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信息化策略分析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残疾人康复档案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确保档案管理质量与效率提升,让残疾人康复档案价值得到真正体现。本文简述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并提出加快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当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为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提供了便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中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能系统了解康复需求、保证档案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也为管理、宣传和督导残疾人康复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此,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在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中增加投入,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支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体现出残疾人康复档案应有的价值。

一、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系统了解康复需求。传统残疾人康复档案依托纸质媒介具有信息分散、查阅复杂、不易保存等不利因素,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数字化档案,能够设置不同数据单元,分别保存致残原因、治疗历史及效果、康复方案、康复治疗历史及效果等个性化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综合分析,便于康复治疗医师等精准了解每一个人的不同情况,从而系统了解康复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策略,提高个体康复效果。

(二)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效率。采取信息化技术管理残疾人康复档案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大幅度减少人力、财力与物力的投入,满足新形势下对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自动化水平将实现提升,涵盖了归档、存储、鉴定、统计与分析等环节,促使档案实体管理得到简化。这样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从繁琐的工作中得到解脱,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档案开发与利用中。信息技术促使实体档案管理更加便捷,为档案原件保护提供了可靠保障,残疾人康复档案通过数字化处理,并合理选用格式,能够让所有档案信息实现妥善保存。

(三)改善档案服务工作质量。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让用户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在档案信息需求上得到了满足。第一,让检索更加便捷。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极强,能够一次或多次输入目录数据,在多个角度实现对档案的查询,确保用户多元化检索需求得到满足。第二,保证了查询的高效性。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减少档案检索时间,也提升了档案查全率与查准率。第三,促使档案服务内容与方式多元化。残疾人康复档案能够通过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让档案信息与其他数字信息密切结合,用户利用超链接、超媒体等方式实现快速便捷访问,或者是借助微信、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服务。这样用户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立体的信息内容,获取服务的渠道也变得多元化,而对残疾人康复档案利用者来说,通常是有障碍的残疾人,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足不出户就能获取相关档案信息,消除了他们出门与沟通方面的难题。

(四)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管理与宣传。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加快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能够保证服务质量的提升,加大部门业务整合力度,将残疾人基础数据与既有成果利用起来,达到数据对接共享的目的,让残疾人康复服务措施的制定有可靠依据,为残疾人康复服务督导检查创造了便利。提升残疾人康复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能够让残疾人康复事业得到多角度宣传,将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效果呈现出来。这样更多人利用档案能够了解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后身体功能恢复情况,调动残疾人参与康复的积极性,逐步引起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康复的关注。

二、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赵春华.新时期如何加强残疾人档案管理[j].兰台内外,2016(03):69.

[3]曹霞.加强残疾人档案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4(11):269.

[4]梁海涛.浅谈加强残疾人康复业务档案的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4(07):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