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材料

解读巴彦淖尔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巴彦淖尔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为了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合理有序的发展,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明确城市定位和发展空间,2004年4月,巴彦淖尔市城市规划管理办公室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我市编制《巴彦淖尔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2005年11月11日,该规划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上轮总体规划同时废止。本期规划较为完整地描绘了巴彦淖尔市城市未来发展蓝图,必将对未来巴彦淖尔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历版规划回顾

1925年版,临河当时为小城镇,叫永济镇,规划制定人口规模为两千人,用地面积为1200亩(合80公顷),成为临河城区建设的第一张蓝图。

1956年版,由内蒙古自治区城建局规划设计处编制,在1958年做了“临河修订平面道路纵横断土方计算”,并由内蒙古自治区批准实施。

1960年版,内蒙古城市设计院和巴彦淖尔盟建设局对临河城区(称解放镇)的总平面图进行了修改和充实。1970年盟公署由磴口县迁到临河,使临河逐步成为全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建设速度加快。

1980年版(临河镇),城市规划对工业用地进行了调整,对有能力搬迁的项目,搬迁到东偏北的化工工业区,从而使西南现有工业区逐步成为以食品、机械和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区,1984该版规划年由自治区批复。1984年临河县升格为县级市,城市地位提升,城市规模扩大。

1990年版,临河城市规划解决了110国道穿越城区的矛盾,调整了市域公路布局,衔接了新区与老城的路网,拉开了中等城市的框架,为当时城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0年版,规划城市新区中心位于新华街和府东路交汇处,是集行政办公、金融、商贸、信息服务和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区;老城区沿胜利路建设城市商业中心区;在兴凯路与庆丰街交汇处、东升街与人民路交汇处、临五路与东兴路交汇处逐步形成三个城市商业副中心。

2004年4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巴彦淖尔市城市规划管理办公室委托,承担了巴彦淖尔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本期规划简介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建设要全面实施“十五”、“十一五”计划,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财政收入年增长2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为2010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建立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技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居民素质有明显提高,实现以健康向上、丰富多彩、服务群众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实现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公共秩序为主要标志的社会文明程度有明显提高。

城市性质:

开发绿色产品及新型工业为主的河套园林城市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对巴彦淖尔市中心城市的定位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中心城市之一,以开发绿色产品及新型工业为主的河套园林城市。将城市的地域特色体现在城市性质和定位中,对重塑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将起到促进作用。

城市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总人口达到50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0平公里左右

按照本次总体规划,至2020年巴彦淖尔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将达到50万人左右,进入大城市行列。其用地规模控制在50~70平方公里范围。这一目标的确定符合巴彦淖尔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城镇空间布局:

“两横、两纵、倒开字型”空间布局形态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的总体规划重新审视了巴彦淖尔市过去若干年城市空间发展历程,针对巴彦淖尔市城市实际提出了构建“两横、两纵、倒开字型”的城镇空间发展带战略,即以110国道、拉丹高速公路、包兰铁路沿线为城镇发展主轴;以沿阴山山脉固察线为城镇发展横向辅轴;以省道临赛线和省道五海线为两条城镇发展纵向辅轴。“两横、两纵”发展轴串联了巴彦淖尔市中心城市临河城区和六个旗(县)的中心城镇,囊括了巴彦淖尔市最主要的经济发展地区,是巴彦淖尔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

城镇结构:

中心城——旗(县)城镇——一般建制镇

在构建“两横、两纵”城镇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按照市域城镇人口104万进行地域空间安排,通过人口结构、城镇职能分析,规划期内巴彦淖尔市将形成“中心城—旗(县)城镇—一般建制镇”三级市域城镇结构。市域中心城为临河城区,是巴彦淖尔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本期规划中应以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实用型工业和生产服务业为主。县域中心城市为旗(县)城,为各自旗(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域以外的一般建制镇,主要职能划分为综合型、工业主导型、商贸流通型、交通枢纽型、旅游服务型、三农服务型等。

旅游发展规划:

鼓励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在充分分析巴彦淖尔市旅游资源优势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我市旅游业发展方向是:在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发展具有黄河文化特色、河套田园风光特色、草原民族风情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草原、湖泊、森林、黄河、沙漠、湿地相结合,最终形成以特色文化为龙头、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旅游空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特色的区域:一是以乌中旗、乌后旗及乌前旗北部等牧区为主的草原、边境旅游区。二是以临河区、杭锦后旗、五原县、乌前旗南部等农灌区为主的河套田园风光、休闲度假旅游区三是以磴口县为主,含杭锦后旗西北部的沙漠旅游区

市域交通规划:

形成“四横、三纵”等级公路网络,实现市到县、县到乡一小时,区、县到高速公路半小时的目标

本期规划确定规划期内市域交通规划发展目标为:公路网主骨架为四横三纵(四横为拉丹高速、110国道、五乌线、固查线,三纵为临赛线、临巴线、甘五线)。规划至2020年改造目前现有公路中乡道的等外公路和中低级路面,使2020年巴彦淖尔市所有等级公路全部达到具备高级或次高级路面的等级公路标准。全市每个乡(镇)、苏木至少通达一条次高级路面的等级公路。通过高等级公路、县乡公路的建设实现巴彦淖尔市到县、县到乡一小时工作圈和区、县到高速公路不超过半小时的目标。铁路为临哈铁路经阿盟进入乌拉特后旗境内,途经呼和温都儿镇后进入杭后与包兰铁路并轨。规划在修建甘其毛道口岸至西小召货运专线的同时预留甘其毛道、巴音杭盖、海流图、德岭山、西小召五个站场的用地。考虑完善的交通运输配套对国家资源和能源安全战略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本期规划对巴彦淖尔市民用机场做了预选,初步确定机场选址范围为:临河东30~50公里,五原隆兴昌镇西,阴山以南,靠近110国道和在建的拉丹高速公路间地域。

市域基础设施配置规划: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完善城市应急、防灾、减灾预警体系

本规划提出成立巴彦淖尔市综合防灾专门机构,加强防灾设施建设,完善抗震减灾体系,增加消防站点,加强消防水源建设,提高综合消防能力,完善人防工程配套设施,形成结构合理的城市应急防灾、减灾预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