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进展情况汇报
*作为革命老区县,地处*甘交界,受地理环境制约,专业人才相对短缺,如何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我省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兴人才、强支撑、促发展”目标,坚持“育、引、用”并举,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党管人才更加有力、人才政策不断健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作用有效发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聚焦全方位“育”,构建“人人成才”格局
育才是解决人才短缺最长远的选择。*县把培育提升作为解决人才短缺、提升人才层次、增强驱动效应的首选措施,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搭建平台,促进各领域人才增量提质。
(一)强化党建“育”人才。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人才培育锻炼的重要阵地。*县发挥“马栏·党旗红”党建品牌效应,突出思想铸魂,持续实施“头雁竞飞”工程,以“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能人发展成党员”为抓手,坚持选育结合全面提升。一方面培养选拔有干劲、能干事、作风硬、效率高的农村党员充实进了村两委班子、基层网格员队伍,凝聚起共襄乡村振兴的“雁阵效应”;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以“镇(办)包村领导—驻村队伍—村干部—村民小组长(中心户长、乡贤能人)”为主体的四级网格员工作体系,对全县*名网格员实行了层级管理,开展定期培训、业务考核,落实评优树模、表彰奖励,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一线队伍的建设规范化、管理标准化。
(二)依托平台“育”人才。*县坚持大教育理念,以培育促提升,推动农村各类人才提素质、升层级。充分运用县委党校、县职教中心、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县公共实训基地等平台,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家、乡村振兴人才、高技能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培育工程,通过专业型培训,各类人才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利用“云上智农”app开展高素质农民技术培训,群众作业技能快速提升。搭建了咸阳市首家多功能创客空间—“三水古豳人创客沙龙”,开展创业论坛活动*场、创业实训观摩*场、跟踪创业指导*人次,放大了人才培训的“蒲公英效应”。依托县公共实训基地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利用“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培训创业、保洁、中药材种植、果园管理、保育、电工、直播营销、木工等方面*人,通过技能评价和技能鉴定认定中级工*人、高级工*人、技师*人,培育了一大批职业农民。
(三)用活资源“育”人才。作为省内*所高校和*个单位定点联系帮扶重点县,*县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实施“苹果园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现场进行集中培训,助力果业高质量发展。协调邀请省市专家举办“土专家”“田秀才”培训班,促进“土专家”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双提升”。累计举办“土专家”培训*场次,培训土专家*人次,通过土专家培训果农*余场次、*.*万人。抢抓旬泰扶贫协作机遇,举办“旬泰”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期,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人,辐射带动半数以上行政村。充分发挥德高望重、号召力强的“五老”作用,在农村探索推行“四会一帮带”活动机制,建立“书吧”*个、农户“小书角”*个,开展“家庭式”课业辅导*人次,既让“五老”老有所为,也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四)聚焦产业“育”人才。以主导产业苹果种植为依托,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作用,坚持在产业一线育人才,让人才在产业一线更好地发挥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建*名“土专家”队伍,扎根乡村、直面农户,通过田间会诊、开展延伸培训、提供“田保姆”式服务等途径,指导群众提升作物产量;坚持“服务基层、送学上门”原则,采取“政治理论集中辅导、科技知识实物演示、实用技术现场示范”的方式,全面加强果农果园管理技术实操培训。截至目前,共组织线上直播授课*场次,线下培训*期。同时,大力推广“互联网+创业技能提升”和“*县地摊经济从业人员创业技能提升”培训,催生个体经济迅猛发展。
二、聚焦高质量“引”,构筑“聚才引智”高地
引才是解决人才短缺最直接的选择。*县牢固树立“按需引才、定向选才”理念,全面落实人才政策待遇,广泛聚集高质量人才,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人才生态。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创新举措打造用才新渠道。积极对接西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站,推进科技前沿成果落地转化,帮助企业构建各类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咸阳市高新区启点科技城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承接站,为各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提供工作、试验场所,并开展多形式交流合作,推进校地、校企人才引进培养、产学研活动及项目合作实现深度“联姻”。
(四)全面从严落实政策造氛围。实行更加开放的引才政策,加大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扶持保障力度,切实解决各类人才“后顾之忧”。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持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大力宣传各领域、各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迹,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坚持收集整理基层一线工作者先进事迹,加大宣传力度,拔高宣传平台,扩大社会影响。《中国青年网》《*西日报》《咸阳日报》《咸阳新闻网》等媒体对蒙家村、张洪镇西头村等乡村的先进个人典型事迹,及马栏镇蜂农的“甜蜜事业”等进行了宣传报道。同时,*融媒微信公众号开设《我们的乡村振兴梦》《产业振兴》等专栏,聚焦乡村振兴路上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展示“*最美县”的精彩画卷。