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县农业农村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落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重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农林牧渔总产值及增加值。我县*-*月份农林牧渔总产值预计*亿元,增幅预计*%,预计居全市第*位;增加值预计**亿元,增幅预计*%,预计居全市第*位。二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最新数据,前两个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三是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产量及生产稳定度(播种面积)。我县夏粮面积**万亩,比上年**万亩增加*万亩,总产**万吨,比上年**万吨增加**万吨。预计秋粮面积*万亩,总产*万吨,比上年增加*万吨。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均比上年度增加。大豆面积*万亩,完成任务目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万亩,完成任务目标。预计粮食稳定度满分。四是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完成率。****年**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万亩,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完成了县级验收工作;****年**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万亩,目前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已全部完成,都在陆续开工建设中,计划年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五是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及增长率。该指标数据以统计局数据为准,进行年度统计,无季度数据。年底预计*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预计**%,增幅预计*%。
二、重点工作
开展情况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深化改革有成效。一是农村活力显著增强。加快培育各类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家、省级示范社**家、市级示范社**家),家庭农场达到****家(其中省级示范场*家、市级示范场**家)。成立了**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攻坚专班,督导调度和统计上报各村居集体经济收入情况,截至**月底,全县***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万元,其中***个村突破**万元、**个村突破***万元。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引导全县农村综合产权有序流转,起草了《**县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万亩,占全县家庭承包面积的**%,全县已完成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数量***宗,交易金额***万元。二是宅改试点不断深化。制定《**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县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等相关配套政策文件**个。聚焦“治用管”,盘活闲资产,累计盘活农村闲散土地****余亩、闲置宅基地和住宅***宗,实现资源利用、多方共赢。运用市场化拓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路径,全县累计完成入市交易**宗,面积****亩,实现入市总收入**亿元,居全市第*位,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金秋农牧等大项目落地提供了要素保障,促进了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完成**万宗宅基地信息调查,建设数据管理“一张图”,实现全县宅基地信息一图观全貌。创新推出“宅信贷”,累计授信***户****万元,用信*户**万元,不断放活农村宅基地融资功能,让更多农户享受改革红利,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基本实现。三是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参与制定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服务规范(gb/t*****-****)、农机跨区作业服务规范(gb/t*****-****)两项国家标准。**大粮“三双”模式服务获得省农业农村厅推广认可。社会化服务工作在“全国农服进万家系列活动”中作为代表参加座谈,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改革》推广。引进**农服集团,与**农服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集团+区域农服中心+农户”服务模式,在**建设一处****亩的标准化农业生产服务基地和开展**万亩耕地以上的全程生产托管,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目前,**尖山农场已入驻**,在**街道建设****亩标准化试验基地。
(五)乡村建设和治理有亮点。一是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制定《**县农村居民诚信积分评价办法》,确定**个试点村庄,积极推行“信用+”治理模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真正形成美丽家园人人建的浓厚氛围。全面深化城乡环卫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垃圾分类工作扎实推行,****年,新增**街道、南站街道、康驿镇、刘楼镇*个乡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公里,已完工建设**公里。排查整治村容村貌问题****个,实现“应改尽改”。清理整治围挡***余处,按照“见绿见净”的要求,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大整治,工作沿线达****多米。结合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农村残垣断壁、荒芜庭院清理整治,累计拆除****余排。不断提高美丽庭院覆盖率,累计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总数达*****户,创建率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建设三个省级美丽示范村、**个市级示范村,累计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二是美丽宜居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美丽宜居建设工作整体上在全市处于第一方阵,在全市美丽宜居乡村社区建设情况*月、*月、*月份的*次通报中,**县的排名均位居全市第一。**等已经全部完成了年度工程建设和回迁任务,并经市专班验收以后实现竣工销号。今年以来,全县共完成了*万平方米的安置区建设任务,实现了****户群众顺利选房回迁。
(六)科技兴农有支撑。一是聚焦惠农政策落实。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完全成本保险、小麦良种统一供种和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等国家强农惠农补贴政策。为全县申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万元,补贴面积**万亩。小麦完全成本保险面积**万亩,承保率**%,玉米完全成本保险面积**万亩,承保率*%,大豆承保面积*万亩,承保率*%,为全县小麦、玉米、大豆等种植农户挽回经济损失****余万元。实施小麦良种统一供种服务,主推了济麦鲁原*菏麦太麦***四个品种,对农户购买的种子提供种衣剂包衣、供种到村到户等服务,供种数量***万公斤。整合涉农资金***万元,开展小麦“一喷三防”无人机飞防作业*万亩,整合涉农资金***万元,开展了玉米大豆病虫害统防统治飞防作业*万亩。二是围绕产业链、贯通培训链、强化服务链、创新人才链,开创“四链同构”农民教育模式,年内共计划共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人。开展科技壮苗行动。先后印发《****年**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年全县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等技术意见,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期,累计下乡指导****余人次,发放各类技术明白纸*万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