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招商引资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省招商引资大会以及市党代会精神,认真盘点今年以来招商引资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查找短板不足,对我区的招商资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积能,为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提供强劲经济支撑。

回顾2021年及今年一季度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举旗定向、破冰攻坚,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得益于全区上下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不断夯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给企业家的产业投资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得益于行业部门精准务实、靠上服务,紧紧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定位,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云端招商,在更大范围嫁接资源、嵌入产业链供应链,招商精准度和落地率双提高,吸引了*等一批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在我区投资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市综合考核排名*。尤其是今年一季度,面对疫情严重冲击下,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位居*,*项目落地,招商工作取得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刚刚*汇报中提到招商引资机制不全、产业项目少、头部企业少、干部素质不一等问题,我认为找得比较准确,产生问题的原因剖析得也比较到位。我们必须要看清形势、把握大势,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增强抓招商的责任感紧迫感,明晰招商定位,创新招商方式,挖掘培育专业人才,聚焦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平台载体精准发力、善作善成,以招商促发展、抓项目、增后劲,把招商引资工作推向纵深。

下面,就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我再强调三点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我们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持续解放思想,进一步认识招商引资在提高经济增量、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方面的关键作用,牢固树立抓发展就要抓招商的理念,以招商引资稳增长扩增量、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增福祉,推动经济发展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快速扩张。

(二)精准招大引强。招商引资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战略、大举措、大工程,是实现赶超跨越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区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经济形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从全国各地招商引资实践上看,哪里更重视招商引资,哪里的发展就更快。近年来,不少地方产业链招商成效显著,为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发展态势来看,招商引资从最初“捡到篮子都是菜”,转变为现在根据产业规划、政策来精准谋划项目的“提着篮子选菜”,精准招商、选商择资已经成为招商引资的新常态、新思路。唯有始终牢牢把握精准这根弦,方能使招进的项目,更符合我区发展实际,提高招商效率和效益。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省市区产业定位,明确招什么商。充分认识到自身区位优势,明确拿什么招商、向哪落商。充分认识到重点产业链、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平台,明确从哪里招商。

一是全面对标对表,明确招什么商。要围绕省党代会确定的推进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定位,围绕市“十四五”规划“4+4”现代产业新体系(重点发展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生物医药、特色文化和旅游等4个主导产业,信息、新材料、金融、现代物流等4个优势产业)和我区* 现代产业体系,开展精准招商,大力招引头部企业、“三高”企业、人才智力,进一步激发转型升级新动能。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是加强服务抓落实。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既要重视项目引进,又要重视投资与建设,切实做好招商项目的全要素保障和全链条服务,加快推动项目投产达效。要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践行到具体服务行动中,坚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抓手,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等重点措施落地落实,营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要聚焦政策制定、落实上的堵点问题,完善营商政策、深入宣传政策、坚决兑现政策,打造“企业更满意”的政策环境;要严格规范执法检查,净化企业生产环境,打造“发展更有序”的市场环境;要强化政企协同,建立企业主体反馈信息清单机制,打造“关系更优良”的政商环境,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形成招商引资“洼地效应”。

四是强化考核抓落实。要运用“月排名、季通报、半年排位、全年考核”等方式,定期对各招商主体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公示,并运用好招商专项奖励资金,形成“干有目标、抓有重点、考有奖惩”的良性机制。

同志们,今年以来,我们有效应对疫情大战大考,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市,经济社会平稳有序,但是,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经济领域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奋战二季度、努力夺取“半年稳、半年红”对于稳预期、稳人心、稳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咬紧牙关、注重统筹,在宏观趋势上顺势而为、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在微观问题上聚焦聚力、点上发力、逐个突破,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不确定性,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