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及省委十一届十次、十一次全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坚持供给侧、需求侧协调推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特”“优”战略为引领,扎实推进三大战略、五大出口(商贸)平台、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致力打造全国中部地区乡村振兴样板省,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xxxx年,农业“特”“优”战略深入推进,第一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在xxxx万亩、xxx.x亿公斤以上,生猪产业平稳发展,存栏达到xxx万头以上。一产增加值增速明显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产值突破xxxx亿元。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x%以上。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改革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到xxxx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有机贯通,三大战略、五大出口(商贸)平台、十大产业集群及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取得显著成效,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 

(三)分类指导,统筹推进。依据县域人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规模和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等因素,将全省xxx个县(市、区)划分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统筹政策支持、资金项目、成效考核,分类指导推进。先行示范县,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市辖区或省内县域经济总体发展相对较快的xx个县(市、区)。重点任务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到xxxx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推进县,即县域经济水平基本处于全省平均或中上水平,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xx个县(市、区)。重点任务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以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现代化,到xxxx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重点帮扶县,即县域经济发展、产业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总体比较薄弱的xx个县(区)。重点任务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xxxx年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平稳过渡、有效衔接。 

二、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四)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x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适应目标任务变化,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推动超常规举措向常态化帮扶转变、阶段性攻坚向可持续发展转变,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新政策出台实施前,原有政策一律不能退,力度不能减,确保政策连续性。 

(五)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充分运用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加强数据共享对接,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度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跟踪监测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促进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可融入。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 

(六)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抓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稳步提升光伏产业帮扶实效,增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能力。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培育提升劳务品牌,引导鼓励转移就业,支持返乡创业,提高脱贫人口自身发展能力。在脱贫地区重点建设一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工程,持续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健康服务供给,完善农村老年人和儿童关爱服务,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强脱贫村党组织建设,推进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支持开展县域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结对帮销。 

(七)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对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按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及时给予救助。落实好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精准核实保障对象,引导子女履行义务,防止农村低收入老年人口返贫致贫。 

三、全面实施农业“特”“优”战略 

(八)做实做强“三大战略”“五大平台”。遵循自然规律和农业生产规律,在全省范围内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xx国家农高区(xx农谷)建设,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围绕“四高地一先行区”定位,建设有机旱作农业、黄土高原特色作物协同创新、功能农业x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心)。与中国农科院共建xx农业基因组研究中心、小杂粮研究中心,发挥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作用。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冷链物流产业园、智慧农机装备园、xx药茶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功能食品加工、花卉蔬菜等“特”“优”产业基地。健全xx国家农高区(xx农谷)省市两级工作协调机制,发挥xx科技集团市场化建设运营作用,确保“五年成型”目标如期实现。 

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要坚持草牧结合、农牧循环、生态优先,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种植xx万亩,加快大同肉业、朔州奶牛和肉羊、xx肉牛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到xxxx年,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xxx万亩,创建全国一流现代饲草龙头企业xx个、高标准牛羊生态牧场xx个、xx万亩以上饲草基地xx个。区域内肉类总产量、奶类总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xx%、xx%。 

“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平台建设,要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以国际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南果”平台交易中心、临猗国家级苹果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出口检疫检验服务功能,引领全省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中粮”平台会展中心、xx杂粮精深加工园、x北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杂粮“链仓+”物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举办中国(xx)国际小米(杂粮)节。推动大同陆港“北肉”冷链进出口加工产业园、文水肉牛交易市场等实体工程建设,将xx羔羊肉交易大会升级为省级活动。推进“东药材” 

商贸平台实体工程建设,打造xx中药材集散中心。立足xx山区特色经济林优势,布局一批提升平台功能的标志性工程,加大林产品品牌扶持力度,打造一批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龙头企业品牌和驰名商标。 

(九)做优做大十大产业集群。坚持非均衡化发展战略,以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新兴特色产业集群、未来高新产业集群三类集群分类推进。成立优势集群产业联盟,探索开展企业混改和股份合作试点,组建“集群航母”。“十四五”期间,省级布局建设xx个十大产业集群核心区域,市级支持建设xx个非核心区域,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领军企业x-xx家、超xxx亿元旗舰企业x-x家。推进涉农企业并购重组,打造x-x家上市公司。狠抓xx药茶品牌、标准、质量提升,建设优质原料标准化基地,培育重点加工企业。 

(十)创新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园)。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推动现有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业强镇等园区项目做精做专做特、集中集聚集群,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选择基础好的县开展整建制创建。支持大同市云州区申报国家级产业园。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再创建xx个省级产业园,全面铺开市县产业园创建,形成“四级联动”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持续推进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十一)提质提升“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功能。以“两山七河一流域”“xx”三大板块及“五湖”等为主战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优化生态布局、提升农业生态功能,推动xx流域高质量发展。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项目。推动大规模国土绿化彩化财化行动,完成营造林xxx万亩。推进xx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做好“五湖”和大泉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开展涉河湖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抓好湿地保护治理,实施一批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水保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xxx万亩。加强土地、水、森林、草原等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系统治理、整体保护。 

四、坚决守牢守好农业发展底线 

(十二)提升稳粮保供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切实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稳定小麦种植面积,推进谷子、高粱、胡麻、藜麦等优势粮油作物发展。落实产粮大县奖补政策,对前xx名予以奖补。积极开展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产量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试点。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立健全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巩固生猪生产恢复势头,落实好各项支持政策,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确保xxxx年底产能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鼓励大型养殖企业配套建设屠宰场,推进养殖与屠宰相匹配。继续推动奶业强省建设,加快发展奶业大县,确保奶类总产量突破xxx万吨。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粮食损耗浪费。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十一)强化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有序开展乡镇、村集中换届,选优配强乡镇、村“两委”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稳妥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不搞“一刀切”。对村党组织书记“无人选、人难选”的,由县、乡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必要时可选派多人组成村党组织领导班子。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深化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向重点乡村选派农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加大在优秀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激励关怀,按照标准落实村“两委”主干报酬,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开展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工作。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和村务公开“阳光工程”。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推进乡村两级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行“一村一辅警”机制,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持续深化“三零”单位创建。加强县乡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做好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等重大事件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 

(三十二)强化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乡村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保护传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爱心超市、道德银行等做法,加大对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的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xx系列活动。 

(三十三)强化乡村振兴考核落实。市县乡党委和政府每年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报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各级党委、政府要明确乡村振兴年度目标任务,细化责任,督促落实。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应当建立重点任务工作台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各有关部门对所负责重点任务应当分年度制定工作方案,创新政策举措,狠抓推动落实,并及时向同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每年组织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把一产增加值等纳入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脱贫地区和重点帮扶县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绩考核范围。建立常态化约谈机制,对考核排名落后、履职不力的市县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按照规定对在农村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褒扬,对绩效显著的市县在财政资金安排上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