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培育发展型文化的调研

第一篇: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培育发展型文化的调研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大方县通过对孙永春同志对全省组工干部提出的九个重点课题的调研报告的学习后,就如何提高如何把永春部长的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干部的综合素质,作出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党校的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党校教师的知识优势主要在政治理论方面,这样就出现了“学”与“用”的脱节,直接影响了干部参训的积极性。另外,进入干部队伍的门槛越来越高,干部的文化水平与知识层次越来越高,接受培训时对授课老师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在日益发展和变化的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出现了干部知识“需求”多样化与干部教育“供给”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广大干部急需学习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并且更应该注重实际应用能力这就要求要不断提高党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县一级党校教师素质。

(二)培训方法陈旧

现在,电脑网络等技术已经基本普及,但县一级教育培训方面用得却很少,惯用于“一言堂”、“填鸭式”的培训

方式。总体上来看,培训的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固定模式,形式较为单一,始终未能走出“家长式培训”的老套。如何实现党员干部“点菜”,培训部门“服务”也是值得探讨的。再就是“官办”培训与“市场”培训的效果,也是值得提出,大面上都有些许漂浮式、应付式的味道在其中,怎叫质量如何提高呢。所以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上,党校培训不要仅仅局限于村干部的培训,可否整合教学资源,将涉及到思想政治、政策法规、专业技能、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培训纳入一个机构培训,并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由县委组织部负责调度也是值得探讨的。

(三)干部培训上不严

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当作软任务,是一大通病。在每一次培训中都走形式、走过场、浪费时间,没重视效果,没有全面认识教育培训同干部成长、促进工作的关系,没有把干部的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有机结合起来,组织上在考核干部时,没有很好地把干部外出参加教育培训情况作为考核的指标来量化,在研究干部时注重了干部在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表现,而忽视了干部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给干部产生了一种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与学不好一个样,学与不学不影响提拔重用的错误认识。

二、采取的培训措施

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大方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提升党员干部执政意识和执政能力为重点,着力做好“四个套餐”,使教育培训成为党员干部“富脑提质”、“强身健体”的有效抓手,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强了党员干部带动致富、推动发展的能力。一是“营养餐”为党员干部“富脑”。大方县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把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党员干部业务素质水平的重要抓手,成立了教育培训领导机构,制定了《大方县2010—2013年党员教育培训规划》,落实了培训经费。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技术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异地考察学习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方式,定期邀请上级领导干部和省内外行业专家到县委党校传业授道、释疑解惑,作专题讲座,为党员干部教育输入了新鲜“血液”。在“请进来”的同时,针对全县教学资源的薄弱之处,积极组织乡科级干部、青年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走出去”接受学习培训,吸收新鲜“营养”,到上级机关、发达地区去开阔视野,学习新思想、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和机遇意识,确保了党员干部“营养充足”。2010年,全县调训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06人次,自主赴外培训乡科级干部50人,选派2名年轻干部分别到省直机关和地直单位挂职锻炼。通过采取自主承办培训、外聘专家面授、选派外出培训、组织一类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外出考察学习等培训方式,共培训党员干部48350人次。

二是“特色餐”为党员干部“提质”。在抓好理论培训、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大方县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训方式,

通过开设“空中课堂”、“帮学课堂”、“实践课堂”等特色培训教育方式,扩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增强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提升,激发创先争优的生机活力。一方面,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示范基地、远程教育“心连心传递袋”、远程教育入户工程等资源,有针对性制作了党建常识、养殖知识、种植知识等通俗易懂、生动直观学习课件,发放到村组,最大限度解决了农村党组织信息闭塞、学习资源匮乏、农村党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等学习培训难题,让农村党员学有所乐,乐得其所。

三是“自助餐”为党员干部“强身”。为确保教育培训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利用,避免对党员干部就同一类知识重复教育培训,大方县广泛推行“菜单式教学”模式,由培训方提供“菜单”,学员本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自身需求“自助点菜”,让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充电”,增长能力才敢,强化了学习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培训“菜单”的制作上,按照因地制宜、分类设计、科学合理的原则,打破单一的固定模式,将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内容扩展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大会议精神、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国土资源管理、维稳处突、新阶段扶贫开发、人口与计划生育等领域,将农村党员的培训内容扩大到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现代烟草种植、中药材种植、蔬菜种植、种草养羊、建筑工程等方面,丰富了教育培训内容,扩宽了党员干部的选择范围,提高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科学性。2010年,大方县以党校为培训基地,举办“菜单式教学”模式党员干部培训班42期2654人,分期分批

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到羊场镇桶井村、大方镇对江村学习培训共计800多人(次)。

四是“廉政餐”为党员干部“健体”。针对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淡化,学习、思想、工作和生活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情况,大方县通过认真组织开展“践行宗旨”教育活动,编排廉政文艺节目,开展廉政文化下乡活动,制作警示教育片,组织廉政知识测试等一系列措施,请党员干部吃“廉政餐”,给党员干部打“预防针”、定期“晒太阳”,让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思想上、身心上的纯洁与健康。2010年,全县组织开展廉政文化“三下乡”、“四进社区”慰问演出22场次;组织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千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制作《贪无归路》警示教育片1000多份,编印《大方县反腐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

(二)》3600册;组织15860名党员干部参加《廉政准则》的知识测试活动,全覆盖、全方位提高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增强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一)是优化培训资源,强化保障能力。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宽途径,努力构建“大基地、大课堂、大师资”的新格局,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保障能力。要以“分工明确、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为目标,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整合利用其他各种优质培训资源,加快建设立体化、开放式的培训基地网络。要重点抓好师资

队伍建设。采取挂职锻炼、进修深造、承担重大科研课题、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在加强专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整合、优化兼职培训师资资源,努力实现师资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要进一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授课比例,聘请一些既有一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市、县领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先进模范人物授课,让学员在学习理论、增强党性的同时掌握具体实用的工作方法。

(二)是优化培训方法,增强其吸引力。要建立培训需求调研制度。制定培训计划时,要充分听取干部所在地方、所在部门党政领导和干部本人的意见,对于重要班次和重点对象的培训,要建立反映培训需求的动态反馈机制;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专题研究为主、以短期培训为主、以小班教学为主设置班次,举办“短、专、快”的培训班次,逐步做到分类别分专题进行培训。对中长期综合类培训班次,要分阶段、分专题安排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可安排学员到机关、基层、企事业单位进行课题调研和实践体验。推广课堂讲授、现场教学、互动研讨“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要采取菜单式自主选学、专题讲座自主选学和音像资料自主选学等形式,组织学员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要建

立和完善统一的教学资源网络,大力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逐步建立全覆盖的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上拉长干部培训链条;积极争取开办各种不同类型的短期培训班让每个干部都有机会参加学习,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措施、发展的本领,提升抓发展的能力。

(三)是优化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要采用不同的培训形式、安排有针对性的内容对干部进行培训,从而把组织要求、岗位要求和干部个性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头脑,培养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内容具有强制性,务必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灌输。必须针对干部的工作岗位,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对年轻基层干部开展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心理情绪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训;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则要突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开阔其视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对直接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则要突出经济形势和经济理论培训,从而使干部能更好地胜任岗位职责。必须坚持按需施教,突出岗位培训和个性化需求培训。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传统文化等知识的培训,着力提高其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当前,特别要突出新型工业化、城镇规

划建设与管理、农业现代化、项目建设、财政金融管理、危机管理、招商引资等方面的重点培训。

(四)是优化培训管理,强化考核督促。引导干部时刻保持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警醒和不学习就要被不断发展的社会所淘汰的观念,强化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切实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要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领导班子的任期目标,在实绩考核中,将完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加强和改进对学员的考核评定。建立完善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对干部参加培训期间的表现、学习成绩特别是党性锻炼等情况,要评出等次,记入培训档案,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对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干部,要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要加强和改进对培训机构的质量评估及师资队伍的管理,探索建立符合干部培训特点的师资考核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审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落实激励措施,对学习成绩优异,学有所长、学有所成的干部给予一定奖励,并优先提拔使用,要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创新、知识更新,对教有所长、教有所成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适时提高政治经济待遇,对条件好、资源优的培训基地,以一定的形式加以固定,从而在基地、教师、学员三者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充分调动

各方面的积极性。总之,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要尽一切努力,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活泼”。

一、**广场文化兴起的背景

**市街心文化广场是在1996年撤县设市作为市政工程的一部分修建的,当时是出于改善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到当地投资兴业、居家从商,经济发展和经营城市的需要,将广场修建得优美些。1998年作为全疆最早启动的县市文化广场,它起了最初的示范性作用,带动了全疆县市文化广场的兴起。广场文化的兴起与市民文化

的形成相关。在广场修建伊始,街心文化广场的作用与功能是政治性的,只用于政治集会、游行和节日庆典的举行。1998年启动文化广场以来,街心文化广场除了改善环境,吸引投资、发展经济的目的外,更增加了给市民提供娱乐休闲的空间,市民养生保健,在空地跳舞、练拳等体育活动的功能。广场文化的出现正符合市民精神生活的渴求.填补与充实了他们的余暇时间,市民参与广场文化建设,不仅是市民对政府提倡精抻文明的积极响应。也成为他们发展自身的内在要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广场文化正是在市民物质与精神都具备的良好的基础上.在政府提倡,引导和市民主动参与的双重推动下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的。

二、**广场文化的现状

一是政府牵头,各单位广泛参与。近年来**市每年年初就作出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实现了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

范化。全市的8个文化广场每年都举办大型活动60多场次,演出节目800多个,参与单位近150个,参与人数5000多人,观众达10万多人(次),极大地丰富了我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形成了“党委政府倡导、文化部门指导、单位主办、社会联办”的广场文化建设格局,对推动起广场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是自发组织,市民自娱自乐。市区居民当中有一定文艺专长、爱好戏曲、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老年朋友们自发组织成立了老年人戏曲队、老年人木兰剑队、老年人秧歌队,老年人夕阳红艺术团等每天在文化广场自娱自乐,同时排练着各种节目,在节假日为居民群众登台亮相。

三是完善群众文化建设的指导机制。市文体局探索群众文化指导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联系,聘请专家及辖区内的文艺名人、具有文艺特长的市民,成立群众文化指导委员会,并将一批思

想品质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的热爱群众工作的市民骨干,采取了志愿者注册制度,形成了专业工作者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活动骨干,使群众文化建设有一支能战斗的文化队伍。

四是充分调动城市居民群众参与广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每年围绕鲜明的主题,精心设计各项活动,让更多的家庭走进活动中。活动形式上,提倡多样化,努力做到富有情趣,喜闻乐见,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中,注意把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组织起来,逐步建立和规范戏曲、体操等各种群众性的文化社团,组织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培育,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广场文化活动中来,使得广场文化成为市民休闲纳凉的一道文化大餐。

五是以城市广场文化为中心,向社区、学校、企业、军营辐射延伸。把群众文化的触角扩展到城区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校园

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广场文化存在的问题

1、我市的广场文化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城区范围,农村广场文化活动相对滞后。近年来我市投入大量的资金新建了哈图布呼镇、夹河子乡、西湖镇、西大沟镇文化广场,但因为种种原因,乡镇广场文化活动开展的不平衡。

2、广场文化活动中的节目质量不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要求。广场文化活动中存在一个文艺节目反复演,年年演,缺乏新意,或是照搬录象带、光碟上节目;符合群众口味,特色浓郁的节目少,新创作、编排的节目少,甚至还有滥竽充数的现象存在,使文化活动引力大大降低。

3、广场文化参与性不强。许多单位没有意识到广场文化的作用,以及广场文化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开展广场文化的活动中积极性不高,不能把最美的歌和最美的舞蹈奉献给市民。

4、广场文化活动经费紧张,场地有限、设备不足。广场文化的音响设备多年老化,灯光只是满足照明的需要,这与我市经济发展的步骤不协调。

四、对培育广场文化的思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树立新型学习观,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是公司一贯坚持的原则。近日,针对保安部的前期专业培训,公司又举办了一场全面的企业文化知识考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此次考试以公司企业文化理念、岗位职责、应急预案为主要内容,并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多种形式,对公司企业文化和岗位职责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核。保安部全体人员参加了这次考试,考试平均成绩达到优秀,精彩的解答分析体现出了全体人员对企业文化的熟知程度,也展现了公司员工对企业的热爱。考核加深了员工对企业文化从形式到内涵的理解,增强了对自己岗位职责的的认识,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知识培训考核对于提高员工素质,打造企业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在公司,每个部门都在积极的加强学习、追求进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打造文化型企业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