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等精神,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以主产业为依托,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的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配合国家和省农业厅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紧紧围绕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热带现代农业及促进我县农民增收的需求,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扶持政策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生产经营型创业培训,不断提高我县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撑。

二、培训目标任务

今年培训任务是200人。培训对象,具有农村户口、年龄在16周岁至55周岁,且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或普通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回乡青年。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决定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农业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扶贫办、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县畜牧兽医局、县渔业局、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具体负责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人员由县农业局同志担任。

四、组织实施

1、培训基地认定,根据2014年省农业厅出台《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机构认定办法》,结合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新的培训需求和办法,重新认定了县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力元职业培训学校和新阳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我县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培育实施单位

2、任务分解

①县农业局阳光办委托力元职业培训学校承担培训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200人(其中:镇村培训割胶工100人,什运乡三联村培训割胶工50人,上安乡长安村培训黄鳝鱼养殖50人,吊罗山乡什插村培训山鸡养殖50人的培训实施任务)

②县农业局阳光办委托新阳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承担培训生产经营型农民创业50人,

3、培训实施、各培训基地要严格按照省农业厅编制培训规范要求,结合下达的培训任务,认真编制教学计划,选择或聘任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培训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培训和实训工作,从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确保学时数、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各培训基地要根据培训内容,选择或编写内容规范,表述通俗易懂、实作具体、有针对性,一学就会,适宜农民的培训教材,确保培训质量,各培训班需要指定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要通过学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和自我管理,保证整个培训工作顺畅有序,培训结束后,培训基地要根据分类培训规范和教学情况组织结业考试(笔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并将考试试卷和成绩归入培训档案,以备省农业厅检查抽查

4、项目监管

①公示制度,通过张贴公示认定实施培训基地和单位的教学设施设备、师资队伍的办学能力的基本情况,公示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工作、培训时间、收费标准、补贴方式等相关信息内容、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

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多层次、多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张贴挂图和发放资料宣传农村劳动力培训有关政策;二是总结宣传我县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过程汇总好的机制、模式经验和做法;三是宣传典型经验和学业突出学员的事迹,及时向上级阳光办、农业信息网报送培训动态和经验材料

5、加强调查研究。调查劳动力培训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围绕阳光工程更好地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服务村域经济发展,认真开展阳光工程调研,总结经验,树立典型,通过典型抓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大力推动阳光工程各项培训深入开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