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能力理论视域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的再认识

长春工业大学

伟乔江艳

摘要。动态能力理论对高校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针对性。高校可以借鉴动态能力理论,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与引领功能的动态能力建设,使高校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和要素重现,提高自身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高校维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动态能力文化传承创新

reconsideringinnovativeculturalinheritanceconstructioninhigherinstitutionsunderthedynamiccompetencetheory

changchununiversityoftechnologysunweiqiaojiang-yan

abstract:thedynamiccompetencetheoryisatheoryquiteapplicableinpromotingtheinnovativeculturalinheritancebuildinginhighereducation.withthistheoryasreference,higherinstitutionscanenhancetheirinnovativeandguidingcompetenceinculturalinheritanceconstruction,sothattheycanconstantlyadapttotheeverchangingouterenvironment.andthroughtheintegrationofinnerandouterresourcesandthere-emergenceofmajorelements,higherinstitutionscanalsoraisetheacademicqualityofcollegestudents,thelevelofteachingandscientificresearchandthecapacityofsocialservice,thushelpinghigherinstitutionsenjoyanadvantageincompetition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keywords:dynamiccompetence;innovativeculturalinheritance

一、动态能力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动态能力的内涵

动态能力理论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依据市场变化的特点而产生的。市场环境日新月异,不论是技术环境、竞争环境,还是消费需求偏好的多元化都处在快速变化之中。在这种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或企业的成长都面临着冲击或破坏,能力理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身发展障碍,不能解释在动态市场中企业怎样获取竞争优势以及为某些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原因。在此背景下,蒂斯(peece)等学者首先提出动态能力的概念,但对内涵的解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归纳起来有五种:一是动态能力是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能力;二是动态能力是通过组织学习获得的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行为模式,用以产生和调整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三是动态能力是可以确认的明确流程或者常规惯例问题;四是动态能力是一种产生多样化业务的知识特性;五是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或者改变其作为竞争优势基础的能力。12

综合上述定义,本文提出高校动态能力是通过利用教育资源的吸收、整合以及学习、知识管理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战略能力,并进行整合和改进现有能力从而提高效率的能力,使高校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和发展优势。

(二)动态能力的特征

虽然学者们对动态能力内涵的认识存在差异,但他们对动态能力的特征认识基本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

1.价值性。动态能力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组织运营能力也就是职能能力。以核心能力的动态演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里的价值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根12冯俊文等著,习惯领域与能力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

李兴旺,王迎军,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综述与前瞻[j],当代经济,2004(10)。

本性好处,而且必须能够为组织获利。

2.开放性。动态能力强调建立从外部吸纳新知识的特殊能力,也强调组织将自身的能力与外部可利用的能力结合在一起的能力。于是,能力的范围便扩展到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上来,可以运用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和无边界组织等多种形式,形成一个开放、灵活双向的学习模式。

3.动态性。动态能力通过对职能能力的改变,而实现优势持续或持续成长。职能能力是组织谋生的本能,组织必须有职能能力,使其不断完成任务来求得生存。但是,当环境发生剧变时,组织职能能力的价值可能退化并还有可能阻碍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行动。此时,组织要有审时度势的动态能力,来更新现有职能能力或发展新职能能力以适应新环境。总之,动态能力是创造、扩展并重构现有的资源以生成新的价值来源的驱动因素。

4.时间性。在动态环境下组织要密切关注环境的动态变化,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动向做出评价,并迅速构建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所需要的资源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动态变化的超竞争环境中,积极对自身能力进行培养、开发、运用、维护和扬弃,从而构成动态非均衡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处于有利地位,只要组织保持一贯的快速行动,其竞争优势就可能会一直维持下去。

二、动态能力理论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的适应性

(一)动态能力的理论适用于高校在“超竞争”社会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在动荡的环境中,竞争优势的来源,一方面正以逐渐加快的速度被积累和创造出来,另一方面也被耗用和侵蚀掉。艾琳(r.d.alene)称这种现象为超竞争。在超竞争环境中,竞争内容变化日益加快,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逐渐降低,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基于以上思想,在秉承了熊彼特“创造性毁灭”思想的基础上,蒂斯等人提出动态能力理论。

当今高校也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组织和文化组织。在国际方面,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入,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依据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体制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市场,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优惠政策,获得最优秀的生源,以此对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作为资源的教育本身是稀缺的,如学校数量是有限的,使一些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被拒之高校门外等;二是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且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想想严重,导致教育供给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不能满足日益旺盛的教育需求,影响着择校、收费等一系列教育政策和教育行为。

这些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压力都加剧了我国高校之间的竞争,要想获得生存发展的能力,就必须不断创新,保持自身持续不断的竞争优势。这正是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二)动态能力理论适切于高校在文化转型中价值整合与重建

中国经济转型的时候,文化问题总是被推上前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化问题的核心是文化价值观念的重建和整合问题。高等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深层次的本质联系,文化转变问题必然在高等教育领域有着深刻的反映,高等教育也必然担负着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重要历史使命。

从高等教育内部来看,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之上的专门职业教育,其根本的特点是传授与研究相对高深的专门知识与学问,培养创新型、应用型

和复合型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系统是围绕文化传承创新与引领的功能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要通过知识这一纽带相联结,形成教育内部各要素特殊的联系方式,并且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教育者通过对文化知识传承、传播、加工制作,如:“一是选择文化,批判文化;二是传承文化,传播文化;三是适应文化,创新文化。”另一方面,受教育者通过对文化知识的认同与接受,而发展成文化人,才能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感动人、熏陶人、激励人、凝聚人,最终成为文化的创造者。但是,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文化知识”,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也并不是局限于教育内部,而是处于与外部沟通的不断的运动状态。表现为外部的文化不断地进人教育系统内部,而教育内部创造的文化又不断地输出于外部,从而教育创造直接的文化成果和发展了的人。人是文化转型的决定力量。3

高等教育和文化传承创新有着紧密的关系,高等教育肩负着价值重建与整合,一方面是文化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状态,它可以在外部力量推动下形成;另一方面是不同文化相互适应、协调等形成有机整体。这里的价值重建与整合正是符合动态能力理论,是组织整合和重构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职能性竞争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它反映了组织在选择的路径或战略以及既定的市场形势下获取新的竞争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它能使组织在面对一个变化的环境时,迅速整合,建立和重构组织内外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三、高校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动态能力”建设

3张应强著,文化转型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高效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动态能力”建设,就是要使高校的三大职能随着知识和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不断更新,形成创新性能力,促进要素之间关系的明晰和重组、整合和重构内外部资源,与生存发展环境相匹配,保持高校自身持续成长。

(一)要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与引领的中心,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都是为完成文化传承创新这个中心任务服务的。它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可见高校的三大职能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教学水平是高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体现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高校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校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科研的主力军,推动了科研进步,而科研成果又为教学提供新的科技文化知识,正如伯顿·克拉克认为:“科研本身是一个效率很高和非常有力的教学形式。”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高校人才资本的流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仅体现大学学术人员,而且也体现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为载体的人力资本的流动,这也是社会服务的重要方面。这种人力资本流动能提升大学竞争优势,又能促进企业发展。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者之间构成了互为双向流动关系,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教学和科研是基础,社会服务是目的。在以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应按照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本质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实现对文化知识的传承创新引领过程中,进行协调整合、学习和重构,这是动态能力的本质精神要求。

(二)要处理好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关系

学术性是高校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内在规定性,是对高深知识的一种追求。职业性则与学术性相对,其价值取向着重在于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培养学生从事有关专业实际工作的技能,即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

从大学的历程发展来看,学术性一直是大学的基本属性。社会需要大学来分析、批判、创造传播高深知识和探索新的领域。进入工业化时代,催生了高校为社会服务的第三职能,职业性又占据了一席之位。克拉克·科尔提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时代里,大学要以尽可能少的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高等学校通过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取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高校才能有存在的价值。

在新形势下,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在理论上明确了高等教育的文化价值和使命,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因此,在动态的环境中,高校应该把学术性和职业性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以及内部教育资源和能力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与重构,使二者科学、合理地匹配与发展,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科学发展、社会服务和育人的目的。

第二篇: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精选)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地位、方法

一、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社会进步的根本。“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先贤的文化概念生来就带有教育色彩,而高等教育更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近代以来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从萌芽到发展、壮大,始终肩负着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光荣传统和使命。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仅饱受列强摧残,更面临深刻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危机。从那时起,无数仁人志士开始深刻认识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但如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自发端以来始终努力探索的命题。京师大学堂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的办学方针。辛亥革命后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群体从文化角度深层次挖掘国家民族积贫积弱的根源以谋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方略的努力。高校知识分子深深参与其中,引领了时代潮流,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广大高校知识分子,引领着全国知识界、教育界、文化界以至整个社会的风气,中国社会革命的气象为之一新。

文化传承创新将产生博大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巨大的感召力量。文化传承创新,传承是前提,创新是动力。传承与创新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才能推进大学的现代化建设,增强现代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现代大学作为人类传播、创造、发展知识的文化高地,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更要创新发展文化;不仅要研究回答现实社会思想理论问题,更要研究回答人生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国家民族与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的精神动力。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继承,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文化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它是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特定范围的“文化体”和“文化群”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现代大学必须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营养。只有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大学才能获得丰厚的精神资源,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文化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理性目标;创新是终点的超越,平衡的打破,动态的延伸,高度的提升,敢想敢为,敢于超越。文化创新就是大力倡导敢为人先,敢于超越,敢于求异,敢于竞争。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是现代大学文化创新灵魂所在,是现代大学办学的普遍规律。

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地位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居于特殊的重要地位。首先,决定一切事业成败的关键是人才,而国家赋予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也包括文化专门人才),也就是培养未来的知识精英群体,其培养质量如何,尤其是文化育人的成效如何,对于文化强国的目标能否实现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其次,大学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它吸纳了大批致力于优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文化创新的守望者,而知识分子云集,使大学居于知识、思想、道德、价值的文化高地,成为各种思想碰撞、融合以及新文化、新思想诞生的重要场所。第三,大学以其富集文化人才和文化成果的巨大优势,通过人才培养、文化研究和服务社会,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第四,在全球化、国际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国际交流日益活跃,大学通过学术交流的渠道和形式,在研究、消化异质文化和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现代大学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关键在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

一个社会能不能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物的丰富。大学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要培养人才;人才的本质是人,有“才”而无“人”,就失去了大学的真谛。孔子当年反对樊迟学稼,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是看不起农人,而是强调士人的文化责任。相比起耕作,孔子认为文化上的使命是更重要的。如果大学过分强调技能教育而忽视文化育人,人格养成就可能产生不足。重技术轻教养,重应用轻基础,在文化方面已经有所偏失,亟须校正。现代化本质上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不仅仅是物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有文化底蕴;社会的创新进步,必须具有文化支撑。因此高等学校在文化文化传承创新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人才,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让世界看到中国,让国人了解世界,为中国与世界搭起一座相互沟通文化桥梁,是一所综合大学所应肩负起的责任与义务。何中华教授强调,“对于现在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我们所能做的,也是急需做的就是继续深化对文化的总结、挖掘,现在对我们传统文化的挖掘还不是很到位,我们应该明确我们有哪些文化精华,并将其中最有魅力的东西揭示出来,任何优秀的文化都有其吸引力,同化力,只是因为我们自身的疏忽与迷茫将他们遗忘、埋没了。在发掘文化的内涵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利用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传播出去,文化的挖掘与传播双管齐下,才能使我们的文化让更多的外国人认同、喜爱中国的特色文化,才能让中国的文化如种子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何中华教授的话一语中的,改进这些不足也就看到了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生根结果的希望。

三、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方法

(一)知识社会和知识管理层面,定位大学的使命

2l世纪是知识社会,西方管理学的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强调,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决定着21世纪管理的方向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组织形态是学习型组织。新型的学习型组织立足于文化。因此,大学在引领社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与过去相比将会有很大的不同。

知识社会是人类通向自身解放的一个中间环节。知识社会的特征,就是人的创新能力大大增加,社会的团队融合替代了等级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传承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大学需要适应知识社会的前瞻性需要。这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说的:“知识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他又说:“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个结合点需要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持久的有效的依托。

(二)文化核心层面,确定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人的行为是由内在价值观支配。我们的大学应把价值观培育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通过改进提升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落实到价值观培育和人格养成基础上。没有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创新很有可能走向狂妄;没有对真善美的价值认可,创新很有可能出现扭曲和欺诈;没有健全良好的人格,创新很有可能会被功利偏见所利用。任何技术性学习,都需要以精神的和人格的培育为基础。所以,大学应该根据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通过反思和改革完善教育内容,在文化创新中传承,与时代精神密切融合。

(三)国家和民族发展层面,确定文化传承创新的导向

我们的大学具有重视政治教育的传统,这应当肯定。政治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爱国理念,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责任感。文化传承创新需要导向,这种导向不是单纯的政治,还需要文化的支撑。单一的经济发展或者单一的政治主导,都有可能造成社会失衡。在大学的政治教育上,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就可能走偏,有可能出现道德人格与政治理念之间的脱节。过去历次政治运动造成的人格缺失和道德失落,同单一强调政治而忽视了文化支撑有一定关联。大学应该吸取这一教训,坚持并充实政治教育,文化和政治的:互相联结去培育学生,在政治概念中渗透进文化因子。大学不可能远离政治,关键在于与文化相结合,使它具有科学的说服力。形成传承创新的正确导向。

(四)人的全面发展层面,确定文化传承创新的内涵

文化传承创新,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而

二、二而一的整体。所以,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在大学教育的内容中如何体现,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把技能教育与品德教育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把价值观培育与科学方法结合起来。通过这三个结合,使大学教育的内涵有所丰富和提升。这一方面,需要进行具体论证,也可以通过试点进行探索。其目的,是解决专业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工业化之前的等级社会,社会分工妨碍着人的全面发展;工业化以后的社会,技术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事物的整体性,也阻碍着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传承创新,需要在专业化和整体化之间探索出一条新路。

(五)文化传承创新的方法,是会通和融合

文化传承创新不是一门学科、一个方面能够实现的,因此,在方法上,要通过会通和融合实现这一使命。在当前,文化的会通和融合,有四个层次:一是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会通融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科学发展迅速,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表现出比人文学者发挥更多的作用,但在一定意义上,学术的功利化和这种偏向有关。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需要重振人文学科,使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各学科能够同步发展,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二是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会通融合。从世界范围看,早在20世纪中期,英国学者斯诺,就提出了“两种文化”问题,即自然科学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缺乏沟通、互不理解的问题仍存在。要实现文化的传承创新,就要在这两种文化中消除偏见,三是学术与社会的会通融合。学术研究需要静思,但绝不是脱离社会。任何学术研究,都需要面向现实,与社会发展同步。这就需要大学重视社会实践,落实学者对社会责任的人文关怀,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四是人类与自然的会通融合。伴随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人类需要与环境、自然形成融洽关系。人类需要与环境、自然形成融洽关系。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需要在这一方面有新的突破。

第三篇:1“文化强省”视域下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文化强省”视域下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

【摘要】

在当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过程当中,通过加快发展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文化强国”是当下我们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范畴。湖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一个过渡地带,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它拥有多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而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中,体育项目的发展演变以及体育文化的传承也发展的更加多样化,如何结合当下市场经济下更好的推动“文化强省”工作,更好的弘扬和传承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成为当下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关键词】

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

一、“文化强省”的必要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当下国际社会的竞争当中,传统的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际交流日益密切,软实力的文化输出和输入比重不断增长,而如何借助本土的特色文化,来保持其国家发展的鲜明特色,夯实综合国力,是在当下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控的方向。中国作为四大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年来,国家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之上。体育作为文化传承的直观体现,形式多样,而且独具民族特色,受到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从而衍生出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各个民族在包容的大环境之下,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细分来看,各个省份的由于民族的不同,也形成了一些较为鲜明的特色。湖北省当中的武陵山区、巴山一代都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它们拥有十分鲜明的民族色彩,而且传统的体育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记忆,在实践的传承当中,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发展,实质上是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一种最直接的体现。商品的流通可以限制,但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明确的直接限制,只要拥有明确的信仰,拥有文化的解读者,那么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之后一样可以遍地开花。从马克思哲学辩证的角度来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在经历了反复的实践之后发现,没有一个国家和时期或者民族可以丢掉传统的文化。

因此,在当下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过程当中,借助发挥文化特色,来使得其自身拥有更强的支撑力,打造良好的形象,保持原有的特色,将其弘扬发展,才是当下所谓的创新社会当中,最好的创新,也是湖北省在对外发展和宣传当中,最好的“名片”。而且从湖北省长远发展来看,物质的硬实力还需要借助文化的软实力将其更好的深化,通过提升内涵,从而确保其在发展当中,拥有坚强的精神后盾,拥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强大的精神动力,才是文化价值发挥的重要方向。

二、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湖北省处于我国的第二阶梯之上,在第二阶梯省份当中,湖北省的民族数量较多,而且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长阳、武陵一代。它们的地理位置相较而言比较特殊,因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地理上的分布大多数是以西南、西北为主,作为一个中部发展省份而言,在地理位置上极具代表性。湖北省是东部发达地区与西南落后地区、集约农业区与粗放林牧业区的过渡地带,处于承东启西、东靠西移的战略地位,经济地理位置非常具有代表性。

在湖北生的少数民族当中,长阳、武陵一代是多民族融合的聚居地,全边区46个县市有3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布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00余万,占地区总人口的56.2%,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他们的地域具有一定的闭塞性,湖北省虽然处于中部省份,但是,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却因为褶皱山地,远离湘、鄂、川、黔四省中心城市,地域封闭,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但是也正是因为地域封闭、交通不变,他们本土的民族文化更具特色,没有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保留和传承的是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文化。

传统体育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劳动文化,是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健身性、大众性、竞技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由于生活习性的共性,体育文化会得到发展,但又因为民族习惯、信仰的不同,从而使得湖北省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独具特色。这些特点决定了新时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应顺应文化发展形势的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任其随波逐流。

三、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开发的瓶颈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开展学术讲座、科普讲座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要建立有效的载体。要积极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及性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举办各类学术讲座,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向学生介绍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如广东医学院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举办校、院两级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和大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成立本科生科研站或科技指导协会(小组),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参加各种创新竞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挑战杯”全国、全省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全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重要的科技创新竞赛。

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使学生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延续性的特点,因此高校应重视建设一些高水平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基地,以这些基地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强化其孵化功能。如广东医学院加强与企业、医院等单位合作,建立了三十多所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和二十多个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人才竞争的要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