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
尊敬的**市长,各位领导,
同志们:
**区位于**中心城区**部,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是乡村旅游的生态宝地,也是全域旅游的发展腹地。近年来,**区以“全景公路、全季农业、全域旅游”为支撑,多层次整合凝练全域旅游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引擎,促进“旅游+”的深度融合。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家(其中*家4a级景区);**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其中*个为省金牌旅游村);*个省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个省、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我区先也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区、全国绿化模范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全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提升县(区)等荣誉称号。****年共接待国内游客****万人次,比增**%,国内旅游总收入**亿元,比增*%。主要做法是: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布局。区委、区政府高点站位,统筹谋划,制定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扶持发展**旅游民宿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聚焦政策扶持、人才招引、产业配套等方面向**山区倾斜。今年启动编制**三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村庄建设发展、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全域旅游等相互融合。同时,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发展理念,先后完成了**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在全区上下形成了科学规划、理性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乡村发展模式。
(二)坚持项目带动、打造特色精品。聚焦项目招商、市场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增加公共配套等方式,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乡村全域旅游建设。一是政策资金引导。积极争取省、市政策、资金支持,围绕乡村振兴试点村文旅业发展,累计投入试点示范资金****万元,新建、改建了旅游配套生态停车场、风俗展示馆、乡村旅游观光带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鼓励试点村培育发展多元化的乡村文旅业态。二是丰富产品供给。在持续抓好**旅游度假区等核心景区景点改造提升的同时,近年来,落地引进**野生动植物王国、**魔兽森林旅游项目等新型旅游项目共*个,总投资达**亿元,将**山区自然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乡村底蕴更加厚实。注重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旅游资源,**个非遗项目蜚声海内外,形成了红色革命文化、避暑文化、古驿道文化、知青文化等精品旅游体验脉络。逐步形成了以旅游、居住、康养、研学为一体的文旅支柱产业,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三)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乡村基础更加夯实。引导政策性资金对山区旅游基础设施的扶持,加大软硬件综合设施建设,以服务游客为目的来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厕全部达到a级标准,旅游标识系统、停车场等服务设施逐渐完善健全,自驾车营地、帐篷营地、房车公园等服务配套齐全;建成**首家区级旅游集散中心——**区旅游集散中心;整合通讯、治安、交通、气象等数据,建成全区旅游大数据中心综合管理平台,全域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推动**山区有条件的综合性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增加旅游推介功能,与旅游设施实现资源共享。
我们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认真交流学习兄弟县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美丽乡村、增强乡村活力等工作的先进经验、做法,促进文旅相联产业深度融合和乡村旅游全域化,推进文旅经济的发展,实现文旅强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