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摘要。近年来,贵州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成为贵州整个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引起了国内外旅游界的高度重视。在发展中,有的地方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如何认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关键在于处理好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关系,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就能促进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国分类号:f592.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10)01-0096-07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土地面积17,65万平方公里。全省近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在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文化,堪称文化千岛。近年来,贵州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成为贵州整个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引起了国内外旅游界的高度重视。但是纵观近今几年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发展迅速之余,有的地方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这些问题的表现何在。如何处理。才能使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就

在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方面,贵州在全国比较是走在前列的省份之一。1982年,黄果树瀑布景区附近的布依石头寨率先开展乡村旅游。随后,黔东南上郎德、青曼、西江苗寨等7个少数民族村寨相继开展了民族村寨旅游。1991年贵州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旅游扶贫的理念,其内涵就是推动乡村旅游特别是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以促进扶贫开发;1992年贵州省又确定了以旅游促进对外开放和脱贫致富的旅游业发展方向,把以旅游促进对外和脱贫致富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纳入了贵州省旅游业八

五、九五计划和到2010发展目标之中。在《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又提出:把乡村旅游作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按照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的要求,把人与自然高度民主和谐、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体验的乡村旅游发展成为旅游新亮点。近几年来,贵州省旅游局选择了一批旅游资源品位与价值高、对旅游者有相当吸引力,具有较好可进入性的村寨作为乡村旅游示范村寨,在发展思路、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其中主要也是民族村寨,首批推出了雷山凯里巴拉河苗族村寨群、贵定音寨布依族村寨群、黎平肇兴侗族村寨群、赤水丙安古镇等12个民族村寨群和古镇,实施通过乡村旅游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项目。贵州全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始终突出多民族文化特色,努力打造民族村寨旅游精品,全省第一批开展乡村旅游的8个村寨都是少数民族村寨,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特别是多彩贵州大型系列文艺活动推动了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力促进了民族村寨旅游的加快发展。2008年全省评审出362家规范化的乡村旅舍。黎平县肇兴侗寨等民族村寨己发展为具有世界影响乡村旅游精品,并通过在学校开设少数民族歌班、戏班,将少数民族歌舞列入当地中小学教学课程等途径,夯实以民族文化为灵魂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局、世界旅游组织和世界银行把贵州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联系点和观察点。2004年至2006年,贵州省连续举办了三届乡村旅游国际论坛,贵州发展乡村旅游以特取胜,以质取胜、保护第

一、原真性、促进人类公平发展等理念,得到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及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同。与此同时,贵州省还先后与法国、爱尔兰、新西兰、奥地利、美国、日本、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乡村旅游规划、示范项目、市场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与挪威政府合作,在贵州联合建立了4个村寨生态博物馆;与新西兰政府合作,在巴拉河流域开展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建设,形成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继续与世界银行合作,贷款6000万美元用于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发展项目以及乡村旅游接待设施建设。2008年贵州省乡村旅游接待旅客2930.79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接待旅客的35.95%,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105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6.1%,其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占总数的80%以上。贵州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也存在着以下制约因素:

(一)微观规划滞后,开发存在盲目性

贵州的乡村旅游的宏观规划在全国比较,是搞得比较好的。2006年,贵州就编制完成了《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将消除贫困、保护遗产、促进发展的理念贯穿其中,成为全国第一部省级乡村旅游规划。近几年来,贵州省制定了《贵州省乡村旅舍等级评定与管理》、《贵州省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试行)》、《贵州省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等标准,为引导乡村旅游向产业化、精品化、品牌化方向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微观规划即乡村景点规划上就相对滞后了。有的村寨在缺乏规划和策划的前提下,盲目开发旅游项目,只重规模、不讲质量,产品层次较低,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没有发挥乡村旅游应有的效应。有的未进行统筹安排,由经营者进行盲目的投资与开发,造成资源、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甚至于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和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尤其是一些乡村盲目追求旅游业的发展,破坏性的建设以及无规划的道路、餐馆、娱乐场所建设,占据了农村大量的农田,致使耕地面积逐年的减少。一些游客的随意采摘与践踏,也使得乡村旅游地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

(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特色不突出

贵州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各民族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都相当明显,有利于各地发挥优势形成乡村旅游特色。但在开发过程中有的地方由于过度强调经济效益,忽视对于民族文化深度的挖掘,因而开发存在盲目性,民族文化特色弱化,民族文化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特色双重流失。有的地方盲目模仿城镇的建筑风格,甚至在村民的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方面也盲目追求城镇风格,缺少民族文化内涵较深的特色旅游项目,有些农家乐主要就是打麻将,更有一些地方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为了吸引游客,不惜伪造民俗民风,这种做法所付出的代价就是乡村民族文化多样性和特色性逐步消失,最终失去民族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此外,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民族文化的肤浅理解也进入旅游项目设计中,观赏变成走马观花,参与变成了观看表演,体验变成了同质化的重复经历。大量外来游客对民族旅游地的文化冲击,使一些民族村寨旅游出现城市化、趋同化的倾向,影响了民族旅游产品的魅力,最终导致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p#分页标题#e#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游客的回头率低

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重要,从交通条件来说,城市近郊或风景名胜区的周边地带乡村旅游

的开发优势较为突出,但有一些民族村寨交通条件暂时还不具备的仍匆忙上马,结果由于无交通优势和客源基础,收益甚微。有的地方由于不具备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众多游客给农村带来大量的不可降解的废弃物质,还有的村寨道路、停车场、卫生间、电话等公共设施简陋,宾馆、饭店等食宿设施条件差,通讯信号差等问题导致乡村旅游地接待水平不高。近年来,自驾车游发展迅速,而一些乡村的道路设施不完善,旅游车辆通行不畅,

这些都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游客的回头率低的因素。

(四)旅游供应链尚末形成,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旅游供应链是指为了更好地提供旅游服务,在旅游者、旅游景点、旅行社、交通运输部门、酒店等部门之间形成的一条以服务传递为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产品设计、生产、组合、销售以及支持旅游者来到旅游目的地并进行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供应链。贵州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供应链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的协调配合还相当不够,导致乡村旅游分散经营、各自为战、规模零散、无序竞争等问题突出。而乡村旅游本身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等产业特征,各个要素彼此依赖性强,哪一方面缺失或不完善,都会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的综合接待能力,甚至影响到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五)旅游环境容量超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乡村旅游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当地农民、旅游企业、旅游者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在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中都具有各自的利益取向,但资源开发保护是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各利益主体必须在资源保护基础之上实现民族旅游区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因此,他们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①当地政府既是一个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同时扮演着管理者、生态保护倡导者、民族旅游区发展的支持者和旅游企业监督者等多重复杂的角色。在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中,涉及到不同级别的政府和不同利益团体与个人。利益驱动性会使政府在旅游规划决策时,特别是对一些民族敏感区和脆弱区行不违法但是不合理的旅游开发,造成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短期经济行为,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无序,导致乡村旅游的标签化。②当地农民既是利益主体,也是载体。随着乡村旅游业规模的扩大,乡村旅游对当地环境和民族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日剧增,旅游地居民的主客关系也开始发生转变,甚至发生抵触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农民对维护文化的自然性和原生性以及保护环境的参与性表现得更为被动。因此,当地农民角色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角色之间既是共同利益合作的过程,也是各自利益冲突的过程。③旅游企业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为乡村旅游民族文化环境系统注入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能量;另一方面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甚至是恢复的不可逆转性。因此,旅游企业尤其应遵循企业伦理道德,坚持环境影响最小化,处理好旅游收益和环保补偿的关系。同时,旅游企业与农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利互惠、良性循环的,尽可能地降低冲突。旅游企业要让社区居民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以切实保障社区参与和利益分配,进而调动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农民的参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游企业的低成本运作,并增加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属性中的原生性文化氛围,增强旅游产品的魅力要素。④旅游者相对更为遵循旅游生态伦理,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保护区或乡村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具有责任感。此外,旅游者还应当造福当地社区农民,保持对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并真实地反映当地文化价值观。总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只有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方利益主体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积极性,才能促使各方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共同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周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