业职工,而不再是原来务农的农民,对他们的教育需要重新进行规划、调整,是迫在眉睫的事。其二,由于劳动力大量转移,原来设在生产队一级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机构,或因有关人员的抽调,或因其它原因趋于萎缩状态,有些实际上已名存实亡。在这种情况下,留在农村中的老、弱、病、残、妇等少数农民,已不再成为教育的主体对象,就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也是困难重重;有的生产队连年终召开分配大会也人马不齐,思想政治工作在这些队里呈现“空白”。据调查,目前在有些镇、村中,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的“断线”现象;在有的乡镇,经济实力成倍增强,但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空壳村”却时有所闻。

三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新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纯务农到多种经营,从种田务农到进厂做工,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使广大农民多方受益,市郊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普遍得到很大提高,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正在呈现一定程序上的复杂化。一些农民集体主义观念淡漠,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抬头,小农经济残余意识沉渣泛起;有的地方,集体财产被侵占蚕食,个别人只求自己发家致富,不惜损害集体和他人利益;少数党员干部党风不正,干群关系紧张;在一些地方,灭迹多年的封建迷信活动十分猖獗;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些基层单位光顾发展经济,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忽视了对农村青年(职工)进行思想教育,不少青年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缺乏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而不劳而获、追求享受等剥削阶级思想意识却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上述情况,有的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如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促使广大农民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已是时不我待。

四是随着大量外来人员的增加,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范围和内容有了变化。我市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市郊农村受其辐射、延伸的影响,各县区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数百万外地务工蜂拥来莆,除大部分流入市区外,其中涌入市郊的也有数十万之多。他们大多聚集、居住在市郊的城乡结合部;在市郊一些乡镇,外来务工人数超过了集镇常住人口数。他们基本上处于“三不管”状态:当地政府管不到,民工家乡的政府部门又不愿管,务工所在地的村、厂、街道又由于他们流动性大而不好管。这些外来人口中鱼龙混杂,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为流入地的经济建设辛勤工作,作出了可贵贡献;但其中也有一些不法之徒,违法犯罪,骚扰一方,严重危害了当地的社会治安。如何做好外来流动人口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也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新内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外来流动人口上还存在着的“死角”现象,是不容忽视的。

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变化明确地告诉我们,不强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将会给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就会在农村中“断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从这个高度上说,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需要我们长期、艰苦地探索、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实际工作的水平。

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症结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这里面既有历史因素的积淀,也有现实生活中观念碰撞所致;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着主观上的人为因素等。不可否认,在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基层党组织执政党的意识淡薄,看不到改革开放愈深入,经济愈发展,愈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意义,把思想政治工作看作是一般性,甚至可有可无的工作。这种认识误区的存在,影响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往往导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运转不力,存在不少问题。认真对此加以探讨研究,分析原因,找出症结,实属当务之急。笔者认为,造成目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是寓教于管,以实为主。要解决农村存在的问题,不仅要靠教育疏导,也要靠加强管理。教育与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两轮”,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教育是通过思想觉悟的提高来管理人,管理是通过外在约束的加强来教育人。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同时,还应建立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机制。把群众的事交给群众办,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促进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好转。就以江口镇为例,作为著名侨乡,企业多,职工近三万多人,外来人口多且流动性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度大,我们坚持以邓小平民主法制建设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两个为主、两个围绕、三个结合”进行宣传。“两个坚持”即: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引导为主;坚持以宣传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用法、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司法部门公正司法为主,弘扬正气。“两个围绕”即: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各个时期中心工作开展宣传,确保中心任务圆满完成;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民排忧解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开展宣传,进一步调动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积极性。“三个结合”即:做到面上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法制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法制宣传与解决突出涉法问题相结合,狠抓“四五”普法规划的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镇进程,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江口镇党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网络体系,不断把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新高度,以理论创新更好地推动和指导新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

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在基层工作的重要任务,应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的一项政治职责,列入工作计划,摆上议事日程,纳入考核范围。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切实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抓紧,措施上落实。要针对群众思想的新特点,大胆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管理制度,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基层干部的所得利益挂钩,促使他们有心思抓思想政治工作,舍得力气抓思想政治工作,敢于扎实抓思想政治工作。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越做越活,越做越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